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彥,字師樸,安陽人氏,為宋名相,三朝輔佐韓琦之子。以父蔭為將作監簿,復舉得進士出身。

早在神宗朝,韓忠彥即被拜為禮部尚書,後因與“元豐黨人”政見不合,被趕出了朝廷中樞,以樞密直學士知定州。

宋哲宗趙煦繼位,太后高氏將其招回朝廷,拜戶部尚書,後遷為知樞密院事,位列“兩府”大臣,基本上跨入了宰、執行列。

只可惜好景不長,高太后病逝,趙煦親政,行“紹聖紹述”,於是又將韓忠彥趕出了朝廷中樞,趕到了真定府為知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元符三年,端王趙佶繼位,聽從曾布之言,行“建中靖國”,於是以吏部尚書召拜門下侍郎。腧月,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進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封儀國公,是為大宋左相,也就是首相。

曾布對於新舊兩黨力圖做到不偏不倚,於是建言趙佶召回韓忠彥。

其實曾布的主要目的卻是想借力打力,以韓忠彥等人的勢力打擊蔡卞、蔡京等人,現在曾布的目的已經達到。

不過因韓忠彥為太后向氏的人,因此曾布建言趙佶召回韓忠彥之後,韓忠彥反倒是位列大宋左相,排在了曾布之上。

如此,曾布豈能甘心?於是此時曾布有些欺負韓忠彥懦弱,不斷打壓韓忠彥及其他的勢力。

泥人也有三分性的,韓忠彥再怎麼懦弱,再忠厚老實,也無法忍受曾布如此欺凌,於是此時韓忠彥等人借李三堅之事,在並不算是朝會的廷議之上,趁機發難,彈劾曾布,欲扳倒曾布。

人言韓忠彥忠厚老實、懦弱等等,有時候只是表象,若韓忠彥真的忠厚老實、懦弱等等,豈能坐上“左相”之位?

千萬不要忘了這個世上還有“大智若愚”這句話。。。

李三堅貢舉之中的“兼聽”之論頗為曾布所欣賞,李三堅的見解在某些方面與曾布不謀而合,再加上曾布與李三堅有些交往,同時李三堅確為曾布舉薦,再加上蔡京謀曾布之時,李三堅堅決的站著曾布這一方,於是乎,李三堅就被劃入了“元豐黨籍”,劃成了曾布的人。。。

“哈哈哈哈!”韓忠彥等人忽然發難問佶,使得曾布等人措手不及,均是面面相覷,正在尋找說詞與對策之時,左司諫陳瓘忽然大笑著出班說道:“爾等孤陋寡聞,卻在此地妖言惑眾?矇蔽聖聽?”

陳瓘此言一出,頓時就引起了陳次升等言官怒目而視,不過就引起了曾布等人一片感激的目光。

“龜鶴宰相”之一,身材高大的韓忠彥如老僧如如定一般,眼觀鼻,鼻觀心,一直沒有說話,也沒有任何表情。

“龜鶴宰相”之一,身材較為矮小的曾布聞言心中頓時就暗暗松了口氣,將將感激的目光投向了陳瓘。

“陳隴客,到底是何人在此地妖言惑眾?矇蔽聖聽?”陳次升聞言怒視著陳瓘說道。

隴客者,鸚鵡也!陳瓘為言官

,平日裡話非常多,且天南海北、天下萬物他是無所不談、無所不論,因此被人戲稱為“隴客”。只不過陳次升也姓陳,他也是名言官,在憤怒之下,一時未反應過來。。。

“哈哈!”趙佶聞言實在忍不住了,於是不禁笑出了聲。

陳瓘見狀愕然的看著趙佶。

“沒事,沒事,卿家接著說。”趙佶連忙收斂笑容,對陳瓘說道。

“開封府府衙左廳判官李三堅為何帶人前往魏國公府?”陳瓘聞言點頭接著對趙佶說道:“陛下,據臣所知,李判官乃是為了一名女子而去。”

“一名女子?此女為何等樣人?”趙佶聞言詫異的問道。

趙佶心中明白,李三堅行此莽撞之舉,必然是事出有因,可趙佶聽聞李三堅居然為了一名女子,硬闖魏國公府,砸壞公府大門,頓時有些哭笑不得的。

“正是一名女子!”陳瓘點頭道:“此女復性公孫名柔娘,為開封府府吏之女,自幼父母雙亡,被其叔父賣入‘行院’,後為龔谷先之歌女,其後又至燕春樓,為一名‘行首’,不過據臣所知,此女已經贖身,已為良人。”

李三堅為了一名煙花女子大鬧魏國公府,已經鬧得滿城皆知了,而陳瓘為左司諫,有督查百官之責,因此陳瓘不難打聽到這些事情的。

“為了一名煙花女子,居然前往公府生事,李三堅乃是朝廷堂堂六品朝議大夫,如此,將我大宋官員的臉面置於何地?”陳次升隨後持笏對趙佶說道:“陛下,此人有負聖恩,斷不能輕饒了此人。”

“陳卿家說的是,李翰韌也太不像話了。”趙佶聞言不置可否的說道。

“陛下,陳次升,可否等老夫將話說完?”陳瓘數次說話被打斷,於是怒道。。

“好,好,陳卿家接著說。”趙佶聞言倒也沒生氣,笑著對陳瓘說道。

“公孫柔娘從良之後,即辦了一家醫館,濟世救人,不久就博得‘公孫大醫’之名號,可謂是聲名遠揚。可如此之人居然被魏國公強行擄入公府,李判官激於義憤,帶人前往公府要人,雖不太妥當,但也是可以理解嘛。”陳瓘說道。

陳瓘,字瑩中,號了齋,沙縣城西勸忠坊人。宋元豐二年探花,授官湖州掌書記。歷任禮部貢院檢點官、越州、溫州通判、左司諫等職。

陳瓘並不是曾布的人,與李三堅也是素不相識的,但陳瓘為人正直,剛直不阿的,其諫疏似陸贄,剛方似狄仁傑,明道似韓愈。

此時完全是陳瓘仗義執言。

“激於義憤就可以罔顧王法,違逆上下尊卑之禮嗎?”陳次升冷哼道:“況且李三堅為何識得此女?我大宋堂堂六品官員居然與一名風塵女子糾纏不清,為了此女,李三堅居然到人上公府生事,如此不加嚴懲,如此正我大宋官場之風?”

“陳次升,之所謂為大事者,不拘小節。”陳瓘聞言反駁道:“為官做事當持公正態

度,顧及大體,不要抓住人家枝節小事不放,以其一點,攻擊其餘。尤其是作為諫官的更當尊重事實,不要以自己的孤見寡聞來妖言惑眾。”

陳瓘隨後持笏對趙佶說道:“陛下,李三堅此人自為開封府刑官以來,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上任方半年,卻連平數起冤獄,猶周方庚一案,使得朝野震動,半年之中,即博得‘青天明月’之稱,如此之行,老夫自問也做不到。陛下,如此剛直不阿的少年英才,朝廷當重重褒獎,而不應因其小節而毀了他。”

“臣與陳瓘所奏同!”

“陛下,陳司諫所言大是!依微臣看來,李判官乃為少年英才,不過是得罪了某些人,即妄自菲薄於他。”

“正是!不過是去酒樓喝了幾頓酒,吃了幾次飯,就有虧德行了嗎?難道爾等未去過嗎?”

“何公所言極是,不過據下官所知,李判官前往酒樓赴宴,是為了查案,而不是為了其他。”

“如此說來,李判官乃是深入虎穴了。。。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此李判官方才破獲周方庚一案,此與是否有虧德行又有何干連?”

“正是,爾等所言簡直是無中生有、混淆視聽,是一派胡言!”

此時曾布之人終於反應過來了,紛紛出班啟奏,力保李三堅,保李三堅就是保曾布,保曾布就是保自己,因此是義不容辭,紛紛仗義執言。

“陳司諫,何為‘青天明月’?我聖朝只有一個天,那就是陛下,只有一個月亮,那就是皇后娘娘。李三堅被稱作‘青天明月’,有僭越謀逆之嫌!當治重罪。”此時韓忠彥一方仍是不肯罷休,有言官出班大聲說道。

“呵呵!”陳瓘聞言不禁搖頭笑道:“先帝仁宗皇帝之時,包拯包龍圖亦被百姓譽為‘包青天’,難道包龍圖也是有僭越謀逆之嫌嗎?不過是百姓感激公正清官的一種願望或心情罷了,此與僭越謀逆又有何干連?與李判官又有何干連?汝之見,為小兒也,不值一辯。”

“哈哈,陳司諫所言大是,老夫倒想問問,爾等什麼事都往陛下身上扯,往謀逆上扯,到底是何居心?”何執中開口怒問道。

此時韓忠彥一方在何執中的質問之下,已經啞口無言了。

“陛下,臣亦有本奏。”陳瓘隨後持笏奏道。

“陳卿家有事請講。”趙佶溫言道。

曾布、李三堅目前為趙佶最信任之人,因此若二人得以脫罪,趙佶心中還是較為欣慰的。

“陛下,微臣彈劾太后娘娘。”陳瓘語不驚人死不休,忽然開口要彈劾向太後頓時嚇了眾人一跳。

完了,完了,此人“大嘴巴”的毛病又犯了,曾布聞言頓時心中哀嘆道,此時曾布一方已經是大佔上風,李三堅開罪在即,可此時陳瓘忽然要彈劾太后,豈不是畫蛇添足,吃飽了飯沒事幹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