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振興準備演講稿的時候,公司也正式跟華夏基石達成合作,簽署了合作協議。

緊接著對方派出一支十五人組成的專家團隊,入駐公司,開始著手深入調研,為後續完善和執行計劃做準備。

楊振興特意讓人在公司裡收拾了一塊地方,提供給專家們工作。

未來對方還會常年派遣五人專家小組留在公司長期服務,

收拾出一塊地方,也算省了以後再安排的麻煩。

公司內部的調整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他這邊演講稿準備的也十分順利。

之前已經和高會長分好了工作。

高會長會從廣義的角度,多方面多角度,詮釋中華餐飲文化。

而楊振興則從單獨一個角度出發,講述現代群眾對於飲食消費的變化,還有與之同時出現的問題和影響。

雖然他自己準備演講稿的次數不多,但高會長很體貼的幫他派來了名廚委員會的一位文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對方的幫助下,楊振興學到了許多門道。

他相信多來幾次的話,以後人大開會時,完全可以輕鬆自如的準備發言稿。

稿子寫好了,交給全國烹飪協會領導過目。

領導們對楊振興的發言出發角度都十分滿意,除了少部分地方需要修飾一下,其他內容沒發現什麼問題。

就這樣,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五月中旬。

‘名廚進北大’活動,在準備了一個月後,終於正式開始。

現在學校裡正準備著期末考試,到處瀰漫著考前緊張複習的氣氛。

但是面臨考試,也沒有擋住師生們的熱情,有上千名學生報名申請去聽演講。

即使有過巡迴報告的經歷。

不過第一次在這麼多學霸面前做演講,楊振興還是感到有些緊張。

作為一個大專學歷都要靠買的人,反過頭來卻要給全國各地的頂尖學子做演講,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學歷上的差距,讓楊振興一直以來,在面對文化人的時候,都很不自信。

高會長在後臺發現了他的異常。

於是走過來拍了拍肩膀,鼓勵道:“楊師傅,不必那麼緊張,只是講一下咱們的專業而已。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你已經是行業裡頂尖的存在,在自己的領域難道還沒信心?”

楊振興皺巴著臉,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說道:“高會長,您經常在外面做演講,肯定早就習慣了。

我這不是第一次面對這麼多學霸嗎?真害怕有說錯的地方,被人家指出來。”

“哈哈!”

高會長開心的笑了幾聲,說道:“不要妄自菲薄,你對廚藝的理論知識那麼紮實,怎麼可能會出錯誤?

再說了,有我替你壓軸,你作為大軸最後登臺,有我做示範,不會出現問題。”

楊振興再次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心說:‘正是因為我最後出場才會更緊張啊!

早知道這麼安排,我當初就不會選擇演講這部分內容了!’

他是前兩天拿到活動安排後,才發現被高會長給‘坑’了。

當初兩個人商量好了,也在高會長的建議下分好了各自演講的部分。

怎麼看,高會長從廣義角度出發,總體講解中華飲食文化,應該是最重要的部分,理應放在他後面登場。

而且根據兩個人的身份地位,作為副會長兼名廚委員會主席的高會長,肯定比楊振興更重。

當領導的最後登臺這是慣例,哪有領導先上臺,給手底下的小兵做鋪墊的?

哪曾想高會長和全國烹飪協會的領導商量後,覺得先把概述方面的內容講出來。

讓師生們瞭解過一定基礎的內容後。

接下來楊振興詳細的講解某一部分內容,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

結果就成了高會長先上臺演講,楊振興反倒成了後一個登臺的。

他都不知道領導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才能想出來這樣有違常理的安排。

不多時,前面主持人已經開始主持。

按照流程,楊振興和高會長,也隨著介紹,從後臺走出去,正式跟北大師生們見面。

很快高會長就開始他的演講,圖文並茂的講述飲食文化的特點,以及發展演變。

看到高會長準備的如此周全,各種理論資料全都有據可考。

楊振興一時間忘記了緊張,佩服的同時,坐在臺下,也跟其他師生們沉浸到演講當中。

演講結束後回答師生們的問題,他也集中精力的聽取。

在聽著高會長回答的同時,心裡進行對比,思考如果換做是自己,又會怎樣回答這些問題。

結果這一思考,他就忘了自己接下來要演講的事情。

直到主持人在臺上喊了好幾聲他的名字,這才反應過來,在哄笑聲中滿臉通紅的走上舞臺。

楊振興心裡想著這次丟大人了。

但如果他知道,師生們的笑聲裡非但沒有嘲笑的意思,反而都對他這種時刻研究思考的態度十分欽佩。

相信他的心裡能好受許多。

“感謝高會長剛才的演講,剛才他詳細的跟大家講解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容。

接下來,我為大家夥講解的是,時下社會各方面因素,對於飲食文化的影響和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國門不斷敞開,國內十多年前就出現了國外餐廳。

再加上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曾經時令明顯的蔬菜瓜果,有大棚技術和高效運輸的幫助,讓全國人民隨時隨地可以品嚐到各個季節的新鮮蔬果。”

“但與此同時,曾經老百姓一直延續的傳統,被徹底打破,所有人對於時令,已不再那麼重視。

除了元宵節或者端午節,因為其特殊性,大家還保持一直以來的飲食傳統。

但是其他時令,現代人只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模糊了四季有別的特徵,也不再按照合理的時間,去食用藥膳和美味佳餚。”

“如果大家不再在乎這些傳統,那這些傳統文化會漸漸消失,我們的後代也只能從書上去瞭解,現實中早就沒有這樣的概念和習慣。

那對我們的文化傳承,還有身體健康,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