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培訓基地,楊振興直接上樓進了王儒的辦公室。

王儒看著跟自己前後腳過來的楊振興,顯得十分驚訝,問道:“楊總,您怎麼這時候過來了?”

不怪他不驚訝。

因為有什麼事情,剛才開會的時候已經說的差不多了,就算還有事情,也大可剛才在會後讓他留下來單獨說。

再說即使要過來,剛才完全可以兩個人一起走。

現在楊振興的做法,難免讓人心裡面多想。

楊振興擺擺手,坐在招待客人的沙發上,說道:“沒事兒,就剛開完會想到點兒東西,看到您又走了,所以就過來找您說說。”

端了杯水放在茶几上,王儒搬了把椅子坐在對面,板正的問道:“楊總,您找我有什麼吩咐?”

“吩咐談不上。”

楊振興喝了口水,不疾不徐的說道:“咱們培訓基地成立也有兩三年了,這段時間工作做的一直都非常好,給店裡面培養了不少人才。”

不知道怎麼搭話,王儒索性閉口不談,接著聽楊振興繼續往下說。

“我想著咱們這邊兒新員工培訓、優秀廚師和服務員培訓都已經做起來了,是不是應該著手準備對外招生?”

心裡知道這一天早晚會到來,但王儒的內心不由得激動起來。

對外招生啊!

這就意味著他們的位置從公司內部的培訓基地,變成了對外教育學生的學校,在根本上這兩者的區別是天差地別。

一旦本身的性質發生變化,王儒的身份自然從培訓基地的部門經理,成為烹飪學校的主任甚至是副校長。

至於校長他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的,肯定是楊振興掛名。

但哪怕是副校長,能給王儒帶來的好處也多到數不清。

畢竟從古至今,教育工作者永遠都是社會上層人士,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師都有專門的教師節,這就是這一職業在社會影響力上的體現,是受人尊敬的結果。

更別提校長的職務了,走出去哪怕是教育機關的領導,也會給與應有的尊重。

想到這裡,王儒有些緊張的問道:“楊總您是怎麼打算的?要更換現在的場所嗎?”

楊振興笑了笑,沒在意王儒的心態變化,輕鬆的回答道:“王老師不用那麼緊張,我的打算是現在的地點暫時不變。”

看到王儒明顯有些失望,他繼續說道:“對咱們而言,雖然培訓和授課經驗有了幾年的積累,但依然無法一步登天,跟其他職業培訓學校比肩。

先不說咱們是私營公司,不像其他學校,背後多少都有國家的影子,而且在師資力量和管理方面,也需要一點一點的補充和完善。”

聽到楊振興這麼說,王儒心裡面也想開了,他知道楊振興的話是對的,以現在培訓基地的底子,是不可能直接打造成專門的培訓學校。

他點點頭,試探的問道:“那楊總您覺得咱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招生授課?”

“我前一陣去參加飯店協會的年底總結大會,跟不少京城的餐飲行業老闆有過一些交流。

我聽他們說最近不少人都在報名參加那個MBA工商管理碩士的課程,聽說正規的課程門檻很高,費用也不便宜。

所以我想著咱們是不是也能參考這種模式,開辦一些單獨一對一授課的提高班?”

說著話,楊振興拿出自己的本子,把剛才在辦公室想到的東西拿給王儒看。

“咱們可以設定普通班、中級班和精英班三個課時,全都按照小班設計,普通班可以一位老師同時對五到十名學生進行授課,中級班也可以如此。

至於精英班,費用肯定是最高的,最後由一位老師單獨有針對性的滿足學生的需要。”

王儒翻看著楊振興記下來的想法,抬頭說道:“楊總,這樣的設計確實符合咱們現在的自身情況。

但有一點不是那麼容易,就是咱們必須得有夠資格的教師才行,不然別人也不會買賬,花錢來進行培訓。”

楊振興點點頭,又喝了口水,說道:“這點兒王老師放心,我已經跟幾位京城各區政府專門兒的培訓中心領導有過交流。

就跟醫院裡的客座教授一樣,雙方進行合作,咱們也可以請那邊兒的資深老師到咱們這兒來坐班,一星期一天或者半天時間。

我自己個兒也可以過來上課,以我全國烹飪大賽第一名的身份,應該不會有人不買賬吧?

而且平時我也可以請幾位京城德高望重、廚藝精湛的老師傅、大師傅們過來,給所有學生上一堂課。”

“那敢情好!”

王儒非常高興,滿臉紅光的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師資力量完全不需要擔心,外面想要提高自己的人,看到咱們授課的老師,也願意掏錢來學習。”

“這只是初步的計劃,接下來一些交接和佈置安排還需要再溝通。”

楊振興把杯子裡的水一口喝乾,站起來說道:“接下來就辛苦王老師了,跟各個區裡培訓中心後續溝通的問題就交給您來負責。

具體的聯系人和聯絡方式我都會提前打好招呼以後交給你。

培訓基地這邊兒的教室、課時,還有不同等級科目的學費,還需要您來計劃,回頭拿一份整理好的計劃書交給我。

沒有問題的話,咱們拿到公司會議上進行協商討論。”

把自己的想法給王儒交代完,楊振興直接告辭離開。

他相信剩下的工作,以對方的能力完全能夠做好,楊振興只需要最後看結果就行。

離開培訓基地,楊振興沒有直接回公司辦公室或者去店裡,而是去商場買了一些奶粉和西洋參等禮品。

然後直接來到了何尚超二姐何秀嫻家裡。

去年何秀嫻生了個閨女,一直在家裡帶孩子,因為生孩子過年也沒有去川府跟何爺爺一起過。

所以今年何家打算帶著一歲多的小寶寶,坐飛機去川府過年,讓何爺爺看看他的重孫女。

要知道何家老大何尚濤的物件才剛懷孕,何秀嫻剩下的孩子意義尤為重要。

雖說何家老大、老二跟老三的孩子早就有了孫子,何爺爺也有了重孫女,但作為最小的何爸爸也當了爺爺。

何家可以說絕對的四世同堂,何爺爺也滿足了自己最大的心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