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衙門,房玄齡看著桌子上一碟彈劾王寧安的奏摺,就不免一陣頭疼。突然他看到一個人影走進房間,立刻起身。

“克明兄,你終於來了。有件事情還需要同你一起參謀。”

杜如晦說道:“何事如此緊張。”

房玄齡指了指桌上一堆奏摺道:“看到這堆奏摺了嗎?他們說的都在彈劾一個人,而理由是亂七八糟,可是卻都有依據,其中最大的一條,就是私自將耕地變成了住宅用地以及商業用地。”

杜如晦好奇地說道:“又有哪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得罪了人,被人如此彈劾?”

“王寧安。”房玄齡沉聲說道。

杜如晦神色一僵,道:“怎麼又是這位小祖宗,來到長安才半年多,就搞出那麼多事情,也不知道消停一會兒。”

埋怨了幾句後,杜如晦才開口門道:“玄齡,你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要針對王寧安嗎?

自從他建立茶樓和交易廣場後,幾乎沒有人會針對他,就算建立了六味書院,那也陛下逼迫,沒有人會針對他。”

房玄齡道:“我已經派人去查了。”

“需要不少時間吧。”

“不用,馬上就能知曉。”

杜如晦驚訝的看著信心十足的房玄齡,問道:“為何你敢如此肯定。”

“你看過奏摺就明白了。”

杜如晦白了賣關子的房玄齡一眼,隨後認真的看起奏摺來,這是他的工作。

不一會兒,杜如晦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王寧安這是將公主的莊子進行了改造,如果天下人紛紛效仿之,那天下還有土地可以耕種嗎?百姓們都去養豬,養鴨,做生意,那天下還有誰願意去種地?此風不可長,不可長。”

他突然站起來,道:“走,你跟我去見陛下,如今剛剛鬧過蝗災,就算損失很少,但是依舊有不少人餓肚子。

如此情況下,大唐駙馬竟然將公主的莊子進行了改造,更是讓百姓們不下地種田,而是養豬,養鴨,實在是太不像話了。怪不得那麼多的人彈劾他。”

房玄齡立刻拉住杜如晦的手,說道:“克明,何必如此著急,先看完所有的奏摺,你會發現這中間很有意思,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樣哦。”

杜如晦道:“行,我看完再說。”他說完就繼續坐下看奏摺。

沒過多久,一個官吏走了進來,對著房玄齡和杜如晦拱手行禮:“參見房大人,杜大人。”

杜如晦沒有理他,滿頭看奏摺。

房玄齡則點頭道:“免禮,打探到什麼訊息?”

官吏說道:“回稟大人,小人在公主的莊子看到了一片忙碌的跡象。有人修路,有孩子的讀書聲,還有人在蓋房子。

只是他們修的路,蓋的房子,以及讀的書都是小人聞所未聞,尤其是修的路,他們竟然將一條路挖了坑,然後在倒入碎石碎瓦,最後塗上一層黑乎乎的東西,然後再壓平。

那東西叫做水泥,聽莊戶們說,是駙馬發明的,用來修水泥路所用。

房子也是用水泥跟紅磚一起建造而成的,跟我們

現在所住的房子完全不同,除了門窗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用木料。

至於孩子們所讀的乃是《三字經》,聽聞也是駙馬所寫,朗朗上口,八百多個孩子一起念,這景象有一片盛世之意。

還有,小人被駙馬發現,因此被帶進了公主府。”

“什麼?你竟然被發現了?”杜如晦停止看奏摺,抬頭看官吏。

房玄齡的眉頭微蹙,這麼簡單就被發現了?這可能是頭一次。

官吏尷尬的苦笑一聲,解釋道:“都怪小人不是莊子裡的人,又問東問西的,導致小人被莊戶們懷疑,最後被送到公主府。

駙馬就給小人看了公主的莊子的模型,從西山山腳下到莊子的模型。

是駙馬對莊子未來的發展目標,看了那模型,讓小人更加確定,大唐將會迎來盛世,小人甚至有種想入公主莊子的衝動。”

杜如晦問道:“駙馬可是有跟你解說過模型。”

“不用解說,模型上都貼了一張紙條,紙條上清楚寫明了這地方是幹什麼用的。”

“你你可還記得模型的樣子?”

“已經印在心裡揮之不去。”

“好,我現在讓你重新去打造模型,需要多久的時間?”

“這……小人不清楚,不過小人可以畫出來,或者問駙馬去要,駙馬說了,兩位大人想要,說一聲,馬上就能送到。”

房玄齡苦笑道:“他竟然已經算到你會要那模型。”

“哼,既然如此,就派他去將模型拿回來,老夫倒是很想知道,那欣欣向榮的景象到底如何。”杜如晦冷哼道。

房玄齡笑著對官吏說道:“你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拿東西?”

“是。”

官吏離開後,房玄齡開口問道:“克明,打算如何?”

杜如晦放下手中的奏摺,平靜的看著房玄齡道:“如果是一般人,我會親自過去看看,然後再做評價,甚至卻說對方應以種田為主,商業為輔。

可是事關王寧安,這件事還是以觀望為主,雲遊道人的傳承還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他能讓天下人都富足起來,有些事情老夫還是能睜一眼閉一隻眼的。”

“沒有想到能從克明兄嘴裡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是讓我無法置信。”房玄齡說道。

“難道你的心裡不是這樣想的嗎?” 杜如晦微笑道。

“哈哈……”房玄齡大笑起來。

兩人共事多年,怎麼會不瞭解彼此的想法。

杜如晦不會真的當房玄齡不知道怎麼做,而是想聽聽他的想法而已。

房玄齡知道杜如晦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他注重百姓的生產,可是百姓的生產主要就是種糧食,種糧食就需要土地。

可是王寧安偏偏將土地拿去建造商鋪,住宅區,養殖場,好吧,養殖場杜如晦還能接受,可是這住宅區和商鋪他就接受不了。

因此,他就詢問杜如晦這件事該如何解決,同時派人去調查一番,然後稟明李二。

至於桌上那堆彈劾的奏摺同時送去皇宮,交給李二,讓李二自己處理,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的家事還是讓皇帝自己解決比較好。

看完所有的彈劾奏摺後,杜如晦說道:“我算是看出來了,他們不是因為王寧安動用了土地而彈劾他,真正目的是王寧安破壞了世家們的核心。”

房玄齡道:“你說的不錯,世家們能傳承千年而不衰敗,這是因為他們掌握著知識,也就是讀書人!

現在王寧安讓寒門子弟讀書,這不是明擺著在挖世家們的根,他們怎麼會放過王寧安。”

杜如晦嘆口氣道:“哎,這件事有點難辦呢。”

“確實難辦。”房玄齡頷首道。

朝廷上有大半的官員都是世家的人,他們是不會允許王寧安如此胡作非為的。

又過了大半天,官吏回到了中書省衙門,

“大人,模型運來了。”

“東西呢?在哪?”杜如晦問道。

官吏拱手道:“就在院子裡,還請大人移架前去院子裡觀看。”

“帶路。”杜如晦道。

“是。”

房玄齡跟杜如晦跟隨官吏來到院子裡。

“這就是模型?”房玄齡指著農家樂模型問道。

官吏頷首道:“沒錯,駙馬說,這是一比五百的比例進行製作的,看到這個模型就可以想象著五百倍以後的場景。”

房玄齡擺手道:“明白了,你下去吧。”

“是。”

官吏離開後,杜如晦道:“是不是該去見陛下了?”

房玄齡點頭道:“確實應該去見陛下了。原本想要找王寧安好好的談一談,現在有了這個模型,已經不用談了。”

“確實不用談了,也沒有什麼好談的,讓陛下跟他談吧。希望這小子不要再給我們惹麻煩了。”

房玄了點頭贊同。

皇宮中,李二手裡捧著兩本書,《三字經》和《算學初要》,心情十分的好,有了這兩本書,大唐就能多很多讀書人,可以充實大唐的人才。

“陛下,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大人求見,”一個宦官走了進來對著李二跪下行禮。

“他們兩個怎麼這時候過來?”李二自言自語道,隨後宣他們進來。

李二見到進來的人不單單只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有幾個宦官,只是他們抬著兩樣東西。

“微臣參見陛下。”房、杜二人見到李二立刻行禮。

李二擺了擺手,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何事這麼緊急都快天黑了還要見朕?”

房玄齡道:“陛下,有官員彈劾駙馬王寧安。”

“他又做了什麼大事?”李二眉頭微皺。

“回陛下的話,駙馬他將公主的莊子進行了大改革,將耕地變成了住宅區,商業街,養殖場,還有,他利用自己的職權,與商人們暗通款曲,賺了很多錢。

還有……”

杜如晦將奏摺裡的彈劾內容都說了一遍。

“就這些嗎?”李二問道。

杜如晦看著李二風輕雲淡的樣子,心裡有些瞭然,他頷首道:“就這些了。”

李二道:“你們相信駙馬會這麼做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