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興自己都沒發現,他這會兒說話都有些帶著顫音了。

楊紅兵見楊振興的反應,倒沒有覺得奇怪。

別看對方年紀輕輕的廚藝就已經遠超於他,而且還一早就接手了家裡面不小的生意,可說到底也只是個二十五歲的小夥子。

突然間面對這樣衝擊性不小的局面,慌亂才是自然的。

示意楊振興不要慌,楊紅兵開口說道:“振興,這個問題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楊振興哪裡能不著急?

看著楊紅兵一副不緊不慢的表情,他心裡頭比剛才更急了!

“楊師傅哎!這都嘛時候了,您怎麼還跟沒事兒人似的?都火燒眉毛了!”

楊紅兵放下水杯子,嘆了口氣,說道:“唉!你這是關心則亂!你光想到了李明把他手上會的菜譜教給文泉春的人。

可你怎麼就沒想到你這裡發揮的作用呢?”

看到楊振興不明所以,楊紅兵接著往下說道:“咱們店裡頭後廚現在主要指望誰?還不就是指望你嗎?

別的不說,這些年你不是已經把店裡頭很多原來的菜譜又進行了改良和升級嗎?

現在的招牌菜裡頭,哪一道菜不是你改良過的好幾次的產物?

咱們的招牌菜菜譜,早就因為你的關係,跟原先李明掌握的老菜譜不一樣了,咱們擔心是應該的,但不至於太過於擔心!”

楊振興聞言,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瞬間思路就全通開了。

‘是啊!現在店裡面的菜譜早就被我調整改良過許多次了,跟原來的老菜譜有很多地方都不一樣了。

就算李明把原來他會的那些菜譜全都交給永春居,那也只是原來的老菜譜,跟現在的菜譜完全不一樣。’

剛想到這裡,又聽到楊紅兵說道:“不過咱們也不能說完全不在乎,畢竟那些菜譜全都是師傳下來的,而且我們倆師父也是學的文泉春的菜譜。

到別家店拿著學到的手藝吃飯倒不打緊,但是跑到老對頭那邊兒,還是要限制一下李明的。

不能讓他肆無忌憚的把咱們文泉春店裡頭的菜譜就那樣交給敵人。”

楊振興心中一稟,連忙問道:“那您有嘛辦法兒沒?”

楊紅兵點點頭,回答道:“這事兒你就甭管了,我跟李明好歹是師兄弟兒,這種事兒我去跟他說最合適,也只有我能去跟他說明白道理。”

楊振興一想,發現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兒。

他雖然也跟著自己爺爺和爺爺的幾位師弟身邊學習過魯菜技藝,但更多的是跟自己爺爺學習,算是家裡面長輩傳承後代家傳。

其中的關係,遠沒有馮興源跟李明、張居成跟楊紅兵之間師徒關系更加明確。

他跟李明還有楊紅兵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有些亂。

說是師兄弟,楊振興也受到過兩個人的指點,說不是師兄弟,學藝到的廚藝來源又在那幾位老人身上。

這也是為什麼,田文強、張超他們在招呼楊振興的稱呼上,以前的時候會那麼頭疼的原因。

事情到這裡算是暫時有了個解決的章程,但楊振興心裡頭還是感覺有些膈應的慌。

畢竟曾經店裡頭的大師傅,爺爺二師弟的大徒弟,跑到了有幾代糾纏的老對頭家裡上。

換做是誰心裡也會難受。

楊紅兵見楊振興臉色還是不太好看,也是明白現在對方的想法。

他又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後繼續兩手捧著杯子說道:“振興,其實這些事兒你根本就不需要擔心。

咱們幹這行的,說到底還是憑著各自的手藝和實力吃飯。

外頭其他魯菜館子,你去瞅瞅他們店裡頭的選單,招牌上也逃不過蔥燒海參、九轉大腸、糖醋鯉魚這些名菜、大菜。

現在還存活下來的那些老字號,之所以能一直經營到現在,就是憑著自身廚師的實力,再一個就是對於自家菜譜的不斷更新和改良。

行業裡頭今兒你去我家偷著嘗菜,然後回家自己悄麼悄的研究複製,明兒我去他家也是如此。

在這個過程裡面,那些沒有進步,不在研究改良菜譜上下功夫的飯店,就慢兒慢兒的被其他人超越,最後淘汰掉,只能關門停業,離開這個行業。”

這還是楊紅兵第一次嚴肅認真的和楊振興講這麼多關於廚藝之外的道理。

楊振興聽了之後? 心裡頭感想頗多。

確實像楊紅兵跟他講的那樣? 外面的老字號招牌菜幾乎彼此之間都有一樣或者多樣撞在一起的。

但是品嚐過後就會發現,其實每家店的味道根本都不一樣。

甚至食材改刀的方法都有很大不同。

舉個栗子來說,豐澤園近代以來以海參最為出名,從王世珍老師傅開始? 他的徒弟王義均、時廣南師傅,包括這兩位老師傅的徒弟。

好幾代人都在不停的研究如何做好這道菜,從泡發到製作,從頭到尾研究了不知道多少遍。

所以他們家裡的海參,都是豎著切成條的,大蔥也是切成大拇指長度。

不像其他飯店,包括他們文泉春,做這道菜海參還是用一整個的,蔥的長度也更長一些。

雖然這樣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實際烹製完出來的成品,從味道等各方面卻是大有不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時至今日,豐澤園研究了幾代人的蔥燒海參,理應沒有多少可以繼續研究的東西了。

但那裡的廚師,依然還在孜孜不倦的從各方面想辦法研究如何繼續挖掘這道菜的潛力,提高烹飪的手段。

比如搭配石鍋米飯一起送上來,用蔥燒海參得汁兒拌著米飯吃。

外行人看來不過如此,菜湯拌飯這個誰不會?

可在廚師眼中,這就是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的開發和利用。

楊紅兵語重心長的對楊振興說道:“振興,你的廚藝實力早已經超越我和李明不止一籌,最關鍵的是你對老菜譜和新菜的創新研發,這是我們倆遠遠不曾做到的。

別管是李明去了永春居,還是王明去了永夏居,你要記得,只要你一直能保持自己的水平,努力培養店裡面的廚師實力。

就算無法徹底擊敗競爭對手,也能讓自己永遠保持在不敗之地,無懼任何人的挑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