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選手在糖藝方面的實力,要遠遠超過他們在食雕專案的實力。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食雕專案要求作品介面,是絕對不能被看到的,在銜接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

糖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過糖來完美銜接,介面上不會產生任何間隙, 好似渾然一體一樣。

而食雕專案,國外在銜接方面的技藝,遠不及我們中國的技藝。”

說完,楊振興又開始分析劣勢所在。

“雖然我們國家的食雕作品,在銜接方面技術非常成熟,但由於造型過於複雜, 在這個過程中, 所花費的時間是非常多的。

比賽一共就九十分鍾,光是銜接, 可能要花去三分之二甚至還要多的時間。

所以就導致我們在設計作品時,必須做出很大的取捨。

如何能保證作品有高難度、質量上乘,又不會在銜接時太過複雜,浪費大量比賽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呈現出藝術價值高、讓人感到驚豔的作品。

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難題。”

關於這一點,作為食雕大師的韓師傅深有體會。

除了一般簡單的作品,或者是練手之作,會從頭到尾使用一樣食材。

其他的食雕作品,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兩種以上的材料。

就拿最簡單的鳥類造型舉例。

整體造型很容易雕刻出來,而且使用一個食材完全足夠。

但如果你想做的更精美,眼睛需要用黑芝麻等黑色食材鑲到眼睛部位,翅膀的羽毛想要栩栩如生,就必須單獨用另一個食材進行雕刻。

等雕刻好以後,再透過各種技藝‘裝’到主體上。

要是孔雀、鳳凰這類造型,每條尾巴都需要單獨雕刻再進行銜接,翎羽也是如此。

哪怕是一隻小小的仙鶴,渾身潔白之外, 要有黑色的眼睛、紅色的頭頂和鳥啄。

這些部件全部是使用其他食材改好形狀後接起來的。

如何能讓人看不出介面,好像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就必須花費大量時間來處理這些細節。

或許許多歪果仁或者評委,對中餐瞭解不夠專業。

但他們都知道中國廚師,在果蔬雕刻方面,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這裡面有許多次招待國外重要賓客的國宴上出現過精美食雕的原因,也有早些年,一些國內廚師出國進行交流獻藝時,給他們留下的印象。

72年發生的大事眾所周知,大洋彼岸的賓客第一次訪華。

國內十分重視這次中美兩國關係改善的大事,國宴招待一改之前樸素傳統,規則之高,可以說是建國以來少有的。

光是排菜就有幾十道,包括九道冷盤、六道熱菜、七道點心以及甜品、水果、酒水等等。

其中的菜式,就大量使用了精美的食雕做裝飾擺盤。

比如著名的烤鴨,就用冬瓜等食材,雕刻成一隻鴨子,把片好的肉鋪在上面,彷彿一隻活的鴨子一樣,栩栩如生。

也就是在這時候,中國食雕第一次給歪果仁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就導致你一個中國廚師,報名參加食雕專案,如果作品不夠精美華麗,根本無法打動評委。

他們會下意識認為你功夫不到家。

可想要展示精美的作品,需要花費的時間需要很多,幾乎不能在比賽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製作。

要知道有些食雕,光製作就需要好幾個小時。

所以矛盾也就出現了,也造成了中國廚師,很難在國際食雕專案上有所收穫的原因之一。

說到這裡,楊振興詢問道:“韓師傅,不知道您最擅長拿手的,是哪方面兒造型?”

要是換做平時,他肯定會驕傲的回答這個問題。

可現在,韓師傅的臉色卻不是很好看,回答道:“我在人物造型方面最擅長。”

本來還納悶為什麼對方臉色不太好,等聽完回答以後,楊振興也沉默下來。

因為食品雕刻領域,人物造型是難度最高的。

無論是面部表情神態的刻畫,還是服裝的褶皺,都非常考驗選手技藝。

尤其是人物造型作品,不會只讓人物孤零零的站著,周圍必定需要其他事物裝飾,這樣才能表現出感染力。

讓整個作品生動靈活起來。

這就考驗選手雕刻的基本功,還有銜接方面,都要有很高水平。

想了想,楊振興還是安慰道:“這樣吧,我們都回去再看一遍規則,把各自的理解寫出來,爭取把規則理解更透徹一些。

然後按照規則,還有我們的主題,和您最擅長的部分,有針對性的去設計作品。

等過幾天再坐一起交換一下收穫和想法,爭取把設計確定下來,怎麼樣?”

韓師傅點點頭,滿是感激的說道:“真是給您添麻煩了!您那麼忙,還要為了我的作品設計分心。

不如我自己回去再研究一下,等過幾天您再幫忙看看,提點兒建議就好,不用您也跟著一起為我操心。”

楊振興擺擺手,無所謂的說道:“沒事兒,我是設計小組的組長,本來這些就是我應該做的工作,談不上麻煩操心。”

等韓師傅離開後,楊振興不由自主的思考起了對方現場果蔬雕刻專案的作品設計。

說實話,現在雖說讓他動手,他肯定做不出有水平的雕刻作品。

但是幫忙想一想設計思路,還是沒問題的。

在本子裡把各種要求和規則一一列舉出來,思考了一個多小時,他終於找到了一些方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相信韓師傅看到這些思路,應該能給他提供些靈感吧。’

合上本子,楊振興嘆了口氣,揉了揉發脹的眉心。

不知怎麼的,自從前幾天住院以後,他愈發感覺自己很多時候有些力不從心。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身體真的大不如前。

抱著胳膊,一隻手輕輕摩擦著下巴,他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

最後喃喃說道:“或許我真的只適合待在廚房,研究各種技藝?現在這種勞心勞神的工作,完全不適合自己?

或許有時間,我得去請教請教高會長,看看怹那麼多年走過來,是如何在那麼多工作之餘,還能保持一個好的身體狀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