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使,你這胯下坐騎...?為何名?為何處所得?”

遼帝耶律延禧胯下坐騎也是一匹神駒,名為“赤露紫”,產自大宛國,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可日行千里,賓士如電。

狩獵過程之中免不了需縱馬疾馳的,“赤露紫”賓士起來,基本上是一騎絕塵的,全力賓士,能將耶律延禧的一干手下甩得遠遠的。

可此時耶律延禧縱馬疾馳,將一干手下甩得遠遠的,回顧左右,只李三堅一人一騎緊隨在側,如此令耶律延禧是萬分驚訝。

李三堅胯下坐騎名曰“嘯風”,不但能夠輕鬆跟得上“赤露紫”,還顯得頗有餘力的,還顯得頗為輕鬆。

此刻“赤露紫”已經跑得身上已經出了不少細汗了,而“嘯風”卻如閒庭漫步一般。

而更令人驚奇的便是,“赤露紫”似乎是有些害怕“嘯風”,當“嘯風”靠近之時,“赤露紫”垂著馬頭,不敢看“嘯風”,“嘯風”卻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

耶律延禧是異常驚異的看著李三堅及其胯下“嘯風”問道,豔羨之意是溢於言表。

耶律延禧此生之中喜好狩獵、美人、美酒、馬匹、奇珍異寶、各種兵器等等,不過耶律延禧最喜歡的還是狩獵,而狩獵沒有一匹好馬是不行了,遼不缺馬,因此耶律延禧收集了無數匹良馬。

不過耶律延禧所收集的所有馬匹,可沒有一匹比得上“嘯風”的,無一匹能與其比肩,也許在整個大遼也找不出能與“嘯風”比肩的馬匹,因此耶律延禧是異常的驚奇與豔羨。

宋朝廷可是送了耶律延禧數車賀禮,可連“嘯風”一根寒毛都比不上,耶律延禧心中暗道。

“大汗...”李三堅聞言在馬上,不吭不卑的拱手答道:“此馬名曰‘嘯風’,為李某於泉州所得,乃是在狂風閃電之中孕育而生的。‘嘯風’雖為李某的坐騎,可李某從未將其視作馬,而將其視為李某生死與共的摯友。”

李三堅此言一出,基本上就是一口回絕了耶律延禧,斷絕了他的念想。

耶律延禧雖為遼帝,而非宋帝,非李三堅的君上,可畢竟他是一國之君。按常理,一國之君喜歡李三堅的坐騎,李三堅當雙手奉上,以討得耶律延禧的歡心,耶律延禧一歡喜,必將也會回禮甚重,同時在國書之中也許對李三堅大加讚賞,李三堅回到開封府之後,也許也會因此加官進爵的。

但就如李三堅所言,“嘯風”已被李三堅當做是自己的摯友了,絕不容他人染指的。

就算他人能夠染指,也近不了“嘯風”之身的,“嘯風”也是除了李三堅之外,決不允許他人駕馭的。

“嘯風”也似乎是聽懂了李三堅的話般的,歡快的嘶鳴了一聲,馱著李三堅,邁著碎步,圍著耶律延禧繞了半圈...

“哦,原來如此,南朝也有如此神駒?真乃是件奇聞也。”耶

律延禧聞言仍是心有不甘的看了“嘯風”一眼後說道。

李三堅沒有獻出“嘯風”的意思,耶律延禧也不便開口強索的。

“北朝有的,我大宋亦有,北朝沒有的,我大宋也有。”李三堅聞言微微一笑道。

“李大使,此言言過其實了吧?”此刻耶律延禧的一幹臣下、護衛、隨從方才趕到,遼蘭陵郡王、樞密使蕭奉先拍馬趕到之後,正好聽到了兩人之間的對話,於是氣喘吁吁的說道:“我大遼乃是炎黃中國正統,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怎不及你南朝?我大遼所產健馬也是傲視天下,你南朝除了會造船、會紡絲之外,還能養馬?你南朝有養馬之地嗎?”

蕭奉先此言就是在諷刺宋數次北伐,欲克復燕雲十六州,而數次敗北,永遠的失去了燕雲十六州。

“哈哈哈哈!”諸遼人聞言一起大笑不已,就連耶律延禧聞言也是得意的捻鬚微笑著看著李三堅。

耶律延禧倒是想看看李三堅這個大宋狀元郎如何辯駁蕭奉先。

遼翰林學士承旨耶律石欲待說些什麼,卻是看了看李三堅之後,就沉默不語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中國?何謂中國?”李三堅聞言倒也不慌張,也不羞惱,只是微微一笑後反問道。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我大遼便居天地之中,為炎黃中國正統!”蕭奉先答道。

契丹人是源於東胡,隨後由東胡分離出來的鮮卑人,為契丹人的祖先,而東胡或鮮卑早已自稱為炎黃子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東胡、鮮卑人均是認為他們為有熊氏或帝嚳少子厭越的後代,而有熊氏或帝嚳少子厭越均是皇帝的子孫,因此契丹人也是炎黃子孫。

而契丹人又認為他們所居住的地區“北極”是天地之中,同時契丹人佔據了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有又為中原之地,為古之“九州”之一,因此契丹人便以中國自居,不過也承認漢人的朝廷宋也為中國。

說到正統,契丹人當然以遼為炎黃中國正統自居的。

“居天地之中?”李三堅聞言哈哈一笑後說道:“你北朝非天地之中,我大宋也非天地之中也。”

都不是?那麼哪裡是?眾人聞言均是感到異常納悶,一起詫異的看著李三堅。

此刻遼帝耶律延禧諸皇妃、皇子、公主等均是騎著馬過來了,見雙方忽起爭執,也是饒有興趣的看著李三堅,特別是皇長子,晉王耶律敖盧斡與耶律延禧第三女,蜀國公主耶律餘裡衍。

晉王耶律敖盧斡喜歡讀書,喜歡漢學,為遼文妃蕭瑟瑟之子。文妃蕭瑟瑟也是喜歡讀書,喜歡漢學,特別喜好漢家的詩詞歌賦,並為耶律延禧所寵愛。

蜀國公主耶律餘裡衍,為遼帝耶律延禧第三女,其母也是文妃蕭瑟瑟,今年才十餘歲。

蜀國公主耶律餘裡衍長得異常乖巧可愛,為契丹不可多得的小美人,遼帝耶律延禧最喜

歡的便是他這個女兒,並賜封號“蜀國公主”,也是耶律延禧所有女兒當中唯一一個得到封號的。

母親喜歡漢學,喜huan吟詩填詞,當然也會影響到她的子女的。

耶律敖盧斡、耶律餘裡衍為親兄妹,此時一起轉頭注視著李三堅,均是想聽聽這個來自南朝的狀元郎之高論。

“大汗,可借紙筆一用?”李三堅見眾人怪異的神情,於是微微一笑問向耶律延禧道。

“當然可以,大石給他紙筆便是。”耶律延禧聞言點頭吩咐耶律大石道。

作為一個掌制、誥、詔、令撰述的官員,當然會隨身攜帶筆墨紙硯的,於是耶律大石下馬取出筆墨紙硯,走到了李三堅面前,瞪了李三堅半響,才將筆墨紙硯遞到了李三堅的面前。

李三堅微微一笑,便翻身下馬,對耶律大石說道:“大石,研墨吧。”

“我...你...哎...”耶律大石聞言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堂堂從三品的大遼官員,卻被他當作書僮使喚...

不過耶律大石從前確實做過李三堅的長隨,並且此時在這種情況之下,耶律大石也只好嘆了口氣,就著一張侍衛搬來的書案給他研墨...

“契丹人為炎黃子孫,李某也不否認,漢人也是炎黃子孫,想必你們也不會否認吧?”耶律大石研好墨之後,李三堅一邊在一張白紙之上寫寫畫畫,一邊說道:“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甚至奚人、渤海人、女直人、黎人等等,均為炎黃子孫,北朝與南朝實為兄弟之邦也。”

在李三堅眼中,在這片土地的生活的人,無論他是何等族群,均為炎黃子孫,而不會像宋某些人,狹隘的認為只有漢人才為炎黃子孫。

“李大使所言甚是!”耶律大石一邊接著研墨一邊大加贊同道:“澶淵之盟後,我大遼為兄,宋為弟,兩國便永為兄弟之邦,兩國百姓也就安居樂業、永享太平了。”

宋帝耶律延禧、宋使陳過庭等人等諸人聞言一齊點了點頭。

李三堅話說得好聽,耶律延禧此時不由得增添了不少對李三堅的好感,此前的一絲芥蒂也就煙消雲散了。

要知道宋人之中的大多數人,是拒絕承認契丹為炎黃子孫的,一般將契丹人稱為“虜”、“夷”、“蕃”等等。

其實李三堅心中有時候或者無契丹人在場之時也是將契丹人稱為“虜”、“夷”、“蕃”的,可耶律延禧又哪裡知道?若是他知道的話,必然會大罵李三堅為“偽君子”...

而宋生辰正使陳過庭雖不知道李三堅想幹什麼,但心中清楚,李三堅斷不會做出有辱大宋顏面之事的。

宋使使遼是絕不能讓契丹人小覷大宋的。

“西南有國,名曰‘夜郎’,其主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李三堅隨後緩緩的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