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有年輕的好處,同時也有壞處,那就是經常被人認為是不合時宜,說話就算是說的在理,也會被人認為是荒謬之言,認為是不知天高地厚。

宋福建路泉州常平倉之外,二十歲出頭的李三堅亮明身份之後,頓使泉州眾官吏是萬分驚訝。

眾官數月前就早已聽說新任權知泉州事、提舉泉州市舶司為一名年輕的朝廷官員,可因山高地遠,幾乎就無人知曉李三堅的真實年齡,當時眾官均認為李三堅年齡應當在三十歲上下。

能在三十歲左右為一州之長吏,也是件令人萬分驚訝及萬分豔羨之事的。

不過此時李三堅的敕牒、告身、官牌,使得諸官是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收拾起輕視之行,紛紛向著李三堅參拜。

泉州通判崔永梽也自椅子之上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冠,向著李三堅施禮道:“下官通判泉州事崔永梽見過李知州。”

通判為州府倅貳,為知州或知府的輔佐之官,故知州或知府實為通判的上官,以下拜上,不可無禮,因此雖李三堅年輕,而崔永梽年僅四十,但崔永梽不敢棄尊卑之禮,仍是以下官之禮拜見。

就算對方為一黃口小兒,只要其地位在自己之上,那麼就不能棄禮,這就是禮法。

泉州通判崔永梽今天三十九歲,為宋神宗皇帝元豐年間同進士出身。

崔永梽金榜題名之後,即成為了福建路漳州一名縣尉,後數度遷官成為了泉州通判。

李三堅見狀也不敢怠慢,也是整理了一下衣冠,恭恭敬敬的拱手還禮道:“李某年少,雖為州長,亦當不得通判相公如此,折煞李某也!”

通判雖為州府倅貳,雖為知州的輔佐之官,雖名為李三堅的幕職官或屬僚,但通判的地位可不低,幾與長吏相當,甚至有時候還凌駕於知州或知府之上。

原因就是通判手中握有監察權,其不但是監察州府百官,同時還監察州府長吏。

知州或知府是總理郡政,即管理州府的賦稅徵收、錢糧壓送、案件處理、軍政民政等等,而通判卻與長吏共理州府之政,許多政令也需知州與通判共同籤書方可下達施行。

除此之外,通判還握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權利,那就是檢察權,即監察長吏及州府百官。

特別是對由武臣為知州或知府的州府更是如此,文臣為州府長吏,也許還不會置通判,或由知州或知府兼領通判,可由武臣為知州或知府的州府就必置通判了,像防賊一般防著武臣。

同時宋太祖趙匡胤於乾德三年曾經下詔,“諸州通判官到任,皆須躬閱賬籍所列官物,吏不得以售其奸。”

這就使得掌管官戶、形勢戶的稅收大權到了通判手中。

除此之外,通判還兼管勸農使、營天和部分農田水利。

因此通判是萬萬不可小覷的,李三堅是如此提醒自己。

其實通判在宋神宗皇帝以前並未明確為府、州、軍、監的倅貳,明確為府、州、軍、監長吏的輔佐之官為宋神宗

、哲宗年間。

因此此時崔通判就必須以下官之禮拜見了李三堅。

“李知州何時到的泉州?這一路勞頓,不如就由下官給李知州安排個住處暫歇,之後下官就將泉州之事,詳盡告知李知州如何?”

李三堅執禮謙遜,使得崔永梽對李三堅增添了不少好感,同時崔永梽又不動聲色的迴避了李三堅剛才的問話。

“多謝崔通判了。”李三堅聞言微笑道:“李某今日到的泉州,確實感到有些累了,不過泉州水患肆虐,百姓流離失所,容不得李某喘息片刻,若崔通判方便的話,此時此刻就據實告知泉州之事如何?為何不立即開倉賑糧?難道為未得福州提舉司之命嗎?”

福建路路級衙門就在福州,而泉州距福州約三百餘裡,快船或快馬兩日,最多不超過三日即可自泉州到達福州,將泉州水患之事告知福州衙門,從而請得上命,開倉賑糧。

況且災情似火,完全可以先斬後奏,過後再將此事上報福州提舉司,這也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若崔通判等人以此事為藉口推脫,李三堅就可拿出趙佶的旨意,即可下令立即開啟常平倉,開倉賑糧、平抑糧價、安撫百姓。

李三堅之所以沒這樣做,就是想知道崔通判等人為何如此的推三阻四?

“李知州如此的不辭辛勞,忙著過問泉州之政事,下官甚感敬佩。不過李知州啊,你畢竟為初來乍到,對於泉州之事不甚了解,不如就此歇息數日,下官再行稟報如何?”崔通判仍是不肯說出不開啟常平倉的原因。

崔通判不斷的推三阻四,並且閃爍其詞,使得李三堅心中是暗暗惱火。

當真是他們在欺生嗎?還是自心中瞧不上自己這個“乳臭未乾”的年輕知州?李三堅心中暗暗猜測道。

“本官說了不用歇息,為何崔通判你如此的糾纏不休?”於是李三堅有些慍怒的問道:“崔通判,到底是何原因讓你們遲遲不肯開倉賑糧?難道崔通判有何難言之隱嗎?救人如救火的道理,難道崔通判你真的不明白嗎?”

李三堅是越說越不客氣,此時就像是在逼問崔永梽一般。

同時李三堅越來越覺得此事之中必有隱情,並且與崔永梽等人有關。

難道他們監守自盜,已經搬空了常平倉,從而使常平倉成了一座空倉?李三堅又猜測道。

若真如此,李三堅就打算祭出“尚方寶劍”,也許就會拿崔永梽等人的人頭立威。

對於這種監守自盜的碩鼠,是死不足惜的,李三堅也決不會手軟。

不過這是李三堅最後一步打算,不到萬不得已,李三堅是不會這麼做的。

目前最為關鍵的就是救災,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李三堅對此是清醒無比。

“我。。。我有難言之隱?”崔通判豈能不明白李三堅是話中有話、話中含槍帶棒的?因此有些羞怒的說道:“就算下官就是有難言之隱好了,知州相公說什麼就是什麼吧,不過無論怎樣,今日這常平倉就是

不能開。”

“你。。。”李三堅頓時被氣得一時語塞,深呼了一口,緩和了一下自己激動的情緒後說道:“若本官命你們今日必須開啟常平倉呢?”

“常平倉為下官責內之事,若李知州執意要開倉,我等可去福州提舉司分辨。”

崔通判與李三堅針鋒相對,不肯退讓半步。

李三堅聞言不怒反笑,就欲祭出“尚方寶劍”。

李三堅為泉州長吏沒錯,可就如崔通判所言,李三堅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此時的李三堅也不能為所欲為的,也不可能讓泉州眾官,包括崔通判俯首帖耳、惟命是從的。

此時的李三堅當然可以用官威壓之,甚至可以祭出“尚方寶劍”,但若李三堅強行壓服崔判官等人,那麼只能造成崔判官等人對自己是口服心不服。

若到了這種地步,今後崔判官等泉州百官必將會對自己“陽奉陰違”,從而使得李三堅今後在泉州為官也將會舉步維艱。

同時趙佶的旨意,李三堅的“尚方寶劍”是他的最後一張底牌,既然為底牌,就不能輕易打出去的。

“呵呵!”李三堅思慮再三,問向崔通判道:“既然如此,既然崔通判不願意說,不願意開倉,那麼本官也就不勉強你了,但此時災情似火,百姓困苦不堪,我等身為一方之父母官,總不能見死不救吧?若我等漠然視之,朝廷怪罪下來,何人可以擔待?既然崔通判不肯開倉,想必你當有妙計救災,因而本官就洗耳恭聽,願聞其詳了。”

崔通判聞言微微一笑道:“李知州未至泉州之時,下官當領州衙百官救災,此責無旁貸,可當下李知州已親至泉州,下官再如此的話,就有了越俎代庖之嫌了。”

“你。。。”李三堅又被崔通判噎得說不出話來了。

姜還是老的辣啊,李三堅心中暗歎道。

李三堅此時確實是無話可說了。

若此時讓李三堅領人救災,李三堅根本不知該從何做起,根本是理不出頭緒的。

開倉賑糧、平抑米價、安撫百姓不是那麼簡單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其中稍有不慎,反倒會有反效果,反倒會使事情是更加糟糕,李三堅對此是異常清醒的。

而李三堅此時需依仗的就是泉州州衙崔判官等泉州百官,但崔判官卻將皮球又踢還給了李三堅,使得李三堅是異常惱火,同時也是無可奈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難道他們是在欺生,是準備看自己笑話的嗎?李三堅瞪著崔通判暗暗猜測道。

“本官餓了!”半響之後,李三堅恨恨的說道。

無論怎樣,先填飽肚子再說,李三堅心中暗道,隨後再見機行事吧。

李三堅此言一出,在場的泉州諸官頓時就松了口氣,方才州衙兩名“大佬”唇槍舌戰的,使得諸官是噤若寒蟬,不過也有許多人在暗暗笑話。

“府尊相公,下官等已備下酒宴,請府尊賞光。”隨後一名州衙官員對李三堅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