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府尊,你怎麼來了?”站了整整一夜,也被凍了整整一夜的李三堅早已是搖搖欲墜,不是劉安節在一旁相陪,也許李三堅就會倒下了。

此時搖搖欲墜的李三堅見開封府知府路昌衡帶著一眾開封府官吏來到宣德門前,頓時感到異常詫異,同時精神也好多了。

路昌衡是什麼人?路昌衡可以說是個圓滑之人,老於大宋官場數十年,期間沉沉浮浮的,什麼樣的風浪沒有見過?

此次李三堅鬧出這麼大的事情,依路昌衡的平日裡對作派,定會是明哲保身。

因此李三堅對於路昌衡的到來感動特別意外。

路昌衡狠狠的瞪了李三堅一眼,揮手眾府衙官吏說道:“都待罪吧。”

“吾等遵老府尊之命!”眾府衙官吏一起躬身應道。

路昌衡隨後不理李三堅,望著宮闕垂手而立,眾府衙官吏均立在路昌衡身後。

此時過來數名官吏將李三堅身上鋪滿雪花的冬衣換了下來,換上了一件乾爽的衣服。

“師叔,我身上暖和,靠我身上。”姚輿隨後對李三堅笑道。

李三堅有氣無力的白了姚輿一眼,隨後感激得對眾人點頭示意。

姚輿與曾公明一左一右的扶住了李三堅。

此時的李三堅確實需要任扶著才能繼續立於宣德門之外候旨待罪。

此後眾人均是沉默不語,看著宮闕方向,三個時辰之後,正當眾人等得望眼欲穿之時,厚重的宣德門宮門終於緩緩開啟,宮中內臣楊戩帶著十數名皇城司之人自宮內走了出來。

“陛下口諭,著即將李三堅下御史府按鞫!”楊戩徑直走到李三堅面前,看了一眼李三堅後宣旨道。

御史臺獄也可以稱之為“詔獄”。

“微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三堅虛弱的領旨謝恩後,終於堅持不住了,腳下一軟,坐在了地上。

姚輿與曾公明連忙半跪在地上,扶著李三堅。

詔獄就詔獄罷,坐在地上的李三堅閉目想到,詔獄總比涼在宣德門之外被活活凍死、累死強百倍。

李三堅掌開封府刑訟之事的時間也近一年了,大概也知道宋詔獄是個什麼樣子。

宋之詔獄又稱“制獄”或“制勘院”,皇帝親自下詔的案件均由此衙門審理,人犯當然也就拘入此處。

一般來說,也只有犯事的官員,並且為流品較高的官員才有資格入詔獄,因此李三堅此時不知道應該感動榮幸還是悲哀。。。

不過無論怎樣,也總比在宣德門外凍死、累死強,同時入了詔獄一般情況之下是不允許對人犯用刑的,需好生待之。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此為宋之祖制。

“楊中官,你看這。。。”路昌衡看著楊戩說道。

“哎,老府尊,你不用說了。”楊戩打斷路昌衡之言道:“奴婢就是個當差聽喚之人,哪裡知道許多?不過老府尊放心,陛下也說了,不許對狀元郎上刑具呢。”

“你們幾個過來,

好生伺候狀元郎,再去叫幾個郎中,給狀元郎瞧瞧。”楊戩隨後吩咐皇城司之人道。

。。。。。。。。

數日後,宋御史中丞、禮部侍郎趙挺之宅邸

“如此方為大丈夫是也!”趙挺之之子趙明誠將手中一幅名人字畫拋在地上後嘆道。

“官人,你幹什麼呀?”李清照連忙將地上的名人字畫撿起來並小心翼翼的放入盒中後埋怨道:“他。。。他做他的大事,我為我的小事,他走他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與我等又有何相幹?字畫汙損了,奴家看你到哪裡尋去?”

李清照與趙明誠成婚之後,兩人均對對各種名人字畫、三代奇器、珍本秘籍、神秘碑文等金石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是到處收集,因目前趙明誠仍是太學生,沒有差遣就沒有俸祿,因而夫妻二人收集一個珍品實屬不易。

趙明誠將字名人畫拋在地上,李清照是萬分心疼。

“夫人,你難道真的不關心此事嗎?”趙明誠一邊幫著李清照收拾,一邊問道。

“關心?關心又有何用?朝中大事豈是我等婦道人家所能夠摻合的?”李清照看了一眼趙明誠後說道。

趙明誠是個忠厚之人,明知道李清照婚前與李三堅有些糾葛,但卻是毫不在意,仍是與李清照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仍是善待於李清照,因而此時趙明誠發問,並不是想試探李清照,而是真的是在疑惑。

李三堅之舉此時已經鬧得開封府滿城沸沸揚揚的了,趙明誠夫婦又豈能不知道?

趙明誠是感嘆李三堅為此驚天動地之舉,而自己卻玩物喪志。

李清照表面之上表現得較為平淡,其實內心深處卻如翻江倒海一般,李清照真恨不得將李三堅揪過來,當面問問,為何置自己前程不顧而行此荒謬之舉?完全為欠考慮的衝動之舉。

皇親國戚囂張跋扈、禍害百姓,此為眾所周知之事,不要說你李三堅了,就連一些朝廷重臣,想管卻毫無辦法,因而此事用得著你李三堅冒著危險而出頭嗎?此舉實為不可取也!

這下好了,果然李三堅被羈入了詔獄,是凶多吉少了,李清照心中暗道。

“官人,此事可否問問公爹大人?”過了片刻,李清照開口對趙明誠說道。

趙明誠之父趙挺之,不久前就被趙佶拔擢為御史中丞,執掌御史臺,因而此時趙挺之願意為李三堅出面說話,那麼必將會是事半功倍。

“此事已經驚動了聖駕,爹爹他也無法。。。”趙明誠聞言搖頭道:“並且爹爹他。。。他好像一直對李翰韌存有惡感。。。”

“夫人勿憂,此事我倒可以從太學院那裡想想辦法。”趙明誠見李清照一臉失望的模樣,於是說道。

。。。。。。。。

數日後,宋東京開封府樊樓

今日樊樓一如往常的熱鬧,來來往往的酒客、食客、遊客是川流不息,樊樓之上的酒客、食客等如過江之鯽,平日裡眾人談論的話題是天南海北的,是無所不談,而今日談論的話題只有一個

,那就是李三堅怒斃趙沆之事。

“死的好,死的妙啊,近日京城的公子、衙內們可老實多了,見了人也是規規矩矩的,不敢再行害民之事了。”一名滿臉大鬍子的酒客一邊大口喝酒一邊說道。

“兄臺所言甚是,何止老實了,簡直是夾著尾巴做人了,哈哈,痛快!痛快!”一名食客大呼痛快。

“此事為狀元郎之功啊,李三堅不愧為我大宋狀元郎,忠直清正,是嫉惡如仇,不懼權貴,怒斃當朝國公,為民申冤。如此之人,在大宋歷朝歷代也是極為罕見的,可謂是少年‘包青天’啊!”一名年長酒客大聲說道。

“老丈所言甚是,只可惜。。。只可惜。。。只可惜此時狀元郎已被下了大獄了,可謂是天不佑人也!”一名食客嘆道。

“什麼?狀元郎被下了大獄?你從哪裡聽來的?何時發生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眾人聞言均是大吃一驚,連連問道。

“在下外侄為皇城司之人,此事是千真萬確的,就在數日前,宮中來人於宣德門外帶走了李狀元,羈入了詔獄。。。。”食客答道。

“砰!”滿臉大鬍子酒客將手中酒盅重重的的頓在了木桌子之上,酒水灑了一桌,同時也將眾人嚇了一跳。

“為民做主的清官居然被下了大獄?狗朝廷為何總為如此天怒人怨之事?”大鬍子酒客隨後怒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哎,哎,壯士慎言啊!小心隔牆有耳啊。。。”年長酒客聞言連忙勸道:“其實依老夫看來,狀元郎與此事也有過錯的,擅行此舉也是頗為不妥的,正月十五為上元佳節啊,何曾聽說過此日施刑的啊?再怎樣,也要等人過完節再說嘛,朝廷將狀元郎羈入大獄亦是情有可原的嘛。”

“放你娘的驢騷屁!”大鬍子酒客聞言怒道:“趙沆此賊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得安寧,狀元郎為民除害心切,這難道還有錯嗎?”

“聽說朝廷還要將狀元郎處死呢!”

“什麼?朝廷要處死狀元郎?”

“不行,我等決不容如此,決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如此清正之官被朝廷處死。”

眾人聞言頓時大怒,紛紛為李三堅鳴不平。

“諸位兄臺,此人姓李名三堅,是哪裡人氏啊?”此時一名聽得津津有味的,年約十七八歲的少年開口問道。

“瓊臺儋州人氏,其母乃是個黎人,其父倒是個漢人,是半夷半漢之人。”一名食客答道。

“非也,非也。”年長酒客為了顯示自己的見多識廣,於是就開口反駁道:“李狀元非瓊臺儋州人氏,瓊臺儋州只不過是其父流配之所,李狀元祖籍福建路,為邵武人。”

“福建路邵武人氏?”少年人聞言後是愈發的好奇,於是接著問道:“其父乃是何人啊?”

“唱第之時不是已經說了啊,李狀元的父親姓李名清,其祖父姓李名序。”一名酒客答道。

“什麼?”少年聞言頓時楞在當地,久久不語。

“太學院學子伏闕上書了!”正在此時忽然有人大喊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