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活動第一天的風光,第二天楊振興就變成了一個基本看戲的‘工具人’。

這天是全國烹飪協會帶著名廚委員會,跟北大餐飲中心,就‘北大團餐因標準化體系專案’的合作展開討論。

說是討論,其實只是做個樣子功夫。

該談的一些具體細節,兩邊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接觸並研究了。

只剩下在合作書上簽字,專案就會立刻啟動。

至於為什麼不籤合同,反而還要畫蛇添足的再展開一次討論。

只能說懂的都懂。

楊振興今天過來,是以名廚委員會副主席兼主任的身份,過來裝樣子的。

來顯示名廚委員會對這次合作的重視程度。

不過楊振興也沒意見,不讓他站出來講話發言,他樂得省事。

而且還能聽一聽相關部分的討論內容,拿回公司裡,按照公司的情況,修改過後直接套在原來的規定上使用。

自從當年成為京城奧運會的餐飲服務商之一,從那時起,楊振興的公司就已經實行了管理標準化。

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運輸、烹調、銷售。

整個流程都會嚴格按照統一規定管理。

包括廚師做菜,使用多少原料,放多少調料,全都藉此機會進行了明確。

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加上又是以嚴苛上天的奧運餐飲標準作為基礎。

要說國內餐飲行業誰品質控制的最嚴格,文泉春餐飲公司說一不二。

但即便如此,能有機會瞭解校園餐飲的標準化體系,楊振興還是很樂於學習的。

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學到什麼東西。

奧運會餐飲要求嚴格不假,但國內學校的餐飲標準,要求同樣不低。

更別提北大的餐廳了。

平時不光會給全國各地頂尖的學霸提供飲食服務,包括那些老師和專家教授,有時候也會來餐廳吃飯。

要是做的菜不行,傳出去他們百年名校的臉都不知道該放在哪。

樂呵呵的聽完討論,接下來雙方現場拿出合作檔案,在記者的閃光燈下,完成了簽字,並交換了合作書。

楊振興站在外圍,看著這一幕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

他一直以來都很討厭這種形式主義,覺得一點也不幹脆利索。

耽誤這大半天的時間,還要拿出已經談好的內容,在媒體面前作秀。

用這些時間另外幹點什麼不行?

但是他心裡也清楚,這些工作該做還是必須要做的,多少還算有些作用。

腦子裡正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楊振興突然覺得有人輕輕拍了自己胳膊肘一下。

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又瘦又高的老教授。

對方眯著眼,滿臉笑容的盯著他看,也不說話。

楊振興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看了眼周圍環境,微微低下腦袋,靠過去輕聲問道:“您好,請問您找我有事兒嗎?”

老教授點點頭,同樣輕聲回答道:“一會兒簽約儀式結束,我想請楊師傅稍微留一下,我有些事情想要和你交流。”

楊振興沒有說話,也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對方的邀請。

等簽約結束後,他立刻被老教授領到一個角落,對方這才跟他做了一下自我介紹。

“楊師傅你好,我是北大歷史系的教授,叫湯國祥,主要研究華夏史相關課題。”

楊振興恍然大悟。

眼前這位老教授具體研究什麼,他不清楚,但也知道對方是研究歷史的。

而且研究國內歷史,肯定怎麼繞也繞不過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

研究餐飲,有傳統飲食文化;研究中醫,有傳統中醫醫學;研究人文,有傳統民俗文化。

只是簡單的自我介紹,楊振興根據透漏的這點資訊,就明白對方為什麼會過來找他。

“湯教授您好!您找我是想跟我討論傳統文化的事兒吧?

可我只瞭解一部分明清時期的飲食文化和傳統,再多的我也才剛開始接觸學習。”

湯教授沒有失望,心直口快的說道:“謝謝楊師傅的坦誠,我是希望和你討論一下對於傳統文化的見解,不會深入討論某個時代的內容。

昨天聽完你的演講,我對你提到的不少觀點很感興趣,不知道楊師傅是否有時間,可以和我坐下來詳細的談一談?”

思考了一下,楊振興這才回答道:“這個沒問題,不過我這幾天估計是沒時間。

因為其他事兒之前早就跟別人打好招呼、安排好了日程,不方便臨時調整。

您能否給我留個電話,過幾天我忙完手頭的事兒,再和您聯絡。

咱們看看哪天都有時間,然後再說見面兒的事兒?”

湯教授很爽快的答應道:“沒問題,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辦公室電話和助理的電話,打這倆號碼,隨時都能聯絡到我。

這些天我除了準備手底下帶的學生的考卷,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楊振興接過名片,也從名片盒裡掏出自己的名片遞給對方,點頭說道:“行,湯教授不好意思,還得麻煩您配合我的時間,實在過意不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湯教授無所謂的擺擺手,回答道:“不用在意,我一個搞研究的不講究這些虛的東西。

如果你真的過意不去,那就早點兒聯絡我,詳細和我談一下你的觀點。”

辭別湯教授,楊振興跟著楊會長和高會長,又參加了簽約儀式後的慶祝晚宴。

酒足飯飽,他坐車回到家裡,洗過澡後看了眼已經睡覺的女兒。

接著開啟電腦,上網查起了湯國祥的資料。

從千百度上沒有查到太多資訊,只有幾個雜誌上發表過論文的記錄。

但是在北大歷史系官網上,他找到了對方相對詳細的簡介。

湯教授是北大歷史系畢業的學生,畢業後跟著原來的教授,在華夏古代史教研室留任,擔任助教。

後來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一步步走到今天,成為博士生導師,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可以說在北大裡都是數得著的老教授。

專業特長方面,跟見面時介紹的一樣,主要是古代文獻、古代政治文化史和四部文獻學術源流。

就發表的論文,還有編寫的著作,都稱得上是國內頂尖的歷史學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