宋東京開封府靖康元年正月新鄭門。

金軍兵臨開封府城下已經十餘日了,開封府四門緊閉也已經十餘日了,這也是宋立國百餘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以往的開封府也實行宵禁,但卻是施行一種較為鬆弛、鬆散的宵禁之制,也就是在未時左右實行宵禁,而未時有人進城或出城,經過嚴格盤查,也並非不可行,並且宵禁是禁外而不禁內,也就是城中百姓可以在城中隨意走動,當然禁中除外。

因此開封府的夜市是極為繁華、熱鬧。

不但夜市如此,以往整個開封府也是極為繁華、熱鬧,每日裡來往的商賈、販夫走卒、士子、僧人、道士等人是川流不息的,大街之上也是摩肩接踵,人滿為患,各種酒樓、瓦肆、勾欄、青樓也是早早的開門接客,通宵達旦的。

可自從金軍來了之後,開封府便整個變了個模樣,城門緊閉,城外硝煙彌漫,城牆之下是折斷的兵器、羽箭、石塊,還有許多未及收斂的屍體,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惡臭。城內各種酒樓、瓦肆、勾欄、青樓、商鋪大門緊閉,百姓們戰戰兢兢的,或縮在家中,不敢出門,或上街打探訊息,是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今日新鄭門厚重的城門忽然大開,如此不禁令城中百姓是大為詫異、驚訝。

難道是金軍已被擊退?於是眾百姓紛紛湧到新鄭門,均是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何事。

“嗵...嗵...嗵...”

“嗚...嗚...嗚...”

正在此時,正當百姓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向外眺望之時,忽然遠處傳來一陣又一陣的鼓號聲,隨後映入眾百姓眼簾的便是鋪天蓋地的旌旗,旌旗之下是無法計數的、黑壓壓兵馬。

馬蹄聲聲,長槍如林、刀劍勝雪,大隊人馬向著開封府新鄭門緩緩的開拔而來。

“是宋軍?”

“是宋軍,是我大宋勤王之師到了!”

“看清楚了,看清楚,是老種相公到了。”

“老種相公領軍到了?我等有救了,我等有救了。”

“哈哈,快哉,快哉!”

“老種相公定能大敗金軍啊!”

大宋勤王之師靠近城門之外,眾人只見當先兩面大旗,一面上書“奉旨勤王”四個黑色大字,一面上書“檢校少保種”五個黑色大字。

到了此時,眾百姓如何不知是大宋勤王之師已經到了?到了還是大宋能征慣戰的名將种師道,於是眾百姓頓時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呼之聲,眾百姓均感苦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以往富庶、舒適的生活將會回來。

此刻整個開封府西門附近沒有一個金軍。

童貫領軍伐遼,大敗而歸,將罪責推到了种師道身上,於是种師道被朝廷,被趙佶,被王黼責令致仕。

劉延慶十萬大軍於盧溝河大敗之後,趙佶等又想起了种師道,於是又起用种師道為憲州、環州知州,不過不久之後,趙佶等又令种師道以保靜軍節度使致仕...

金人大舉南下,趙佶、趙桓是大驚失色,於是又

想起了种師道...命其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有權自行徵兵徵糧。

正在西北南山豹林谷隱居的种師道得到趙佶、趙桓的旨意之後,便趕往宋將姚平仲處,隨後與姚平仲一同領步騎不足一萬餘,不足兩萬人馬,星夜趕往京師開封府勤王。

种師道、姚平仲也只能湊齊這區區足一萬餘,不足兩萬人馬的西軍,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十五萬的精銳西軍已經被童貫等人折騰得差不多了。

种師道引軍至洛陽之後,有人勸他,此刻金軍大軍已經兵臨開封府城下,由金軍大將完顏宗望統率,而种師道、姚平仲所部兵少,因此勸种師道不可冒進,暫時引軍至汜水,待其他勤王軍到了之後,再一同進軍。

可京師危急,刻不容緩,於是种師道命人沿路張貼告示,對外宣稱西兵百餘萬來援,並需設旌旗,是大張旗鼓、虛張聲勢的來到了開封府。

事情果如种師道所料,完顏宗望等金人不知种師道大軍虛實,且懼种師道之名及麾下“百萬雄師”,於是勒兵後退,退至開封府北面牟駝岡安營紮寨,構築工事,不但不敢再行攻城之舉,還約束遊騎,再也不敢出外劫掠了,生怕中了种師道大軍的埋伏。

“下官拜見種少保!”李綱引人立在城門之外,見种師道大旗到了之後,李綱躬身施禮道。

其實李綱目前的官職也不小,且李綱為文臣,而种師道為武臣,因而李綱大可不必以下自居的,大可不必如此卑微。

可种師道成名已久,其威名名揚天下,且种師道又是李三堅的泰山老大人,雖种師道心中一直膈應此事...因此李綱態度異常謙恭的拜見种師道。

而令李綱等人感到有些驚訝的便是,一生都在戰馬背上渡過的种師道此刻居然沒有騎馬,而是坐在一乘軟轎之內。

“李侍郎不必多禮。”种師道掀開轎簾,看了李綱一眼後說道:“老夫重病纏身,就不見禮了,李侍郎見諒。”

种師道說罷,就放下了轎簾,命手下扈從將他直接抬往皇宮。

种師道確實是生病了,且病情還不輕。

此時的种師道早已過了古稀之年,本來是在南山豹林谷隱居,養病養老,可趙佶、趙桓的一紙詔書,再加上种師道心憂國事,因此种師道不得不重新出山。

勤王的路上自是異常艱辛,一路之上,种師道還心憂國事,因而种師道引軍到了開封府之後,根本是無法騎馬了,只能乘轎,被手下扈從抬進了開封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种師道是不贊同李綱守城的種種舉措的,頗有些不以為然的。

守城不是這麼守的,城門緊閉,不行一人出城,這是在敵軍在絕對優勢之下,是敵軍將城池死死圍困,不得以的情況之下才行封城之舉的。

封城之舉的惡果便是城中米糧、油、鹽等日用之物是一日少過一日,是日漸短缺,而開封府之人多達一百餘萬,米糧、油、鹽等日用之物日益短缺,時間一久,就會引起城中百姓不安,甚至引起騷亂都有可能。

此時金軍人數並不多

,僅六萬餘人,其中真正的女直人也不多,大都為渤海人、契丹人或燕地漢人。

在如此情形之下,就沒有必要封城了,而是可以命宋軍一部駐紮在城外,與城中宋軍互成犄角之勢,與金軍對峙,然後可允許百姓在宋軍的保護之下,自由出入開封府。

若是金軍細作因此混入城中或者金人突入城內,也是不懼的,城中如此之多的宋軍及百姓,還怕區區一些金人嗎?

不過李綱一介滿腹經綸的文臣,未習兵事,能夠諫君王,振軍心,鼓民心,將開封府守得如同鐵桶一般,也真是難為他了,种師道心中轉念想到。

李綱聞言心中頗為感動,這麼大年齡了,還親自率軍勤王,重病纏身,仍是心憂國事。

李綱心存感動,扶著轎子就與种師道一同進入了城中。

.....................

宋帝趙桓得知种師道親自引軍前來,頓時大喜,命大開宮門,並允許种師道乘轎入內,並親自迎候在了宮門。

趙桓命人賜坐、奉茶,寒暄幾句後就急迫的問道:“今日之事,卿以為如何?”

“陛下...”种師道聞言,沉吟片刻後答道:“金人人數較少,僅六萬餘人,也敢孤軍深入?蠻夷之人,實不知兵法也!陛下,我大宋軍民何止千萬,當斷其後路,劫其糧道,待勤王之師彙集,定能使金人有來無回。”

种師道並非是輕敵,反倒是異常重視金軍。

宋軍四十萬伐遼,卻被遼殘軍打了個落花流水的,而金軍擊遼,如摧古拉朽一般,很快就輕取燕趙等地,如此一比較,若是正面野戰,宋軍如何是金軍的對手?

此時最好的策略就是,據開封府城池與金軍對峙,帶金軍糧盡,劫無可劫,金人自然就會思歸,宋軍就可以大舉掩殺,從而將金人擊敗或驅逐出境。

种師道此言不過是在安慰趙桓而已,並使其堅定抗金之心。

“哈哈,彩,彩,彩!”趙桓聞言果然大喜,同時也是大為放心,連喝了三聲彩之後,又是愁眉苦臉的問向种師道道:“可目前已經與金人議和了...”

趙桓已經答應了金人的全部條件,並命趙構與張邦昌入了金營為質。

可趙桓畢竟為堂堂一國之君,受此屈辱,心中總是不甘與羞怒的,此刻种師道的寬慰之言,頓使趙桓心中是悔恨不已。

“臣以軍旅之事事奉陛下,其他不是我所敢知道的。”种師道對曰。

朝中之事,過於錯綜複雜,因此种師道雖也不滿以趙桓為首的“議和派”,但也不想得罪他們。

趙桓點點頭,當即下詔,擢种師道為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節制各路勤王之師,並擢姚平仲為都統制。

於是宋東京開封府附近的宋軍兵馬,就分成了兩大塊,城外的由种師道節制,而城內的卻由李綱節制。

李綱或种師道均是認為應該統一指揮,可趙桓不允,原因大概是宋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就是害怕一家獨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