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心的企業、有責任心的企業、值得全國學習的企業';。

最高領導一句評價,讓楊振興和文泉春餐飲集團,成了全國最出名的企業家和企業。

甚至有領導專程通知楊振興,等抗震救災結束,災區安置工作穩定後,大領導會親自過來視察工作。

訪談和採訪邀請,更是又一次紛至沓來。

央視新聞頻道,更是透過採訪災區領導、學校校長和養老院院長,做了一期文泉春餐飲集團投身公益事業的專題報道。

在全國各地大量援建的公益基礎設施以及專案,全部被報道出來。

人們這才發現,跟幾年前因為東方時空採訪時暴露楊振興做公益慈善的事情以後。

這些年他依然沒有大張旗鼓,悄悄的繼續堅持著這份事業。

在全國又興建了百所學校、養老院以及孤兒院。

最關鍵的是,人家不是建完了拍拍屁股走人,後續依然有大量投資。

用於補貼老師、護工等等,讓他們身處困難地區和崗位上,不會因為惡劣的環境和不高的工資條件,一心要調走離開。

物質基礎的滿足,讓支援的老師和護工們,可以安心工作,不會在物質上有任何委屈。

貧困地區的學校,為什麼那麼困難,主要還是因為沒錢,根本留不住人。

養老院和孤兒院為什麼堅持不下去,一樣也是因為資金問題。

現在有楊振興每個月不停的供血,讓專項資金充足,有錢提高教職工等崗位的工資。

直接解決了留不住人的一大困難。

興建學校等建築的同時,還另外修建了環境很高的單人和雙人職工宿舍。

條件雖說比不上大城市的房子,但至少不比公共租賃房屋差,滿足職工們的住宿要求。

而且因為是做餐飲的,食物方面更是不缺。

各地興建的種養殖基地和加工廚房,源源不斷的配送各種食材,讓孩子和職工都能吃飽吃好。

交通條件方便的地方,更是以低廉的價格,承包食堂,每天配送安全健康的菜餚。

這樣完全往裡賠錢的做法,震驚了所有人。

哪怕有人嘲笑楊振興傻,每年白白往外扔那麼多錢,但沒有一個人不佩服他的這種做法。

貧困地區和****,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思想裡的一處軟弱地帶。

除非那些喪心病狂的人,永遠都不會有人去攻擊幫助貧困地區和****的人。

即便是不走心的誇讚,過幾天不會再湊熱鬧關注,在腦海裡也會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

不過跟楊振興和他的企業相比,紅十字和其他慈善機構,還有企業,都抓了瞎。

那些賺錢的企業倒好好說,直接當縮頭烏龜,藏起來也不會有人攻擊。

但是慈善機構就不行了。

尤其是近年來各類事件頻發的那幾個,再次成為全國人民攻擊的目標。

人家私營企業都能做到這一地步,你們這些年年四處吆喝著捐款,每年都收到大量捐贈的單位。

做的不如人家好、不如人家多,內部還中飽私囊,打著慈善旗號滿足自己的腰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社會各方面的攻擊,讓這些機構焦頭爛額。

再次爆出這次救災支援物資存在差價、質量等問題,更是火上澆油。

他們忙於應對的同時,也把楊振興給記恨上了。

不少人都打算,等這陣風頭避過去,再好好跟楊振興算賬。

對於這種事,楊振興多少心裡有數,不過他並不怕那些人搞小動作。

自己都已經在最高領導那裡掛上號了,回頭還會親自過來視察,說不定還會把之前評價的那句話題字留念。

有這麼一層護身符,而且直達天聽,誰敢亂惹事,那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到時候都不需要楊振興做什麼,就會有領導好好招呼他們。

別的不提,全國忙著救災,楊振興這邊同樣也忙著應對各種採訪,跟各路領導打交道。

而且只要去各地方參加會議、展會和比賽,總是會受到各地領導們的熱情招待。

畢竟再富的省份也有揭不開鍋的地方。

現在知道了楊振興這個不拿錢當錢的老闆,誰不想從他身上蹭點好處。

要是在貧困地區蓋學校,或者需要的地方蓋養老院、孤兒院,後期還不需要他們大量資金投入維護。

自己白撈政績,還不用花什麼錢,哪個不樂意?

可楊振興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這些領導為什麼對自己如此熱情,甚至有些熱情的都過頭了。

甚至有些人,真的拿他當傻子,明裡暗裡希望他也做點修路之類的事情。

蓋學校什麼的,那都是小投入,自己也能養得起幾個建築隊伍。

可一旦開了修路這類事情的口子,那可是能直接把他給吸乾。

修學校,幾十人的建築隊,兩三個月就能蓋成,需要的建材也沒有多少。

修路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結束的,而且投入的人力和裝置更多。

他自己也不可能像蓋一棟四五層樓那樣,可以從頭到尾完全把控在手裡,勢必要把事情交給當地負責。

中間那絕對會出現各類撈錢的問題。

楊振興再家大業大,兜裡的錢再多,能夠那些人撈的嗎?

所以面對這類要求,他都是打個哈哈,表態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做點蓋學校之類的事情,再大的方面他無能為力。

而且受接待的時候也看碟下菜。

根據不同地位的領導,和他們是否真心實意,去決定是否進行合作。

不過每次出去都會遇到這種招待,還是搞得他煩不勝煩。

說實話,比起花費心思應對各類領導的招待,他寧願被鎖在廚房裡,不眠不休一直做菜。

但這種事情也只能在心裡想想。

畢竟跟各地方領導能夠交好,對他的企業是很有好處的。

不管是遇到什麼麻煩事,還是稅收、檢查之類的,上面有人照著,根本不用操心。

再說地方上給免稅政策,他直接用省下來的錢再回饋地方。

他得名聲,顧客衝著他的名字來吃飯,店裡提高盈利。

領導名利雙收,幫扶困難地區,還拉來楊振興不斷的資金投入,回頭升上去也會念著他的付出。

只要照顧他的領導越來越多,地位高的越來越多,以後楊振興和文泉春集團就會越來越穩。

保持這樣另類的'官商勾結';,可以一直延續下去,那他們家的生意,也能代代傳承下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