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興每天日復一日的重複著功課,中間又有兩個小夥伴時不常過來一起玩耍。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年根上。

這些天他一直被楊興盛拉著擦玻璃掃地,裡裡外外把院子收拾了一遍,著實累的他不輕快。

本以為打掃完衛生就沒事兒了,哪知道爺爺又要蒸饅頭和窩頭、醃新白菜、打豆醬,還有好些要做,簡直一刻都閒不下來。

因為只有他們爺孫兩個人,楊振興只能一直跟在後面給爺爺打下手。

不過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至少他這期間又偷學到了不少新的烹飪技巧,僅僅一個發麵,楊興盛就教給他了很多東西。

“發麵分成好幾種,有加酵母的也有不加的方法,酵母就是菌類,可以讓麵糰更加蓬鬆,蒸出來的食物鬆軟香甜可口。”

“爺爺,那麼酵母放多少合適啊?”

“問的到點子上了!”

對於孫子在烹飪上的提問,楊興盛總是不吝惜自己的誇獎。

“一般比例是一百比一,一斤麵粉放一勺子酵母就行,具體稱量很費功夫,一般用眼睛觀察,透過經驗判斷就可以,稍微有一點誤差也沒太多問題,只要別差的太多就行,太多蒸出來的饅頭沒彈性不光澤。”

對於爺爺的回答,楊振興不是很明白,他不太認同爺爺這種十分籠統模糊的做法。

既然給出了具體的一個資料,那麼為什麼到了動手的時候靠經驗而不按照資料比例操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他並沒有說出心裡的想法。

因為說實話家裡確實沒有稱量的工具,只有一個爺爺賣菜的時候用到的秤砣。

楊振興不確定那跟小木棍是否能準確的稱出五克的重量。

“酵母一勺,再放入一勺白糖。酵母透過分解白糖工作,可以讓麵糰發的更好更快,但是白糖哪怕少放也不要多放,因為放多了影響麵糰的口感質量。

然後在碗裡倒入溫水,這裡一斤麵粉就要用大約兩百毫升的酵母水來和,少了麵粉沒辦法全部拌溼潤,多了麵糰會變稀,就得再加麵粉。

要是再放多了麵粉又得繼續加水,容易陷入死局,不過做的多了這種事就不會發生,一般只有剛開始嘗試的時候,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楊振興聽得很仔細,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自己爺爺在講述劑量方面,總是有些模稜兩可,而且把經驗放在嘴邊。

明明有一個資料在那裡,不去準確稱重,按照劑量比例來做,全都依靠經驗來。

那麼還要前面的資料比例幹什麼呢?

其實現在楊振興就算說出這個想法,楊興盛也只會搖頭。

他說的這個比例都是為了能夠讓孫子更好的理解,自己估摸出來的。

不管是古時候還是現在,廚師做飯哪有什麼準確的比例,可以說一個廚師有一個自己的比例和習慣。

同樣的一道菜,可能這個廚師多一點醬油,另一個廚師比他少一點,很難能拿出一個準確的標準出來。

“發麵溫度越高,需要的時間越短,發好的面可以發現變大很多,裡面因為酵母產生的氣體呈現蜂窩狀,就表示面發好了,這就是發麵。

除了發麵之外,還有死面,就是不加酵母粉的,有用熱水和麵的燙麵、一半熱水和麵一半涼水的半燙麵,全用涼水的死麵。

燙麵不筋道,粘性大,但軟中帶硬,不稀爛,端午節人們常吃的炸菜角就是燙麵做的,南方的蝦餃也是用燙麵。

半燙麵不筋不軟,但又筋又軟,一半多用於蒸餃或製作煎的食物,烙餅之類的就是用半燙麵來做。

最後的死麵筋性大,延展性好,耐煮,比如姆經常早上切的麵條就是用的死麵,做水餃混沌也是用死麵。”

雖然不認同楊興盛在劑量方面的描述,但是第一次知道僅僅一個麵糰就有這麼多的種類,製作不同的食物也不是說什麼麵粉都可以製作。

楊振興大開眼界,對很多食物也有了一個十分清晰的認識,一下子學到這麼多,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嘗試嘗試。

楊興盛哪裡看不出自己孫子的想法,心裡寬慰但並沒有打算讓他嘗試。

“咱們現在蒸的是過年那些天的饅頭,可沒有多的麵粉讓你動手,等過完年吧,過完年後爺爺會在家裡多準備一些麵粉,到時候你天天做都可以。”

心裡的想法被看穿,楊振興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他明白家裡的情況不允許他任性,還是拒絕了爺爺的提議。

“沒關係爺爺,給我麵粉讓我做東西那只能全都瞎了,多浪費糧食,到時候只給我一點點就可以。”

楊興盛擦乾手,摸著孫子的腦袋,慈祥的說道:

“沒關係的,不經過練習哪裡能夠成功?就好比你練字一樣,總不能因為浪費紙墨筆硯就永遠不練字了?

當初爺爺跟著你高祖曾祖學習做菜的時候,可浪費了不少的東西,但同樣爺爺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這都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楊興盛在教楊振興一些烹飪知識的同時,還帶著他出了趟門。

新年新氣象,原來條件不允許,沒有那麼多講究。

可現在家裡漸漸緩過勁兒來,該置辦該講究的就得重新弄起來。

坐著三輪,楊振興久違的一次出遠門,上次出來還要說到跟爺爺幹了一個星期活的那次。

不管是大街還是衚衕,全都吸引著他的好奇和目光。

穿過一條叫做金魚胡同的衚衕,他們來到了一個叫做東風市場的地方。

放眼望去,烏央烏央的全是人,大老遠楊振興就聞到一股子柴火和煤煙子的味兒。

把三輪鎖好,楊興盛先把他拉到一邊仔細的叮囑幾句。

“你也瞧見了,這裡人很多,進去之後人擠人,你要抓緊姆別撒手,抓緊咯!”

說完伸手緊緊地拉著楊振興的小手,一頭扎進了市場。

裡面兩邊全是櫃檯門面,因為過年的關係到處人聲鼎沸。

小孩哭鬧的聲音;大人呵斥的聲音;在櫃檯前問價諮詢的聲音,還有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的聲音,全都一股腦的鑽進了楊振興的耳朵,讓他腦袋都是嗡嗡的。

不知怎得,原本還有些興奮好奇的楊振興,突然開始想念自家安安靜靜的院子了。

新書求收藏推薦,有書單的書友請幫忙新增一下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