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廚師服,三個人來到了後廚。

站在這些天安排給楊振興的臨時爐頭邊上,崔師傅讓徒孫王強去準備材料,然後開始交代今天要傳授的菜譜。

“這兩道菜是有一年省裡面兒舉辦全省的烹飪大賽,聘請我過去擔任考評主任。

當時魯西來了一對兒兄弟倆參賽,製作的自選菜就是‘鸞鳳下蛋’和空心兒琉璃丸子。”

似乎在回憶當初的過程,崔師傅緩緩地說道:“當時我看到這兄弟倆做的菜,感覺很有意思,都是我從來沒有做過的。

所以當時就詢問了倆人兒這兩道菜的做法,回來以後自己研究摸索了好久,才終於真正的掌握了這兩道菜的制作方法。”

正說著,王強把需要用的材料都拿了過來。

放在操作臺上,他開口問道:“師爺,師伯,需要我搭把手嗎?”

崔師傅擺擺手,搖頭回答道:“這兒用不著你,你忙自己個兒的去就行,有要你幫忙的到時候兒喊你。”

王強走後,崔師傅讓徒弟崔伯成去洗手,接著對楊振興說道:“我先教你‘鸞鳳下蛋’這道菜。

其實這道菜跟老魯菜布袋雞十分相似,說到布袋雞,你頭兩天兒跟顏師傅那兒應該學習過了吧?”

楊振興點點頭,回答道:“頭幾天兒顏師傅沒少指點我這道菜,連帶著整雞脫骨,也讓我練習了幾天兒。”

崔師傅點點頭,指揮著洗完手的崔伯成操作,繼續說明道:“這道菜在整雞脫骨的手法兒上跟布袋雞有所不同。

咱們做布袋雞,是從雞嗉子(雞脖子和胸口中間鼓出來的那個包,是暫時儲存食物的囊)或者雞脖子當中間兒開口下刀。

整個兒的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只剔骨頭,不剔掉肉,然後釀入其他配料,封口兒製作。”

指著準備操作的崔伯成,他又說道:“而這道魯西的‘鸞鳳下蛋’,是從雞屁股開刀向前剔。

而且剔的時候貼著雞皮,連骨頭帶肉全都剔出來,然後再骨肉分離,把雞肉剁成泥兒,做成丸子,再釀回雞肚子裡頭。”

聽完崔師傅的說明,楊振興為那位魯西廚師的創意驚為天人!

‘這都是嘛神仙想法兒啊!居然能想出來這麼有新意的一道菜!果然不能小窺天下人!’

其實楊振興不知道的是,這道菜早就被前人發明出來,是聊城早就有的地方特色菜之一。

只是因為侷限於地方,加上製作又遠比布袋雞麻煩、難度高,所以才會名聲不顯。

說起來這道菜是聊城谷陽縣的傳統名菜,是《水滸》裡面武松鬥殺西門慶而聞名於世的獅子大酒樓的看店名菜、鎮店招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心裡正吃驚於那位廚師的想法,崔伯成在崔師傅的示意下,開始動手給雞脫骨脫肉。

“製作這道菜跟不帶一樣,最好用沒下過蛋的母雞為佳,宰殺完拔毛之後,不要著急清理內臟,直接在雞屁股周圍旋開皮兒,把雞屁股隔開留下,將尾根骨斬斷。

然後用手伸到皮兒跟肉之間,使之分離,不停的往外翻皮兒,在骨頭連接處碰到筋膜,再用刀斬斷筋腱。”

看著遠比布袋雞整雞去骨麻煩數倍的操作,楊振興少見的感覺心裡面沒底。

平心而論,讓他自己上手操作,絕對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做好,哪怕動作再輕、再慢,他覺得也不可能完成操作。

正如他心裡想的那樣,崔師傅講解道:“去骨去肉的這個操作,最關鍵的就在於要保證雞皮兒不破,裡頭的肉,也要完整的分離開。

不能處理完了,裡頭的皮兒上還粘著肉,那樣就失敗了。

再一個難點在於雞腿兒跟雞翅膀這邊兒,這兩個部分的骨頭和雞架子連線的地方,一定要準確的斬斷筋腱。

雞爪子這邊兒要準確的把雞杆兒骨也拆下來,因為這裡皮肉少,就算不用也把那點兒肉剔下來,但想要保證皮兒不破,難度非常高。”

看著崔伯成拿著菜刀小心翼翼的處理,楊振興不由得咋舌。

不過他思考了一下,好奇的問道:“崔師傅,既然很多地方需要處理的精細,為嘛不用小一點兒的刀來處理?

一直用菜刀,那不是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錯?”

崔師傅搖搖頭,笑著回答道:“咱們中餐廚師,一把刀走遍下下,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就算剛開始學用小刀更容易掌握和學會,但最後還是得學會用平常的菜刀處理。

這樣兒才能體現出咱們魯菜廚師超人一等的精湛刀工。”

這話楊振興立馬就明白了,說白了還是為了一個面子問題,不讓其他廚師小瞧了魯菜廚師的實力。

似乎猜到了楊振興心裡的想法,崔師傅接著說道:“都說淮揚菜最重視刀工,需要用到精湛刀工處理的功夫菜數不勝數。

但其實咱們魯菜作為一直以來的官府菜,在刀工的運用上絲毫不弱給淮揚菜。

咱們作為魯菜廚師,需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扭轉對魯菜的固有看法,讓所有人知道咱們魯菜的全部技巧,重新來認識什麼才是真正的魯菜。”

對此,楊振興雖然不是完全苟同崔師傅的想法,但也沒有再開口說什麼。

學習了好幾種不同菜系,也私下裡接觸過許多其他地方菜系的大師。

讓楊振興知道了其實許多菜系的廚師,在各個菜系的比較上面都有很強的執念,一定要讓自己所屬的菜系成為全國之首。

今天說你注重刀工,我們對刀工的要求比你更高;明天說他們烹調技法多變,其實我們比他們變化更多。

爭來爭去的最後只剩下彼此互相看不對眼。

也只有那些站到一定高度,擁有一定地位的大師傅、老師傅們,才不會繼續在意這些東西。

畢竟他們該有的已經全都有了,再去爭這些有的沒的根本沒必要,也沒有好處。

但是骨子裡頭對於自己家鄉菜系的認可和熱愛,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正如崔師傅這樣,身為魯菜泰斗,一直以來他都以魯菜為驕傲。

只不過從跟其他廚師證明魯菜最厲害,變成了培養魯菜後繼者,發揚魯菜文化,讓更多的人認可接受魯菜。

其實歸根結底,也是為了爭一個誰才是第一的名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