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也就火了那麼一兩年,隨後大家就不不買賬了。”

蔡先生一邊回憶著,一邊說道:“你一道菜不過加一句詩詞,價格就比原來貴三分之一,豈不是拿人當豬宰?

一些‘文人墨客’嘲笑市民沒有文化,不懂得欣賞,只扣著那三瓜兩棗不放。

市民們自然不滿意,攻擊那些‘文人墨客’的同時,抵制這類餐廳,結果讓一大群人關門倒閉。

反倒是那些堅持不改變的餐廳賺的盆滿缽滿,狠狠地發了一筆財。”

楊振興恍然大悟,心說:‘怪不得這麼看不慣那個意境菜,原來港島早十幾年就發生過類似的事兒啊!

仔細想一想的確很像啊!都是加一句詩詞,然後漲價。

只不過港島那邊是請人來明示理解接受不了的人沒文化,而這邊是暗示。’

心裡正瞎琢磨著,就聽蔡先生提醒道:“楊師傅,在大董邀請我之前,我不經意間聽到對方周圍一些人好像提到了你的名字。”

楊振興立馬回過神來,疑惑的問道:“提過我的名字?我跟他們接觸也的不多啊!

蔡先生,您聽見他們都說了我什麼了沒?”

看樣子楊振興是真的不高興了,連說話都變成了標準的普通話。

蔡先生想了想,這才回答道:“我沒聽見多少,他們見我靠近了,就停止了交談,然後是大董發現了我,邀請我去試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解釋了一句,他繼續說道:“不過我隱約聽見了他們要找雜誌討論新中餐,應該是想藉著這屆全國大賽給楊師傅找些麻煩。”

楊振興也沒關係旁邊的蔡先生,有些不禮貌的撇下客人,一個人陷入了思索。

他私下裡跟董師傅那群人基本沒什麼聯絡,也就參加一些活動或者會議時,偶爾能見一次。

見面也只是點點頭打聲招呼,或者稍微寒暄兩句就各忙各的。

導致這個局面的原因是,楊振興和對方壓根就尿不到一個壺裡,玩兒不到一起去。

最早的時候,因為豐澤園王師傅的關係,楊振興和老師傅交情匪淺,董師傅是老師傅的徒弟。

楊振興還想著年紀沒差幾歲的倆人能熟絡熟絡,交個朋友。

可後來他聽別人說對方似乎有些瞧不上他,根據幾次見面的觀察,態度也不冷不熱。

打聽過後才知道,對方是廚師界裡唯一一個MBA學歷的廚師。

廚藝水平不錯,經商頭腦也好,比起楊振興厲害很多。

楊振興現在是文泉春走精細路線,新德勝餐廳和鴻興餃子館走規模連鎖的話,大董就是只追求專精路線。

開分店都是經過細緻準備和考量過後,才開設的。

不求數量多少,只要求水平不能比總店差太多,至少保持在一個水準之上。

倆人都有廚師兼老闆的身份,楊振興沒上過學,大專還是花錢買來的學歷。

董師傅是自己讀書努力,考聰明才智成為高學歷人才。

正所謂學神看不起學渣,楊振興入不了對方的眼,被對方瞧不起,也不是不能理解。

從那時起,楊振興也就逐漸跟對方保持距離,成為了見面點點頭的關係。

後來楊振興繼續結識上歲數的老師傅,而董師傅這邊結識的多是京城有文化有實力的老闆。

再就是透過自己師父的關係,或者去參加各種活動會議的時候,認識一些廚師朋友。

在廚師圈子裡,楊振興已經有了穩固的地位和影響,得到了許多廚師認可。

即便不認識,也不會背後裡說一些壞話。

因為如果被別人捅出去,以他現在的身份,對方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倒是那些同行業的老闆們,楊振興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論身家,隨便拿一個出來都不輸給楊振興,論學歷,也是如此。

論關係,在京城能混起來,哪一個背後沒關係?

所以這些人根本就不會買楊振興的賬,想要針對他或者使一些壞,只要不被抓住把柄,楊振興也奈何不了那些人。

‘對方湊在一起商量要拿新中餐開刀對付我,到底為了什麼?大董為什麼不攔著他們?他在其中又起到什麼作用?’

楊振興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對方想一踩一捧,藉著貶低新中餐,抬高他們的意境菜?’

他這麼想也不是沒道理。

比起新中餐,意境菜發展的更加繁盛。

楊振興提出的新中餐,要求比較高,必須有一定的實力和水平作為依託。

而意境菜,走的是華而不實的路子,學習的是西式擺盤加中華古詩詞結合。

菜做的好吃不好吃先不管,意境首先得體現出來。

不少實力不算高的廚師發現了這一點,想著以此糊弄人來多賺錢。

也就有了某某意境菜、某某概念菜這一類的東西。

延伸出去的源頭,自然是意境菜,甚至他們這些人還主動幫著在文字上完善意境菜概念。

比如意境菜既不花哨,也沒有噱頭,只是將用餐環境、器皿視覺和味覺體驗融為一體,最終呈現出一道值得品鑑的‘意境中國菜’。

食客的味覺感受與視覺效果共同形成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體驗,這是意境菜的意義之一。

從幾句話裡就可以看出來,一群人把沒用的東西,用文字昇華成了何等的高度。

隨便一個人就自封意境菜、概念菜的締造者,自封自己新派中餐的領軍人物。

其實說白了就是從業時間稍微長點,實力也差不多夠看的廚師而已。

可能擔任過一些星級酒店的廚師長等職務,就覺得自己已經可以了。

一群看不順眼,又藉著意境菜的羊皮大撈特撈的老闆和廚師們,針對聲勢正旺的楊振興,也就不足為奇。

想到這裡,楊振興突然想起一種可能。

‘難不成這些年背地裡針對我的那群人,就是這一群人?’

他越想發現這個可能越不是假的。

算算時間,第一次他被針對鬧出事來的時候,正好是意境菜出現的時間。

接下來幾次出事,時間點也都是意境菜發展的重要節點。

如果不是楊振興自己有實力,憑自己收穫了大量聲望,再加上兩位泰斗宗師級別師父保駕護航,幫他完善新中餐概念。

說不定現在真就沒新中餐什麼事情了,滿大街全都是意境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