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命、大人饒命……”窮婦人被官差架起來後才反應過來求饒。

王寧安和周檢等人根本沒有理會她,而是不約而同的去扶保護著孩子的富婦人。

“大姐,你沒事吧?”

富婦人也有些懵逼,被王寧安和周檢扶起來後,才連連稱謝。

接下來的活都交給周檢了,他可是縣令。

忙了一會兒,周檢再次回到後堂找王寧安。

“多謝王大人相助,不然光這個案子,本官就需要浪費無數時間。多謝、多謝。”

王寧安微笑道:“周大人無需多禮,這一切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不管怎麼說都要謝謝王大人。”

兩人客氣的聊了一會兒後,王刀和周捕頭回來了。

王寧安問道:“人呢?抓到了沒有?”

王刀拱手道:“被對方給逃走了。”

周捕頭也說道:“屬下無能,對方看見了我們後,直接逃走了,逃進西市後,就不見蹤影了。”

“人多,無法辨清誰才是跟蹤少爺之人,所以才放棄。”王刀再次簡要的說明情況。

旁邊的周檢和周捕頭一臉的黑線,你就不會委婉一點,謙虛一點嗎?這樣說,難道你不怕你家少爺認為你是一個沒用之人?

王寧安只是點了一下頭,道:“先放過他們吧,現在跟我一起去西明寺。”

“是。”王刀應道。

隨後王寧安站起來道:“周大人,多謝幫忙,下官還有事,先走了。”

周檢也站了起來,說道:“應該是本官感謝王大人才對,雙母案讓本官頭疼了好幾天,現在好了,煩惱都沒有了。”

“哈哈……都是同僚,為朝廷,為百姓辦事,不需要再客氣了。”王寧安說道。

“王大人說的對,我們就是為朝廷,為百姓辦事。那麼本官也不再說謝謝了。我送你。”周檢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告別了縣衙,王寧安來到了西明寺。

“好多人。”王寧安看到人來人往的

西明寺,不由的感嘆了一句。

王刀道:“少爺,我去幫您詢問一下玄奘大師的住所。”

王寧安擺手道:“不,先去找廣惠大師。走,先進大殿拜一拜菩薩吧,怎麼說進廟需要拜一下佛。”

“是。”

於是兩人來到了大殿,大殿內有一座千手觀音,兩人買來香燭立刻開始對大殿內所有的菩薩,羅漢進行了跪拜行禮。

緊接著,王寧安走到一個小沙彌面前,道:“小師傅,我想見廣惠大師,不知道他見不見客?”

小沙彌雙手合十,道:“施主,廣惠大師現在正在和天竺的達西大師進行論佛,不方便見客。”

王寧安眉頭一皺,問道:“那玄奘大師呢?”

“陪在王廣惠大師面前。”小沙彌說道。

王寧安眼珠子一轉,道:“那我們可否去看一看。”

“就在後堂講經之處,施主請便。”小沙彌恭敬的說道。

原來廣惠和達西兩人已經談經論佛十幾天了,自從拍賣會結束後,廣惠就邀請達西一起談經論佛,其實就是想要討教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具體區別。

兩人來到講經之處,其實也就是講經大殿,如果有得道高僧想要講經,或者外來的和尚想要挑戰寺廟裡的高僧,那麼也會在這裡舉行。

此時這裡圍滿了人,有和尚,也有很多百姓,看這些百姓的穿著,就知道他們非富即貴。

“達西大師,昨日我們說了渡人,今日不如就說自渡?”廣惠開口道。

“阿彌陀佛,渡人者,先需自渡。然何為自渡?”達西問道。

廣惠微微一笑,看向旁邊不解的玄奘自己眾人,緩緩開口道:“佛說,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芸芸眾生,看似活得明白,實在很迷茫、很愚痴,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是沉浸在是非名利之間,無法自拔。是非成敗轉頭空,一切都是虛妄的假相。

自渡,即是自我渡化,不是在外境中去尋找,而是自己渡自己的心。不要去外在的地

方去找尋,任何事著相了、執著了,就少不了煩惱、妄想。

內心歡喜、清淨、自在,哪裡不是極樂?反之,若心中煩惱壓抑,看不開、放不下,到哪裡都不得解脫。

所以,自渡就是在渡我們自己的心,我們可以沒有那麼多外在的物質金錢名利,但有一顆簡單快樂的心足矣。“

“阿彌陀佛。”達西喊了一句佛號,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說的就是心境自然,不去為身外之物煩惱。”

“此乃《六祖壇經》裡的諺語,達西大師果然精通佛法,老衲佩服。”廣惠佩服道,“玄奘,你可有和不懂之處?可文達西大師?”

玄奘想了想,雙手合十道:“達西大師,昨日聽聞大師講解大乘佛法是渡人,小僧就想到了一個故事:

在一次大水災時,有一位虔誠的信徒的爬到屋頂上避難,可是洪水漲勢很快,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信徒急忙禱告,祈求大發慈悲的佛祖來救他。

不久後,佛祖就派了一條獨木舟去就信徒,船上的人要救信,可是信徒不想被獨木舟所救,說時佛祖會來救他的。於是獨木舟走了。

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佛祖又來派了一艘小船去就信徒,可是他又拒絕了,並且告訴小船的人他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他的。

最後小船也只好拋下信徒離開。

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脖子處,信徒更加著急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禪師抱怨道:我對佛是如此地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為什麼不來救我。”

達西大師,為何佛祖不親自救信徒呢?”

達西道:“我佛慈悲,佛度有緣人,佛其實無處不在,已經救過他兩次,可是他悟不透佛祖之意,浪費了兩次機會,被他心中的執著給浪費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