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吃辣的問題,繆師傅繼續展開話題,引申出接下來的內容。

“辣椒傳入我國,豐富了大家在辣味調料上的選擇。

加上人口的暴漲,山林土地大規模開墾,畜牧業比重下降,同時土豆、玉米等舶來品大規模種植。

間接導致了國人在飲食上的變化,肉食減少,增加了大量的蔬菜。

川菜也因為辣椒的引入,逐漸形成了現在‘一菜一味,百菜百格’的特點,誕生出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許多辣味味型。

實際上剛才白師傅展示的味型搭配,大多是近代川菜新出現的味型,傳統川菜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多味道。

這一點正是辣椒帶來的發展和變化,也奠定了辣椒在川菜中的地位。”

蔣師傅有些不同意繆師傅的說法。

他帶著一絲反駁的語氣,說道:“使用辣椒實際上還要細分。

川菜大致分成三個組成部分,分別是上河幫、下河幫和小河幫。

上河幫以蓉城為中心,由官府菜和樂山菜組成,選料豐富、口味清淡,擅長用豆瓣和糖,追求味道溫和、綿香悠長。

小吃也是如此,除了一小部分辣味等其他味型的小吃,更多的都是以溫和為主。

下河幫以川東和山城為主,主打的是江湖菜,用料大膽,口味偏重,可以說是無辣不歡。

小河幫也就是鹽幫菜,風格介於上河幫與下河幫之間,怪異重辣的同時,也講究高階大氣,多少受到貴菜的影響。

麻辣、辛辣、酸甜,是鹽幫菜的三大味型類別。

清末鹽商李瓊圃編纂的《瓊圃菜譜》,記載了各色鹽幫菜,包括鹽商、鹽工菜的烹飪要訣,但可惜現在已經失傳了。

最具代表的還要說水煮和冷吃兩大系列,這都是鹽幫菜發明的吃法。”

繆師傅對蔣師傅說的話沒有反駁,畢竟他是從廣義上來講,對方是更細緻的解釋,根本沒有爭論的必要。

而且對於川菜的分派,一直以來在這上面也有不小爭議。

今天過來是要講傳統川菜現在遇到的困境,而不是討論學術理論上的東西。

陳師傅這時候出來開始和稀泥,試圖把主題拉回傳統川菜上面。

“兩位師傅說的不錯,尤其是渝派川菜,抗戰時期成為臨時首都,國內各地的名廚紛紛匯聚於此,他們之間的碰撞融合,對川菜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也由此誕生出了新派川菜。

因為川東多山,又有長江碼頭文化,民國時期和三線建設時期,大量移民遷入。

於是一部分製作簡單、易學易做、開胃下飯又平民化的川菜逐漸開始風靡起來。

近幾年在全國風靡的川菜,大家雖然說是渝派川菜,實際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就是這些易學易做、平民化又能大開胃口的菜,逐漸變成了川菜的代表。

導致了現在大家一說到川菜就是重口味的麻和辣,概念上完全錯了!”

陳師傅的話得到了所有老師傅的認同。

本來川菜就有許多部分組成,渝派川菜也是川菜的一個組成部分。

結果現在渝菜川菜的一部分,居然變成了代表整個川菜,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大家更容易接受的重口味川菜,比傳統川菜更有戰鬥力,取得了令人佩服的成績。

如果一開始推廣傳統川菜的話,說不定還取得不了現在的成績。

接下來黃師傅的話也證明了這一點。

“說起來傳統川菜落得今天這個下場,也有自身的問題。”

黃師傅伸出手,邊比劃邊解釋道:“為什麼老川菜館子越來越少?一道雞豆花能張口跟你要四五十。

一頓飯吃下來,基本五六百塊錢起步,一般人誰吃得起?

滿大街那些大麻大辣的新派川菜,吃一頓能話多少錢?五百塊錢花不完就能吃的很好。

換做是誰,肯定願意選擇去吃更便宜又好吃的地方,傳統川菜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太高了!”

作為餐飲業老闆,楊振興知道其實這不是把位置擺的太高,只不過是想多賺錢罷了。

就跟他在粵省時遇到的高檔粵菜是同一個道理。

對此,楊振興說道:“製作工序比較麻煩,價格高一點也可以理解,但不能過分虛高,不然大部分人肯定接觸不到傳統川菜。

就拿蘇菜燙乾絲來說,要求刀工有多難,相信不說各位也都清楚,但人家的售價呢?基本維持在十多塊錢,有的更是只賣五塊錢。

難道您能說人家廚師的手藝不值錢嗎?”

頓了頓,楊振興接著說道:“不是手藝不值錢,而是現在廚師的思想都變了!

他們在磨練提高自己手藝的時候,腦子裡只想著手藝好了能多賺錢,這無可厚非。

但提高自己手藝的真正目的,應該是給客人們製作出更美味的飯菜才是重點。”

對於自己師侄說的話,作為師叔的白師傅十分贊同。

不過他還是多補充了一句,說道:“不光是這幾點,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吃飯休息的時間很短。

所以像小炒小煎,再就是很快可以吃的火鍋、串串,因為適應這樣的快節奏,逐漸發展起來。

除了宴請總要客人,平時大家幾乎沒有太多時間,像以前那樣,進了飯店點完菜,等菜上齊了前後需要一個多小時。

沒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同樣是傳統川菜逐步落寞的關鍵因素之一。”

繆師傅點頭附和道:“的確如此,年輕人上班,中午就一個小時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晚上下班有些人還可能加班到很晚。

這點時間根本不足以讓他們能靜下心來品嚐傳統川菜,追求的是快吃快走。

工序複雜、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的傳統川菜,節奏上無法加快,逐漸被邊緣化、被飯店放棄,都去製作那些出鍋快的菜,很多名菜失傳不是沒有的道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師傅無不遺憾的說道:“別說費工夫的名菜了,現在許多家常菜,一般也吃不到,飯店的價格都不低。

也只有在一些單位的食堂,或者學校的學生食堂裡,才能經常吃到。

菜價的提高不只是傳統名菜,家常菜同樣每年都在漲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