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橋以外五里,此日出現了數騎。

“兩位賢弟此去道路遙遠,且異常難行,尤其石頭,北地距此何止萬水千山,你二人當一路當心,為兄就送到此處了。”

福建路經略安撫使李三堅拱手對李綱、石頭說道。

新年過後,李綱要返回原籍,常州無錫入學從而博得功名。而石頭卻要與袞兒回契丹了。

石頭是回遼參加科舉而

對於無世家背景,無錢無門路之人來說,科舉或學校升貢幾乎就是唯一的出路。

此時宋朝廷已詔罷科舉,士人全部由學校升貢 ,每歲考試上捨生,如禮部試法。次年賜上捨生三十五人及第,以後又間行科舉,與舍選並行。

契丹人也許要好些,契丹人有世襲之制,契丹人可任契丹人的官,而遼漢人卻也幾乎要透過科舉,才有可能走上仕途之路。

“經略相公!”石頭此刻眼角滲出了眼淚,抹了把眼淚後泣道:“相公不嫌小人為契丹人,不嫌小人身份卑微,卻以禮相待,以學問相授,如此大恩大德,小人此生難忘。”

石頭跟隨李三堅也有數年功夫了,在此數年間,四書五經等書倒是讀了不少,李三堅有空閒之時,也會為其解惑,因此石頭對李三堅感激不已。

臨行之際,李三堅還送了石頭、袞兒兩匹健馬及一些盤纏,除此之外,就是兩大箱子各類書籍了,書籍就是些普通的書籍,可書中卻被李三堅標上了句讀,以便理解,此也是花了李三堅不少工夫的。

“石頭你不必如此!”李三堅聞言微笑道:“在李某眼中,漢人是人,契丹也是人,就連党項、女直等族之人也是人,既然都是人,那麼又何苦厚此薄彼呢?又怎有高低貴賤之分呢?均為我華夏之人。”

李綱、石頭聞言均是怔怔的看著李三堅,漢人也要罷了,一直以華夏正統自居,可在他眼中,契丹、党項、女直等族人怎麼就成了華夏之人了?

在漢人,在宋人眼中,契丹、党項、女直等族人是為北虜、西戎、夷狄、蠻夷之人的。。。

不過這也難怪,李三堅本身就是個半夷半漢之人,兩人隨後不約而同的想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石頭你可以告訴我,你真實姓氏了吧?”李三堅隨後不理二人詫異的目光,微笑著問道。

“小人複姓耶律名石。”石頭猶豫片刻後答道。

“耶律石?還是遼皇族之人呢,為遼之國姓。”李三堅點頭道。

李三堅早就料到石頭此人不簡單,因此也沒有很驚訝。

“慚愧,家道中落,家中只剩我與老母了。”耶律石說道。

“大兄,你為何對這個北虜。。。對他如此這般上心啊?”耶律石與袞兒走遠後,李綱望著兩匹健馬捲起的塵土,問向李三堅道。

“你不覺得我與此人有些同病相憐嗎?”李三堅白了李綱一眼答道。

其實李三堅也不明白為何對耶律石感興趣,當年見其可憐,才將他留在府中的。

“大兄,愚弟也告辭了,大兄保重。”李綱隨後拱手道。

“賢弟也保重,臨行前,愚兄有句話需送給你,那就是剛則折,柔恆存,柔羽

勝剛強。賢弟性格剛烈,為人也是剛直不阿,也許今後你吃虧偏偏要吃虧在此處,因此有些時候,當思以柔克剛之道。”李三堅想了想後說道。

“大兄金玉良言,愚弟謹記在心。”李綱施禮道。

“快走吧,此去無錫道路亦是艱辛遙遠,賢弟一路之上,定要當心。”李三堅點頭揮手道。

“多謝大兄了,大兄,綱走了。”李綱說道。

李三堅隨後看著李綱遠去的背影,搖了搖頭。

兩人這一去,就不知何時再能見面了,再見面時,也許已是滄海桑田了。

。。。。。。。。。。。。。。。。。。。。。。

“經略相公,又至梅雨村了,要進去看看嗎?”許彪看著李三堅笑問道。

許彪的笑容有些促狹、猥瑣。。。

本應新年過後李三堅就赴福州赴任,可因泉州之事所累,直到三月春暖花開之時,李三堅方才攜家人離開泉州,前往福州赴任了。來到泉州之時,李三堅身邊有姚輿、山魁、許彪、李綱、許叔微等人,離開泉州之時,李三堅身邊就是山魁、許彪、許叔微、費景陽等人了,就少了姚輿、李綱。

李綱回原籍參加科舉發解試了,而姚輿留在泉州整頓兵馬,隨後才至福州赴任。

此日,李三堅等人路過泉州惠安縣梅雨村,於是許彪問道。

“山魁!”李三堅見許彪猥瑣的笑容,於是大“怒”道。

“主人,何事?”山魁大聲應道。

“執行軍法,重打一百軍棍!”李三堅大聲下令道。

“得令!”山魁大聲道。

“末將何罪之有!”許彪見山魁拎著大棍,真的要來揍自己了,於是大叫道。

“輕蔑上官之罪!”李三堅答道。

“某將。。。知罪。。。大官人恕罪啊!”許彪無奈大叫道。

李三堅揮了揮手,制止住了山魁後笑道:“今後再敢如此,小心你的屁股。”

“自己做下的事情,還不讓人說嗎?”許彪低聲嘀咕道。

“你瞎嘀咕說什麼?”許彪聲音太小,李三堅未聽清,於是問道。

“沒。。。沒啥。。。俺說天色已晚,不如在梅雨村歇腳?”許彪聞言連忙諂笑道。

“不必了,前方有個官驛,在那裡歇腳便是。”李三堅答道。

李三堅說罷,看了一眼雲霧繚繞的梅雨村,撥馬向著驛站走去。

梅雨村之中有什麼人,許彪又是暗指什麼人,李三堅又豈能不知道?

梅雨村畲族少女瑤瑤,當年不是山賊襲擾,李三堅就與她成就好事了,瑤瑤也就成為了李三堅的妾室了。

睡完人家,然後再提褲子走人的齷齪事情,李三堅是做不出來的。

李三堅對她心中有愧,同時此時李三堅已有四名妻妾,又怎能再去招惹瑤瑤?

況且已經過了四年多將近五年了,恐怕瑤瑤早已嫁人了吧?說不定孩子都有了,既然如此,就是不見面比見面好。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當年李三堅被山賊追殺,落入水中,還是瑤瑤將李三堅自水中救上岸了,因

此瑤瑤可謂是李三堅的救命恩人。

豈能如此對待救命恩人?李三堅越想心中越感到羞愧,縱馬揚鞭,疾馳而去,山魁、許彪等人縱馬緊緊跟隨,捲起了鋪天蓋地的塵土。

。。。。。。。。。。。。。。。。。。。。。。

“盤古哩成立三皇帝哩,造哩天造地造哩,界造出哩五湖又四海,哩造出日哩月,轉哩東哩西。”

“擔比擔菜行得快,赤郎擔菜拿來背。太你擔菜來使力,桌面多來怎安排?”

“主家討親量碼何,結親菜蔬辦得多。今布擔來使大力,廚頭拌了又何多?”

“赤郎送禮做頭面,親家點禮排桌面。主人受禮連連轉,甥歌不分赤郎眠。”

“親家點禮排桌中,鄰酒受肉腦紛紛。來者當受無論講,不講禮數講成雙。”

每年的三月三日,為畲族“三月三節”。在這一天,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炊制烏飯,故“三月三節”又稱“烏飯節”。

梅雨村為畲民聚居之地,當然也要過“烏飯節”。

三月三日,梅雨村及其附近的畲民,雲集梅雨村,對歌盤歌,並採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款待賓客,以驅邪祈福。

此時已至黃昏,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因此梅雨村的畲民點燃了一處處的篝火,篝火之旁就是互相牽手唱歌跳舞的畲族男女,載歌載舞的,是熱鬧異常。篝火之上還燒烤著無數美食,

畲族年輕男女當然也會利用“烏飯節”,利用篝火晚會,用山歌的形式向心儀之人表達愛意。

同時畲民唱歌跳舞還有一個講究,或者說是有個彩頭,那就是歌舞最佳的女子,即博得“三公主”的稱號,最佳的男子,即博得“忠勇王”的稱號。

“三公主”即可著“鳳凰裝”,此刻正高高掛在一個竹竿之上,而“忠勇王”當然也有其獨特、華麗的畲族服飾。

因此此刻畲族年輕男女為博得這一殊榮,均是著盛裝,展現自己的歌喉及優美的舞姿。

“今年的三公主非阿唸莫屬了啊!”

“呸,如果瑤瑤在,哪裡輪得上她?”

“瑤瑤,哪個瑤瑤啊?”

“裡正藍阿潭屋裡的啊。”

“她?她為何不來對歌啊?”

“哎,聽說她已經瘋了。”

“瘋了?她為何會瘋了啊?你聽誰說的?不要亂說嘛。”

“誰亂說了?她真的瘋了呢,整日裡胡言亂語的,不是瘋了又是什麼?”

“真是可惜啊,她可是我畲族第一美人呢,為何會瘋了啊?”

“被人睡了,然後人家又不要她了,她就瘋了啊。”

“不是吧?誰這麼大膽?敢睡裡正家的女兒?睡了還不要了?”

“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

“阿哥,快說嘛,到底是誰啊?說了那個羊腿就是你的了。。。”

“。。。。。。。。。”

“是泉州知州大老爺呢,聽說他已經升官走了。”

“呸,始亂終棄的狗官,不得好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