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師傅等人倒見怪不怪,點了點頭,挽了挽袖口,打量著周圍用具,開始準備製作餃子。

“明生,你喊幾個人過來給幾位師傅幫幫忙,打下手,找找需要的工具嘛的。”

王明生點點頭,轉身喊來了李明新收的三個徒弟過來幫忙。

錢師傅沒有動手,站在楊振興身邊開始跟他介紹鴻興樓水餃到底為什麼這麼有名氣。

“楊師傅應該聽說過,鴻興樓的師傅一兩面能擀出二十張餃子皮來,別人家只能擀出來幾張而已。”

楊振興點點頭,回答道:“這件事兒可以說京城人盡人皆知,您方便說說怎麼做到的嗎?”

“哈哈,這沒嘛不能說的。”

錢師傅得意的笑了笑,說道:“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面要和的勁道,皮兒要擀的吹彈可破卻又不破,拿起來要能透光。”

楊振興微微搖了搖頭。

錢師傅說這話其實跟沒說一樣,重點的東西一點兒都沒有。

不過他嘴上卻說道:“看似簡單的事情往往是最難的,錢師傅,就您說的這幾點兒,沒有五六年的功夫可練不出活兒來。”

“那是自然,陳華和牛立新兩位師傅也都是幹了十多年的老師傅了。”

雖然錢師傅沒說,但楊振興通過觀察多少看出來了點兒苗頭。

他看到兩位師傅在和面之前先找到面袋子看了眼牌子。

楊振興知道這樣做的原因。

因為每一個牌子的麵粉標準並不是一致的,勁度都有一些高低不同。

就拿中筋麵粉來說。

中筋麵粉是麵筋也就是蛋白質含量在10%到12%之間的麵粉。

有的牌子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只有最低的10%,有的可能是11,也有最高12的。

別小看這一點兒數值的不同。

高一分和低一分,加水的量是不同的,不然和出面來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一塊兒麵糰能否成功與否,往往就在這一點兒和麵的水上面。

而且他還驚奇的發現,陳華和牛立新兩位師傅主要使用的是中筋麵粉,還摻加了大概十比一比例的高筋麵粉。

然後撒入鹽,用冷水開始和麵。

說是冷水其實不是完全沒有溫度,和麵的水是經過熱水涼水勾兌過的溫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振興敢肯定不會超過三十度,因為超過三十度就不是冷水面了。

至於到底多少度,他不得而知,也沒辦法拿溫度表跑過去測水溫。

完全用冷水和麵,麵糰會發硬,燙麵的話就會十分柔軟,當然加水加多了也會柔軟。

白案師傅裡有這麼一句行話,叫做‘軟面餃子硬麵湯(也就是麵條),不軟不硬是乾糧’。

意思就是做餃子皮面要和的軟一些。

這樣才更容易擀麵皮和包餡兒,下出來也好吃。

做麵條就要硬一些,這樣才會讓麵條更勁道。

不軟不硬是乾糧,就是說蒸饅頭之類的主食,面軟了容易塌,面太硬了膨不起來,蒸出來成不了形狀。

而兩位師傅現在用低溫水和面,可以讓面保持冷水面勁道有韌性的特點。

也能讓麵糰在一定溫度下變得更加柔軟。

再加上摻入的鹽和高筋麵粉,這樣和出來的面沒有韌性、擀不到能透光才見了鬼。

兩位師傅和完面,放在盆裡扣起來醒面。

楊振興接著轉頭看劉燦和董恆兩位師傅的動作。

這兩位在和面的時候已經把需要的菜切好,這會兒正在剁肉餡兒。

京城人說自己會吃水餃、懂水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別人總會說京城人窮講究,其實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規矩和講究,只不過京城是首都,被很多地方針對了而已。

奇奇怪怪的人多了,一些根兒不在京城的人打著京城人的幌子,把名聲全糟踐了。

畢竟他們根兒不在這,怎麼糟蹋都不心疼。

見天兒滿嘴“地道”、“蓋了帽”的,連點兒京腔都沒有,聽著都讓人寒磣。

換位思考,你想想如果有一個外地人去到你的城市,可勁兒的敗壞城市形象。

結果外頭都說你們城市如何如何,哪個本地人能願意?

說遠了,繼續說水餃。

京城人吃水餃,有著自己的習慣和規矩。

比如餡兒分熟的和生的,熟的有三鮮、蝦仁兒、冬筍、肉末等有數的幾種。

生的就多了。

肉類以豬牛羊肉為主,蔬菜幾乎全都可以做餡兒,甚至蘿卜纓子、掐菜(去頭尾的豆芽)都有人拿來做餡兒。

雖然餡兒的種類包羅萬象,什麼餡兒的都有。

但是調餡兒的時候,不能隨便亂來,京城人有自己的格、譜。

比如牛肉餡兒就得配大蔥;羊肉餡兒配冬瓜、葫蘆;蝦仁兒配韭菜;豬五花配茴香苗等等。

如果亂了套,不但失了格,做出來一準不好吃。

現在兩位師傅做的餡兒,就是豬肉白菜和豬肉茴香苗的。

錢師傅瞧見楊振興看的起勁兒,再次開口說道:“原來鴻興樓的餡料十分多,甭管是肉的、素的、什錦的、高檔材料的、甜的、鹹的。

只要客人張口點,就沒有不能做的。

您看現在倆人剁的肉餡子,一個是瘦肉,一會兒和白菜擱一塊兒,一個是五花,跟茴香苗一塊兒。

這肉都是去了筋、去了皮的,到時候客人吃到嘴裡,就沒有嚼不爛的東西。”

楊振興點點頭,認可了兩位師傅的專業。

就這現場手工剁餡兒就已經很講究了。

他們自己平時店裡提供水餃主食,雖然是手工包的,但都是用買來的肉餡兒做的。

兩位師傅動作很快,剁完餡兒,在一邊泡上蔥姜花椒水。

而且不是用水來泡,居然用的是店裡吊制好的高湯。

增鮮的同時還能祛除肉本來的腥味兒,然後加上鹽跟醬油,開始用手攪拌餡子。

等肉餡兒開始上勁兒,再倒入用八角、花椒、草果、茴香等香料炸制的油。

接著繼續攪拌,再上勁兒之後倒入切好的蔬菜一起攪拌上勁兒。

這時候,錢師傅再次站出來進行講解。

“像製作白菜、芹菜這類水分比較多的餡子時,都會先用鹽‘殺一殺’水分。

等差不多‘殺’掉七八成水分後,再跟肉餡兒一起攪拌,防止回頭水分過多吃著沒有味道不好吃。

也防止下的時候因為餃子裡水分太多撐破肚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