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勒不殺士大夫之誓以詔子孫,終宋之世,文臣無歐刀之闢。”

宋祖宗家法,無誅殺大臣之律典,因而大臣違律,特別是文臣士大夫幾無性命之虞,幾乎就是被貶謫。

不過被貶謫的官員一般就任的是一些閒職或無關緊要的官職,如散官、各種監當官等等,很少為府州軍的長吏的,除非你曾經地位顯赫或仍為皇帝所眷顧。。。

都承旨蔡京被貶責後,僅僅得了個提舉洞霄宮的閒得不能再閒的閒職。

因此此時的李三堅被貶為泉州知州、提舉泉州市舶司,雖泉州為僻遠海隅之地,但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了,也算是宋帝趙佶對李三堅是另眼相看了,是聖恩眷顧。

“泉州在哪裡啊?”符二孃等李三堅的家人當然就很快知道了,於是符二孃有些擔憂的問道。

越往北去,天氣越寒冷,符二孃為瓊臺儋州黎人,此時才稍稍適應了開封府寒冷的天氣,若泉州還在開封府以北,豈不是是愈發的寒冷?將會使符二孃等人感到愈發的不適。

李三堅聞言用手沾了些清水,在木桌之上畫了個圓圈後,指了指圓圈左下角,又指了指圓圈右下靠上對位置後說道:“儋州在這裡,泉州在這裡。”

“那麼泉州也是海邊?”王雯也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關鍵,也有些明白了李三堅的意思,於是驚喜的問道。

“聰明!”李三堅贊了一句後笑道:“家鄉儋州為西南海隅,而泉州在東南海邊,兩地分居東、西兩處海隅。”

“那麼今日就趕緊收拾東西走吧?”符二孃聽聞泉州位於海邊,頓時心中歡喜不已,對李三堅連連說道。

在海邊長大的符二孃是無時無刻不想著大海,無時無刻不想著位於海角天涯的故鄉,泉州雖不是故鄉,但其位於海隅,因此泉州是多少有些故土氣息的。

“娘,俺的娘喲!”李三堅聞言笑道:“朝廷詔令六日後起行,時間較為緊迫,但也不至於今日就卷鋪蓋卷滾到泉州吧?這樣好了,孩兒還要安排一些事情,絨雪、雯兒你們兩個幫著娘收拾收拾家中,安排一下外公等人,六日後一早我等就動身前往泉州。”

一般來說,官員赴任是不會攜帶家眷的,最多是官員先到任,其後再將家人接至任所。

李三堅與符二孃相依為命,因而怎麼忍心將符二孃丟在京城?同時符二孃還未到四十,還是能夠承受跋涉之苦的。

自儋州到靈山縣,自靈山縣到桂州,再至京城,走到哪裡,李三堅都要與母相伴的。

“奴家知道了,官人你放心吧。”蔡絨雪、王雯一起應道。

“官人,你臨行之前,可千萬不要忘了一人,需向此人辭行。。。”蔡絨雪隨後對李三堅笑道。

在所有人之中,只有蔡絨雪最清楚李三堅心中所想,於是在替李三堅高興之餘,也不忘提醒李三堅。

“何人啊?”李三堅聞言詫異的問道。

區區六日,李三堅就要動身前往泉州。在此之前,李三堅需辭行之人多了,皇帝對李三堅是恩寵有加。因此必須在臨行前向趙佶辭行,除了趙佶就是曾布了。

李三堅在開封府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沒有曾布等人的維持,李三堅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李三堅對此是再清楚不過了。

除此之外,就是劉安節、曾公明、姚輿等人了。山魁、許彪定會跟隨自己前往泉州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劉安節等人,特別是劉安節是不可能隨自己前往泉州的,原因就是劉安節、姚輿同為朝廷命官,沒有朝廷的允許,怎麼可能一同前往泉州?因此李三堅需向他們辭行,而曾公明雖為胥吏,但李三堅是打算將他留在京城照看“翠軒居”及李三堅的外公等人。

話說就算是劉安節等人能夠得到朝廷的允許,人家也不一定願意跟隨李三堅前往泉州的。

除此之外,就是開封府府衙知府路昌衡及府衙諸官吏了,他們均對李三堅不薄,因此李三堅走之前必須向他們道別辭行。

除了以上人等,李三堅卻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需向其道別辭行的,因此李三堅詫異的問向蔡絨雪。

“這個人啊。。。”蔡絨雪聞言笑道:“官人入獄之後,此人費盡錢財,上下打點,為了有人為官人說句好話,為了搭救官人,是費盡了心機,你說你需向她道別辭行嗎?”

“原來是她。。。?李記少東家?”李三堅很快就明白了蔡絨雪所指何人了,於是愕然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是。。。。”蔡絨雪似笑非笑的點頭道。

“為何笑容如此怪異?”李三堅瞪了蔡絨雪一眼道。

“少爺,門外有客來訪!”正在此時,李宅院老翟六進來稟報道。

翟六是個土生土長的東京開封府人,從心裡是不願意跟隨李三堅前往泉州這個遠僻海隅的,但奴隨主變,主人去哪裡,僕人就得跟隨,當然你也可以棄主而去,不過悖主之僕是會被人唾棄的,也幾乎沒有什麼好結果。

不過若干年之後,翟六會因為今天的決定而感到萬分幸運,當然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為何許人也?”李三堅穿上長袍,順口問道。

“是一名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年。”翟六答道。

“少年?你見過此人嗎?”李三堅詫異的問向翟六。

“沒見過!”翟六聞言搖頭道:“他自稱為少爺家中之人,因此小的前來請少爺過去看看。

“我李家之人?”李三堅聞言是更加納悶了,看了一眼符二孃後心中暗道,李三堅家中只剩下李三堅與符二孃了,哪裡還有其他人?

難道是李氏族人來訪?李三堅隨後轉念想到。

“娘,去見見此人如何?”李三堅想了想後對符二孃說道。

符二孃從未提起李三堅之父李清家族之中的事情,因此李三堅就請符二孃一同前往。

符二孃點了點頭。

“走吧,去見見此人。”李

三堅隨後說道。

此時李三堅已經被貶至閩南泉州,也就結束了“閉門思過”,因而就可以會客了。

。。。。。。。。

“弟李綱拜見堂兄!”無錫少年李綱見了李三堅之後,納頭便拜,並呼李三堅為堂兄。

“等等。。。堂兄?你為何呼李某為堂兄?”李三堅連忙扶去李綱後問道。

站著李三堅面前的這個少年個子不高,但較為敦實,濃眉大眼的,雙頰還帶著一抹高原紅。

“你是李夔之子?”李綱尚未回答,符二孃開口問道。

“正是家父,這位大概就是叔母吧?小侄給叔母見禮了。”李綱隨後對符二孃行了一禮道。

“快快免禮!”於是符二孃對李三堅說道:“三郎,沒錯了,他確實是你的堂弟。”

“李夔?堂弟?母親為何以往從未提及此事?”李三堅愕然問向符二孃道。

“哎,你爹爹他在世之時也很少提及此事的,再加上。。。”符二孃聞言嘆道。

李三堅點點頭,就沒再繼續詢問了。

李三堅已經大概明白符二孃之意了,定是自己爹爹李清遭遇不幸,其後就被家族疏遠了,這也是父親李清與母親符二孃平日裡不願意提及此事的原因。

既然如此,他們此時為何又找上門來?李三堅心中暗暗納悶。

此時李三堅忽然想起一事,於是神情有些吃驚的問向李綱:“你方才自稱李綱,李綱,李綱,綱為何綱?”

“綱目之綱!”李綱聞言異常詫異的答道。

自己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遊學士子而已,為何他聽到自己名字之後,露出了如此這般怪異的神情?並好像見到什麼奇異之事般的,圍著自己已經轉了兩圈了。。。李綱心中是越來越納悶了。

哇哈!李三堅一邊圍著李綱開始轉第三圈,一邊心中暗道,這個抗金大英雄終於出現了,此人還是自己的堂弟?李三堅異常興奮的想到,可此人看起來就是一名書生啊,雖然長得較為敦實,但並無三頭六臂啊,並不像一名叱吒風雲的人物。。。

“堂兄你有話請講。。。你為何如此這般。。。啊?”李三堅興奮、怪異的神情與動作使得李綱渾身發毛,恨不得就此逃出李宅。。。。。

難道大名鼎鼎的堂兄李三堅還有龍陽之癖?李綱甚至如此想到。

“你是如何知道為兄居於此地的?”李三堅隨後問道。

“大宋李判官之名,此時在開封府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名揚四海耳!小弟當然就不難打聽到堂兄住處了。”李綱答道。

“非判官也!”李三堅搖頭苦笑道:“朝廷已有旨意,命為兄六日後啟程前往泉州。”

“哈哈,堂兄勿憂,小弟也聽說此事了。”李綱聞言笑道:“你我兄弟二人本為福建路人氏,此次兄長也是榮歸故里了,今日小弟就是為此事而來,就使小弟為兄長引路前往泉州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