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魯菜廚師不在少數,對於大翻鍋的技巧,他們也能使用出來。

所有人也知道楊振興這只是吸引人眼球而已,畢竟二十歲能練成這樣的技術一般人很難做到。

在場很多廚師在同樣的年紀沒幾個能做到的。

但是這種技巧為什麼很多人不會經常使用,主要是因為對於身體的損害太大了。

大翻鍋不光要用到手腕和小臂,手肘也起到很大作用。

除此之外,像肩膀還有斜方肌都要使用到。

尤其是在力度的控制,還有方向的調整上,要用到很多肌肉。

久而久之,對於肌肉還有關節的損傷就會逐漸體現出來。

比如腱鞘炎、肌肉痠痛僵硬、網球肘等等。

一旦得了這些病情,需要很長時間的修養才能恢復過來,甚至有些病根落下就是一輩子。

如楊振興這般,年輕剛練成的時候,其他廚師可能會為了炫技使用使用。

可也不會作為拿手絕活見天兒用。

大家腦子又不傻。

辛辛苦苦學藝十來年,好不容易學有所成,馬上就能成為大廚,賺到大錢。

放著未來錢途不管,逮著有損身體的技巧可勁兒糟蹋。

早早把身體搞壞了,那以後得少賺多少錢?

更別提廚師本來就是一個吃身體吃年紀的工作。

出去瞧瞧那些常年在後廚做菜的,哪一個身體沒點兒這那的小毛病?

所以廚師們重新認識了楊振興的水平,擺正了自己心裡看待對方的位置。

但也僅此而已。

沒有人好心的站出來跟楊振興說以後盡量少玩兒這種對身體不好的技巧。

萬一人家就是靠著一手功夫吃飯的呢?

這樣的廚師少歸少,也不是說完全沒有。

勸說別人放棄吃飯的本事,可是會狠狠地得罪人的。

做完的菜端出去,基本跟廚師們就沒多大關係了。

因為後面點評不需要他們現身介紹各自製作的菜品內容和創意想法。

雖然選手們不會親自介紹,但有安排的服務員會幫忙向其他人介紹廚師的想法。

每道菜前面也會擺上寫有製作廚師和菜品名稱的牌子。

心裡感覺這樣有些多此一舉、十分滑稽,選手們還是很配合賽會的安排。

各自都提前把自己想要說的介紹寫在紙上交給了那些服務員們。

比賽時間已經結束,菜也陸續擺到了大廳裡的桌子上。

之前在各個廚房觀看廚師烹飪的領導嘉賓和評委們也集中到了大廳裡面。

這時候,有服務員送上單獨的小碟兒和筷子。

方便這些人品嚐製作出來的作品。

每桌也有一個服務員在服務,給那些習慣分食的歪果仁在觀賞過整體造型後對菜品進行拆分。

楊振興剛才的大翻鍋表演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不少人都選擇先來品嚐他製作的鍋塌黃魚。

“這道菜雖然擺盤沒有其他作品更精緻講究,只是把一條魚擺在了盤子裡沒有額外裝飾,但美味是實打實的。”

“魚肉在雞蛋的襯托下,香、甘等味道完全凸顯,而且口感柔和綿軟,鮮鹹適口,回味悠長。”

“刀工很紮實,魚刺全部剃掉,同時沒有破壞魚肉的纖維,整個菜的造型很完美。”

“確實,如果加上大翻鍋的技巧,這道菜可以說十分成功。”

鍋塌黃魚沒有出乎預料得到了嘉賓評委的好評。

不過拔絲蘋果,相比之下就稍微差了一些。

“在這樣的比賽裡選擇拔絲菜需要很大的勇氣。”

“沒錯,中間耽擱時間太久,糖的溫度降低,已經拔不出多少絲兒來了。”

“不過在這道菜上擺放幾圈提前拔好的糖絲,這個做法很聰明。”

“取巧罷了,吃拔絲菜拔絲的樂趣佔了很大比重,缺少了樂趣,跟失敗無異。”

評委們的點評倒也十分中肯。

畢竟上菜之後這段時間間隔的太長了點。

本來拔絲菜就應該是做好之後立馬端上桌,然後客人立馬吃才行。

只能說楊振興在賽前菜品的選擇上犯了不大不小的失誤。

而楊興盛和他的師弟因為沒參加過烹飪比賽,也沒有及時在賽前進行指正修改。

相信這次吃了虧,下次楊振興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外頭的評審工作進展的不算快。

裡面楊振興這些參賽選手則很快把東西和衛生打掃完畢。

結果要等到最後一天閉幕式的時候才會宣佈。

所以選手們收拾完在監督員的檢查後,陸續離開了比賽現場。

因為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舉辦下午清真菜的內容,他們得抓緊時間空出場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因為特殊性,後廚的一些用具之類的也需要賽會工作人員全都更換成新的。

早上做菜不小心嘭出來的豬油之類的汙漬,也必須全部立馬處理乾淨。

沒有其他熟人選手可以交流,李師傅他也沒有看到對方身影。

楊振興只好抱著東西走出了民族文化館。

在外頭,楊興盛早就在這裡等著了。

看到自己孫子出來,他走過來一邊接過對方手裡的湯桶,一邊問道:“早上感覺怎麼樣?”

楊振興搖了搖頭,回答道:“具體結果不清楚,但是大翻鍋的時候十分成功,也有很多領導嘉賓和評委專門過來參觀。”

楊興盛點點頭,繼續問道:“看到其他選手的菜品了嗎?感覺自己把握大不大?”

“根本沒那麼多功夫看別人,要做的量大,從頭到尾還要一個人處理,比賽兩個小時也就剛夠做完菜的。”

“恩。”

聽完楊振興的話,楊興盛沒有繼續問下去,轉而說道:“行了,回去之後好好休息休息,養足精神準備明兒清早的冷拼比賽吧。”

“好的爺爺。”

雖然楊興盛讓楊振興回去休息,但是楊振興沒有回家,反而要騎車子去店裡。

對此楊興盛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畢竟不管楊振興去店裡是不是為了今天的營業。

怎麼說店裡後廚的東西要比家裡的更齊全,正好也能讓他在比賽開始前再好好練習幾遍。

這次倆人沒在宣武門分開,而是一塊兒拐到前門西大街往煤市街的新店走去。

到了店裡正趕上飯點兒。

楊振興立馬搬著東西,回到後廚換衣服開始忙活。

最忙的時間,不管是前面的張壽海還是後頭的馮興源、楊紅兵、梁慶紅都只是簡單打了聲招呼。

一直到店裡的客人逐漸減少,後廚的單子也沒幾個的時候,大家夥才圍到楊振興身邊,七嘴八舌的詢問今天上午的比賽情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