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目前所居住的屋子原本一處簡陋的官舍,是由數個小木屋組成,後經過擴建,增加了一處較大的屋子,作為學堂。

此時學堂之外來了十數官吏、士卒。

“嶺南瘴氣瀰漫,道路難行,沒想到此處比嶺南更甚。”一名統領帶著手下深一腳、淺一腳的趕到蘇軾的居所後埋怨道。

“黃勾當,既然如此,為何我等還要前來此處?不如由其自生自滅罷了。”黃勾當一名手下看著惡劣的天氣說道。

“你以為我想來啊?我等奉命行事,如之奈何?”黃勾當苦笑道。

不但是黃勾當手下不理解,就連黃勾當本人也不理解,蘇軾都已到了如此地步,朝廷之人仍是不肯放過他,非要將其逐出此等勉強能夠被成為官舍的居所,放逐於荒郊野外。

不過因為上命,黃勾當不得不帶人前來驅逐蘇軾。

黃勾當此一路之上費勁千辛萬苦終於來到蘇軾父子的居所,之間蘇軾居所門前聚集了無數百姓,其中黎人佔了大多數,數間木屋之中還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黃勾當等人雖心中是異常納悶,不過還是走到木屋之前大聲說道:“奉上命辦差,命瓊州別駕蘇軾出來接命。”

蘇軾被一貶再貶,被貶為瓊州別駕,一個不入流的小官,沒有任何差遣。

周圍的黎人聞言均紛紛轉頭看著此一行人等。

“恩師身體有恙,有什麼事情就對我說吧。”蘇軾父子尚未出來,屋中走出一名十餘歲的俊俏少年說道。

“你是何人?”黃勾當皺眉看著此名少年問道。

“小生乃是東坡先生門下弟子李三堅,有什麼事情快說吧,小生會稟報恩師的。”李三堅微笑道。

“放肆”黃勾當聞言呵斥道:“乳臭未乾的小兒,竟敢與朝廷使使臣如此說話?快滾回去,讓蘇軾出來接命。”

“說了恩師貴體有恙,難道你是聾子嗎?”黃勾當說話不客氣,李三堅也犯不著與其客氣,於是冷冷的說道。

“哈哈哈哈”聚集在李三堅周圍的黎人紛紛放聲大笑,其中以李三堅的三舅父符鱗笑聲最大。

若在開封府,這些普通百姓也許不敢如此對待官差,可這是在瓊臺,如此荒蠻之地,什麼皇威、官威就就沒多大作用了,將黎人惹急了,根本不會搭理這些趾高氣昂的什麼官差,甚至殺幾個官差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然將事情鬧大了就另當別論了。

“放肆,大膽,來人給我拿下此等狂妄小兒。”李三堅如此羞辱黃勾當,使得黃勾當惱羞成怒,於是吩咐手下準備拿人。

“黃勾當,這。。。不太。。。妥當吧?”黃勾當的一名手下拉了拉正在發怒的黃勾當的衣袖,看著周圍的黎人說道。

黃勾當的手下心中真是鬱悶,黃勾當簡直太沒眼力價了,難道他沒看出到對方是有備而來的嗎?沒看出周圍的黎人是與此名少年是一夥的嗎?

眾黎人聽聞黃勾當下令拿人,均已露出了憤憤之色,

“為何不太。。。”此時黃勾當也反應過來了,若真鬧翻了,若真的與黎人衝突,他們這幾個人也許一個都回不去了

,就算今後朝廷以謀反罪將他們治罪,可倒黴的仍是黃勾當等人。

“你到底是何人?”隨後黃勾當悻悻的問道。

“是我外甥。”符鱗瞪圓了眼睛答道。

“哼。。。”黃勾當哼了聲道:“奉董提舉之命,命犯官蘇軾父子遷出官舍,並遷往他處。”

蘇軾年齡已大,且身體狀況是越來越差,遷出官舍,風餐露宿的,再加上瓊臺氣候惡劣、野獸出沒,幾乎就是要了蘇軾的性命。

“董提舉之命?可有今上旨意?”李三堅問道。

“蘇別駕乃是董提舉之屬官,還需要什麼旨意?難道敢抗命不遵嗎?你個乳臭未乾的小兒,懂得什麼?還不速速退下?”黃勾當喝道。

“戰國甘羅十二歲出使趙,諸侯皆聞之,孫叔敖十三歲斬殺異蛇,爾等豈可小瞧少年郎?”李三堅聞言笑問道:“我來問你,爾等讓吾師遷往他處,可有當今聖上推恩之命?按宋律,未得今上推恩之命,流官不得遷往他處。”

李三堅師從蘇軾一年有餘,對宋律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在這個世上,這種無期的流配,只有在遇到皇帝推恩念慈、矜寬降赦之時才可遷至他處,甚至可能得到赦免還京。

若真是當今聖上赦免了蘇軾父子,李三堅當然不會阻攔,且會替蘇軾高興的,可目前這種情況明顯是蘇軾的對頭在使陰招,欲置蘇軾於死地,李三堅於是就堅決不同意。

“這。。。”黃勾當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一旁的高二不由得對李三堅豎起了大拇指。

小小年齡,竟如此善辯,並且一說就說到了關鍵之處。

李三堅說的沒錯,依宋律確實如此,可一般犯官流配,還不是被人來捏圓搓便的,誰敢口出半個不字?甚至犯官客死他鄉,也沒人會深究的。

“董。。。董提舉自會稟明今上,旨意隨後就會到達的。”黃勾當想了想後狡辯道。

“哈哈”李三堅聞言大笑道:“未得今上旨意,爾等竟敢行先斬後奏之舉?違逆宋律、知法犯法,該當何罪?”

“哈哈,說的對。”

“原來他們才是大逆不道之徒啊。”

“呸,狗官,簡直是膽大妄為。”

周圍之人聞言頓時彩聲雷動,紛紛為李三堅喝彩。

黃勾當的手下頓時低頭不語,心中暗暗埋怨黃勾當口不擇言,讓對方抓住了把柄,同時心中將黃勾當鄙視了一萬遍,連一名十餘數的小兒都爭辯不過,不如找個樹吊死算了。

“你你你。。。。”黃勾當結結巴巴的說道:“快快退下,我等奉命辦差,若違逆了上命,我看你長了幾顆腦袋?況且如此大事,豈是你一個無知小兒就能阻攔了嗎?今日蘇軾父子遷也得遷,不遷也得遷。。。”

“我是阻攔不了。”李三堅聞言,指著眾黎人問道:“你問問他們同意嗎?”

“我們不同意!”眾人異口同聲的大聲吼道。

儋州的學風不盛,蘇軾父子被貶至儋州之後,就開辦學堂,以文會友。

同時儋州的黎人不耕種土地,以海為生,荒地極多,收穫甚少。遇到疾病不請醫生而相信巫師

,思想封閉、文化落後,蘇軾到了儋州之後,極力勸說當地黎族百姓,以農業為生存的根本,指導大家耕作的方法,並寫了《和陶勸農六首》。

同時蘇軾耐心地教化大家講究清潔,指導當地人勘察水脈,掘土打井,此井在許久之後被稱為“東坡井”。 從此百姓不再飲用溝渠濁水。

對此,儋州百姓怎不對蘇軾感激萬分?在儋州百姓心中蘇軾就如同萬家生佛一般,此時有人對蘇軾不利,儋州百姓豈能不憤怒異常?

儋州黎人樸實無華,誰對他們有一點好處,他們都會一輩子記在心裡的。

“你們。。。想造反嗎?”黃勾當隨後指著李三堅喝道:“狂妄小兒,竟敢阻攔官差辦差?竟敢煽動百姓生事?此處你說了算嗎?”

此時黃勾當數名護衛拔出了腰刀,逼向了眾人。

“他說了不算。”正在此時一個豪邁的聲音說道:“此處老子說了算。”

黃勾當聞言向發聲之處看去,只見一名三十餘歲,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越眾而出。

此人正是毛道峒的峒主王坤瑞。

“小的們拜見峒主。”眾黎人見峒主到了,紛紛拜道。

他來幹什麼?李三堅見狀心中暗暗吃驚,此前李三堅與王坤瑞有些過節,因此此時王坤瑞前來,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王坤瑞擺擺手對黃勾當說道:“我認識你,你不就是董必手下,叫。。。什麼來著?”

“峒主,他姓黃。”王坤瑞一名認識黃勾當的家丁說道。

“哦,黃那個啥,這裡我說了算,你有什麼事情對我說吧。”王坤瑞說道。

“原來是王知寨。”黃勾當聞言拱手道:“王知寨,下官奉命行事,請王知寨通融一二。”

王坤瑞是此處的土皇帝,對此黃勾當心中是明白的,黃勾當可不敢得罪王坤瑞。

“你欲行何事?”王坤瑞問道。

“奉命將蘇軾父子遷往他處。”黃勾當答道。

“不許。”王坤瑞乾脆利落的答道。

“為何?”黃勾當愕然問道。

“不許就不許,哪有那麼多廢話?再說,我女兒還想跟著東坡先生讀書習字呢。”王坤瑞笑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就不怕違背了董相公之命?”黃勾當問道。

“什麼象公,牛公,老子說不許就不許。”王坤瑞搖頭道。

“你。。。”黃勾當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雙方也因此僵持在了一起。

李三堅愕然的看著王坤瑞,李三堅萬萬沒料到王坤瑞此次前來是來幫自己的,或者是來幫助蘇軾的。

躲在王坤瑞身後,未被李三堅發現的王雯怯怯的看著李三堅。

正在此時,蘇軾在蘇過的攙扶之下走出了木屋。

蘇軾拱手對眾人說道:“老夫多謝諸位父老鄉親,多謝王知寨了,不過,既然上官有命,老夫搬出官舍就是。”

“師父,你。。。”李三堅聞言急道。

“堅兒,你很好,你的孝順之心為師心中明白,不過這個世上有許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蘇軾微笑著對李三堅說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