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興他們五個人還只是熱場,做了一道拿手菜就下臺了。

接下來六位‘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的廚師,才是這次獻藝活動的大頭。

什麼騎獨輪車頭頂麵糰製作刀削麵啊、踩著高蹺,腰上還轉著呼啦圈,製作剪刀面、拿著菜刀在氣球上切黃瓜。

這還不算,接下來甚至還蒙著眼睛,把氣球放在一根釘子上面,表演切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眼花繚亂的精彩表演,讓北大師生們大呼過癮。

本以為這樣就夠誇張了,結果接下來的表演,讓他們知道了什麼叫做‘沒有最誇張,只有更誇張’!

首先是吉尼斯記錄保持者、‘中華飛餅達人’、名廚曹懷蔣。

他在國內外被譽為‘比阿三廚師還厲害的飛餅大師’。

自從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成立以來,多次走出國門,在東南亞等地區表演過阿三飛餅的絕技。

像是喜聞樂見的‘閱兵摩托車’表演等等,也被他利用起來,經常用在自己的表演裡。

在獻藝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單腳支撐在行駛的摩托車上,然後製作飛餅的畫面。

當然,下面除了騎摩托車的司機,也會有雜技團的人,表演出跟閱兵上一模一樣的造型。

在體育館,因為種種限制,曹師傅沒辦法把摩托車開進來。

所以他表演的就相對比較簡單。

在熱鬧的阿三舞曲背景音樂中,把麵糰在空中甩來甩去,最後變成了一張半個圓桌大小、厚度薄如蟬翼的飛餅。

讓現場的掌聲和笑聲一直都沒停下來過。

緊接著,是名廚郝衛兵,他表演的是製作龍鬚麵。

將手中麵糰一變二、二變四,最後熟練的做出一根根細如髮絲的麵條,好似一群銀龍隨風飄動。

分出來一根,更是用打火機一點就著,可見麵條扯的有多細。

如果說這兩個表演,大家都不算太陌生。

像飛餅或者龍鬚麵,在電視上都能在美食節目經常見到的話。

那麼接下來的表演,讓師生們除了驚歎,就只剩下深深的佩服。

來自內蒙的名廚弓建斌,表演的是‘聖祖金絲獅王爭霸’,這個表演將拔絲技藝發揮的淋漓盡致。

把白糖炒至融化後,拿起一個長條形、上面有許多孔洞的特製摔絲工具,將糖漿甩出金絲。

雖然不像捏糖人那樣把糖絲製作成獅子的模樣,而是把金絲甩在準備好的舞獅上面。

但外面一層千絲萬縷的糖絲,好像給舞獅披上了一層金紗。

做到這一步,對廚師的基本功要求十分高。

表演時一個是必須要不停的用手摔。

其次還要把握好力度和火候,如果力度和火候不到位,就會形成顆粒,哪怕工具再專業,也做出不糖絲。

接下來登場的是川省名廚雷後勤。

出生川府的他,現在是北湖省烹飪大師,將許多川菜技藝和鄂菜融合在一起,創新出了許多菜餚。

但是他最拿手的,還要數‘活雞現做’。

在現場主持人拿著秒錶計時的情況下,雷師傅僅僅用了九十秒的時間,就把一隻活雞,製作成了宮保雞丁。

隨後主攻冷盤和食品雕刻的徽安名廚曹乃勝曹師傅。

不光在豆腐上用菜刀雕出了惟妙惟肖的和平鴿,還把六克重的心裡美蘿蔔,切成了長度達九十釐米的蘿卜絲。

最關鍵的是蘿卜絲還是連著的,中間沒有斷掉。

就這個刀工,楊振興也佩服的不行,他自問自己不經過長時間的大量練習,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兩位名廚的這番表演,直接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各路媒體,和在場師生們,紛紛將鏡頭對準他們,在此起彼伏的快門聲中,記錄下名廚們的絕技。

楊振興站在後臺,看著這一幕心裡感慨萬千。

他總算理解高會長當初為什麼興高采烈的要組建‘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了。

而且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表演團的工作,幾乎每件相關的事情都會親自過問。

比起廚師們表演做菜,還是這種帶有‘雜技’性質的高難度技巧表演,更容易收穫大家的眼球,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

今天到場的還只是表演團裡比較頂尖的名廚。

像是團裡面更多遠沒有名氣和地位的民間大師們。

雖然在廚藝方面可能不行,但他們無一不是在某個技巧方面達到頂尖水平。

他們如果出場的話,種種出神入化的絕頂功夫,保證能讓所有人驚歎於中華廚藝的博大精深。

楊振興參加過的幾次演藝表演,成員隨便拿出來一位,都是響噹噹的大師傅。

他們表演,更多的是讓大家見識國家各個菜系廚藝的‘門道’。

而‘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這種融合了娛樂技巧與民俗文化的表演。

更能讓大家在‘熱鬧’當中,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中華傳統廚藝絕活。

讓大家知道,平時見到那些大廚顛勺,或者鍋裡著火,都只是飯前小菜。

中華傳統廚藝居然還有這麼多更厲害的技術。

讓心裡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的跟身邊的人宣傳介紹自己看到的東西。

‘原來高會長那麼多年以前就已經意識到了傳統飲食文化的問題,還著手佈置安排,開始行動起來。’

心裡唸叨著,楊振興這幾天因為自己演講的事情高興的心情,一下子消失的乾乾淨淨。

之前心裡面的竊喜和得意,也無影無蹤。

畢竟他只是剛有一個想法並且盡在口頭上說出來而已。

可高會長那邊卻默默無聞的開始親手去做推動傳統飲食文化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當初他還不理解高會長的做法,認為對方組建這個表演團,根本就沒有必要。

看明白高會長的想法,居然還是多年以後的今天,在自己意識到傳統飲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的時候。

換做是誰,心裡也會非常鬱悶,覺得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同時高會長非但沒有嘲笑楊振興,反而在注意到他意識到這些問題後,拉著他一起投入到這件事情中來。

這樣的胸襟,楊振興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趕不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