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捐贈,讓楊振興兩口子大大的漏了次臉。

不只是報紙上報道,兩人捐贈的新聞,甚至還登上了央視一套19點新聞。

雖然報道時長只有一分鐘左右,大多數時間也著重再講宋刻本《齊民要術》的重要價值。

他們倆露臉說話的時間只有十秒左右。

但其影響卻非同一般,在社會上掀起了非常廣泛和強烈的討論。

畢竟全球現存唯一完整的孤本,在此之前只有霓虹儲存有兩卷殘卷,讓國民心裡的驕傲感油然而生。

尤其這裡頭還帶上的霓虹,更是讓大家頗為關注。

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加上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大家早就能夠做到足不出戶瀏覽世界各地的新聞。

對於霓虹和半島那邊一直以來括不知恥的拿著自己國家的文化,當成他們國家的傳統,所有人都十分憤慨。

而且因為歷史原因,許多文物被迫流入霓虹,一些重要國寶被那邊堂而皇之的拿出來展示。

讓所有人都恨不得直接把霓虹從一個國家,變成自己的一個省。

原本只有霓虹才有收藏的一件國寶,自己也有了。

還不像那邊只是殘本,而是儲存非常完整的全本。

這種對大家神經的刺激不可謂不大。

作為捐贈人的楊振興兩口子,成為話題人物並不意外。

雖然有些媒體記者從這上面引申出楊振興家庭事業和收入,說一些女明星加入‘豪門’一類的八卦。

但整體上瑕不掩瑜,大家都一致稱讚楊振興兩個人的深明大義,在知道了書籍的珍貴後,願意把所有書無償捐給國家。

北大的湯教授,還有他邀請來的那幾位朋友,知道楊振興把書籍捐出去,也都紛紛出來為他站臺。

湯教授還把這件事情的整個經過講了出來。

從全國烹飪協會組織‘名廚進北大’活動認識了楊振興,然後到兩人認識交流,到楊家借閱家傳書籍,再到最後發現孤本和研究。

整個過程全都清晰的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跟電視劇一般的劇情,也讓關注這件事情的老百姓津津樂道,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麼一段經過。

好好的漏了次臉,楊振興得到的不光是故宮博物院發給他的捐贈證書。

作為名廚委員會副主席,他得到了全國烹飪協會在系統裡的表揚,鼓勵大家向他學習。

京城政府和人大也紛紛發表聲明,讚揚這一做法,並鼓勵大家作為榜樣學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除此之外,大量電視臺和媒體記者的採訪申請,也蜂擁而至。

前臺、行政部和助理小組快要忙瘋了。

每天都要接許多記者的電話,還要接待找上門的媒體,和他們打交道。

這其中,楊振興首先選擇了央視的《面對面》節目,答應第一個先接受他們的採訪申請。

曾經他接受過一次央視的人物專訪,那次還是《東方時空》第一次大改版以後,增加《面對面》這個人物專訪節目沒多久的時候。

時隔這麼多年,又接到對方節目的邀請,讓楊振興很高興。

比起其他電視臺的專訪,央視無疑在各方面都碾壓其他電視臺。

而且央視的影響力和頻道覆蓋範圍,也有利於完成他的一些目的。

這次來的記者是董茜,

經過近十年的積累,對方現在已經成為央視著名主持人之一,也看出了臺裡對這次專訪的重視。

採訪地點選擇在了楊振興的辦公室。

在攝像師等工作人員設定機位、燈光等工作的時候,董茜先跟楊振興閒聊起來。

問的都是家長裡短,就像朋友一樣閒聊。

發現自己和對方聊起天以後,整個人都放輕鬆不少,沒了剛見面時的陌生和拘謹。

楊振興不由得感嘆對方不愧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這採訪能力的確很強。

在開拍之前以朋友的氣氛聊天,等一會正式開始錄製,他就能很輕鬆的接受對方提問,把這種氣氛持續到錄製當中,拍攝的畫面肯定也更好看。

不得不說,這種技巧的確厲害。

上來開始,不出預料一直都在圍繞這次捐贈的事情提問。

楊振興也如湯教授那般,把整個事情如何發展到現在,做了詳細又簡略的回答。

算是第一次公開的正式承認湯教授之前的言論無誤。

至於對方朋友打算逼迫他捐贈的事情,楊振興按照春秋筆法,適當的美化了一下。

把自己藉此有了捐贈的想法,變成了和對方交流後,產生了這種想法。

至於這些書是怎麼來的,董茜並沒有提問,只是一概以家傳來說。

因為在正式錄製以前,和楊振興簡單聊天的時候,知道對方祖輩一直都是宮裡的御廚。

簡單想想就知道那些書是怎麼來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起居注。

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爭議,她直接略過了這一問題,讓楊振興更是好感大增。

本來他都打算面對這個問題直接誠實的交代出來,這下讓他避免了許多尷尬。

“楊總,您除了是一名廚師和企業家,我們還發現您一直以來都在慈善事業上有許多投入。

據我們瞭解的資料,最早在汶川地震時,您就是第一個站出來捐款捐物的企業家,還登上過賑災晚會。

後面這些年更是每年都會招聘大量下崗失業人員,給員工們交的保險也都是最高的。

而且每年都拿出上百萬,用於貧困困難地區的學校、養老院等一系列設施的建設。

截至到現在,您公司已經捐贈建設了五十三所希望小學、十二所孤兒院和二十九所養老院。

是什麼讓您開始關注慈善公益事業的,每年拿出這麼多錢做這件事,而且從來都沒有宣傳過,您又是怎麼考慮的?”

答應接受採訪後,楊振興提前好幾天拿到了採訪稿,好讓他對有疑問或者不方便的問題和節目組溝通交流。

當時他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並沒有現在這麼詳細,只是提問他公司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都堅持慈善事業。

沒想到正式採訪後,他們居然拿出了詳細的資料,打了楊振興一個措手不及。

他是沒想到對方居然調查的如此清楚,要知道這些資料,他自己還是之前第二季度結束開總結會時才剛拿到具體資料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