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沒于海洋之賊盜,謂之海賊或曰海寇。”仙霞關之中,章闞娓娓而談:“而我天朝東南海洋為海寇之淵藪,海上賊盜嘯聚,蓋常有之。”

海洋與陸地不同,兩者所賦予的生活方式也各有差異,大陸為大陸為稼穡、畜牧與工商之區,,而海洋是魚鹽、舟航之域。 海洋物產豐富,有禽鳥木石之產,金錫鹽鐵之利,珠璣鱗甲之珍,民實資之。

不過隨著海洋貿易的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出沒于海洋的海賊了。

宋東南沿海地區海岸線綿延千里, 多優良港灣以及海中眾多島嶼孤懸海上,航線四通八達, 交通便捷,為海賊提供了理想的聚嘯之所。

“福建路海道北連兩浙, 南抵廣南, 自前盜喊多寇掠僻遠, 及人船稍眾, 即突入本路。” 章闞接著說道:“因而福建路,尤其是泉州,海賊尤為猖獗。賊船自北而來者則自溫州界分銅盤山、 半洋碓等處而入, 自南而來者, 則自興化界分南嘯山、南匿寨等處而人。 既入此,則涵頭、迎仙、江口、巖得、商嶼、 波浪澳、 小練等處乃行劫商船之所也。。。”

章闞說完之後,李三堅沉吟良久之後問道:“海賊為何許人也?或者說何許人等委身為賊?”

“回李府尊的話。”章闞聞言答道:“諸階層各色人等均有,其主要還是沿海普通士庶百姓,其中又以少田而耕的貧困農戶和資海為生的漁民為主。”

“他們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何鋌而走險、屈身為賊呢?”李三堅沉吟道。

“原因較為複雜。” 章闞答道:“或有冤抑難伸, 而流於寇者; 或有貨殖失計, 而營於寇者;或有知識風水, 能而誘於寇者;有親屬被拘, 受而牽於寇者。”

“也有少數為利所惑,而蠱民為賊吧?”李三堅問道。

“李府尊所言大是。” 章闞拱手道。

章闞忽然不再稱兄道弟,使得李三堅心中有些納悶。

李三堅看了章闞一眼後嘆道:“看來欲平賊,先安民,欲治海,先治陸也。若士庶百姓有好日子過,又有何人甘願屈身事賊呢?”

“李府尊所言極是!” 章闞、姚輿、許叔微、李綱等人一起應道。

李三堅此人雖然年輕,但不愧為大宋新科狀元郎,一眼就看出了海賊之事的關鍵,那就是切斷海賊與千絲萬縷的關係,使其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眾人心中不約而同的想到。

不過此事說起容易,做起來難,海賊們幾乎就是土生土長的沿海之人,切斷他們的關係,談何容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咔嚓,咔嚓,咔嚓!”

正在此時,半空之中忽然響起三聲雷聲,雷聲過後,大雨就像天塌了般的鋪天蓋地的自天空中傾瀉下來。

豆大的雨點落在地上,發出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響,同時將整個仙霞關籠罩在了一片霧濛濛之中,仙霞關的景色也因此是更加秀美。

“閩地的天是說變就變啊!”

許叔微看著傾盆大雨嘆道。

“道路將是愈發的難行。”李三堅此時已無半分欣賞仙霞關美景的心情,只是看著大雨鬱悶的說道。

李三堅自京師開封府前往泉州,已經過了三月有餘了,可居然還未抵達泉州,這其中有李三堅的原因,也有道路艱辛的緣故。

“李府尊勿憂,待明日大雨稍歇,小將使人護送李府尊前往泉州便是。” 章闞見李三堅一副唉聲嘆氣的模樣,於是對李三堅說道。

“如此,就多謝敢之兄了。”李三堅聞言喜道。

李三堅歡喜的倒不是章闞命人護送,而是歡喜有人作為嚮導,為李三堅等人引路。

李三堅族弟李綱雖名為嚮導,其實他也沒去過幾次泉州的。

。。。。。。。。。。

泉州惠安縣筆架山

紫山筆架山位於惠安和泉港的交界處,是惠安的最高峰。山頂三峰相連,猶如筆架,筆架山以此而得名。平日裡此處紅花遍野、新綠滿山、溪水淙淙、林濤陣陣,景色尤為秀美。

不過此時因連下了三天大雨,從而造成了橫亙在筆架山之下的一條溪流的溪水暴漲,溪水淙淙也就變成了溪水嘩嘩。。。,平日裡一條安靜的小溪此時忽然就變成了一條奔騰的河流。

暴漲的溪水夾雜著泥沙、石塊、樹枝等等奔騰而下,撞擊著兩岸發出一陣又一陣巨大的聲響。

“能過此河嗎?”此時溪邊來了數名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年輕男子,其中一名二十餘的男子看著奔騰的溪流,皺眉問道。

“回相公的話。”另一名男子聞言答道:“平日裡徒步即能越過這條溪流,可今日這麼大的水。。。無舟卻是千難萬難。”

這一行數人就是李三堅、李剛、許彪、姚輿等人。

李三堅等人在大雨暫歇後,就離開了仙霞關,沒幾日就進入了泉州境內。

可沒曾想,李三堅等人進入泉州之後又是天降暴雨,並且一連下了三天,使得李三堅等人的行程是愈發的艱難。

大雨下個不停,李三堅又急於趕到泉州,因此李三堅就暫時將符二孃、蔡絨雪等家眷留在了一處庵剎之中,並使三魁等人保護,待雨停再行趕到泉州。

李三堅安排妥當之後,就帶著李綱、許彪及章闞差來的嚮導,冒著大雨翻過了筆架山,卻被發了大水的這條溪流攔住了去路。

“舟?”李三堅苦悶的看了看四周後問道:“難道平日裡此處就無擺渡之人嗎?”

“這條小河名為金鞭溪。”章闞差來的嚮導答道:“平日裡溪水較淺,徒步即可越過,因而並無擺渡之人。”

“砍些木頭,捆成木筏即可越過金鞭溪。”李綱將雙手探入溪水之中後說道。

“不妥!”李三堅聞言瞪了李綱一眼後說道。

目前李三堅等人且不說根本找不到捆木筏的繩索,就連砍伐木材也是千難萬難。砍伐木材非鋒利、沉重的刀斧不可,僅憑手中護身的刀劍是無法砍伐木材的。

就算李三堅等人拼命砍些木材,然後再尋找繩索製成木筏,但這麼一折騰,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如此真還不如等到雨歇水退,再趕往泉州。

“清明時節百花香,望見茶山綠茫茫;妹妹上山摘茶葉,哥哥田間去插秧。”

“哥在田中手插秧,時刻抬頭望山崗;哥心有意望我妹,我妹無心望哥郎。”

“。。。。。。。。”

正當李三堅等人彷徨無計之時,忽然從水面之上一陣歌聲,歌聲委婉轉動聽,且顯得異常甜膩、纏綿,似乎是一男一女在唱著情歌。

同時情歌並不是漢語,而是一種李三堅等人聽不懂的語言。

“這是。。。?”李三堅雖祖籍為福建路邵武人氏,可他從前何時來過福建路?又怎能聽懂當地的“土話”?

不過李三堅雖聽不懂歌詞,但也是感覺有些面紅耳赤的,於是轉頭看著李綱問道。

“這。。。”李綱側目又聽了片刻後說道:“這似乎是畲語?”

“畲語?何謂畲語?”李三堅聞言納悶的問道。

“畲語當然就是畲人之語啊。”李綱答道。

廢話,李三堅聞言瞪了李綱一眼,畲語當然是畲人之語,李三堅其實想問的是何為畲人或畲族?

“畲人源於漢晉之時的‘五溪蠻’,與瑤人同源。”李綱見李三堅一連疑惑不解的模樣,於是解釋道:“畲人自唐永泰年間遷居福建路、廣南路、兩浙路等地,其大部居於福建路,畲人無自己的文字,而用我漢家的文字,不過畲人也有自己的語言,特別是山歌就是用畲語唱的,只不過。。。只不過。。。這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武陵蠻就是武陵蠻,有傷風化也!”

“什麼有傷風化?”李三堅拍了一記李綱後說道:“情歌而已,談何有傷風化?歌聲自水面而來,他們定有舟船,快過去問問可否搭載我等越過此河。”

與瑤人同源,李綱如此說,李三堅也就大概明白了。

泉州當然與京城開封府不一樣,泉州是個多民族聚集之地,對此李三堅早已知曉。

而此時的李三堅身為泉州一州之長,當然就更應瞭解這些方面的事情。

不過此時當務之急,還是儘快趕到泉州赴任,因而李三堅催促李綱等人道。

於是李綱、許彪、姚輿等人在李三堅的催促之下,顧不得欣賞令人面紅耳赤的情歌,慌忙順著河岸向前尋去。

眾人翻過一個丘陵,果然在一處河岸發現一隻簡陋的竹筏,竹筏是用十數根真竹配加刺竹捆紮而成,長約兩長,寬數尺,竹子的粗端做筏頭高高翹起,細端做筏尾平鋪水面。

簡陋的竹筏穩穩的漂浮在水面之上,竹筏之上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男的約二十歲上下,女子約十五六歲,身上穿著是畲族服飾。正拿著長長的撐杆,一邊撐著竹筏,一邊唱著令人面紅耳赤的情歌。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李三堅見狀心中大喜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