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系專家的這個說法並非無稽之談。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屆全國烹飪大賽開始。

這麼多年在國內大大小小的比賽上,遼菜、鄂菜、豫菜等地方菜系屢屢獲得各類大獎。

反倒是八大菜系的廚師並沒有太多亮眼表現。

其中也只有楊振興等少數廚師有過出彩的成績,遠沒有這些地方菜系出彩的廚師多。

在事實面前,出身大菜系的專家們也無法反駁。

但又礙於大菜系的面子,只能另闢蹊徑,把楊振興也拉了進來。

誰讓楊振興精通四大菜系,有家傳魯菜,跟御廚後代學習過蘇菜,還分別有川菜和粵菜兩位泰斗級的師父呢?

何況他還是這些年大菜系裡最出彩的年輕廚師,湊巧又是這次代表隊的隊長。

自然被那些大菜系的專家算作自己這一邊的人。

結果讓被迫捲入分歧的楊振興苦不堪言。

礙於身份和地位都遜色於專家們,也沒有辦法說什麼,每天都裝作啞巴看他們爭論。

不光是楊振興,中烹協這邊收到高會長的反饋資訊後,同樣有苦說不出話來。

誰讓專家組成員是他們挑選派過來的?

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中烹協作為組織引領全國烹飪餐飲事業的機構,是沒辦法做出偏心的選擇。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終只能端出國家大義,壓住了專家組內部的分歧。

國際部向部長專門跑到集訓地一趟,半勸說半警告的對專家組們進行了提醒。

“各位都是來自國內各省市的專家,我能理解你們想要宣傳推廣家鄉菜系的想法。

但是這次是咱們國家派出隊伍,去參加全亞洲參與的烹飪大賽,孰輕孰重相信不需要我多說,各位心裡都清楚。

現在都快半個月了,一點進展都沒有,還剩下不到一個半月就要向組委會上報最終選單菜譜。

如果到時候在最終截止日期之前拿出最終菜譜,這個責任所有人都擔不起!”

向部長專門跑過來一趟還是很有效果的。

也就是她剛走,這邊專家組的專家們立刻達成了一致,商討出了解決辦法。

既然各自都堅持各自的想法不認輸,那麼誰堅持哪種想法,就按照那個想法去設計菜品出來。

等菜品設計製作出來以後,所有人再進行評判,選擇到底用不用這道菜作為參賽作品。

這種形式也不是不常見,在一些大賽集訓時準備菜品的時候,經常會在意見有分歧的時候使用。

所有人公平公正公開的打分,即使沒有入選,也不會產生怨言。

代表隊的六個成員本以為他們會給專家們打一段時間下手。

結果誰知道周師傅等幫助楊振興準備個人賽菜品的專家們,惦記上了他的那幾本記錄菜譜的本子。

然後周師傅作為專家組組長,提議讓選手們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廚藝風格設計作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是比賽選手,也是團隊裡的一員,總不能在旁邊看著打打下手吧?

理應也要參與進來。

就這樣,剛以為能緩口氣好好設計麵點三個小專案比賽作品和果蔬雕刻作品的楊振興,又不得不分出精力思考代表隊的菜品設計。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

一群專業的烹飪專家和廚師,只用了短短一週時間就設計出了上百道菜。

拋去創新不足和搭配不合理的菜,也有六十多道新意十足的新菜。

經過第一輪所有人品鑑,選出了第一批四十四道代表隊三個專案需要製作的菜品。

這還不算完,緊接著高會長和周師傅立刻開始了第二輪的創作。

照他們的架勢,就跟要徹底把專家組成員和幾名廚師的本事徹底榨乾一樣。

如此進行了三輪篩選,距離選單菜譜上報截止日期還剩下半個月的時候,才最終確定了代表隊三個專案比賽的所有菜品。

然後剩下的半個月是反覆的製作調整,對菜譜進行修改完善。

最後將將卡在截止日期最後一天,才將整理好的選單和菜譜發給大賽組委會。

在這期間楊振興整個人瘦了好幾斤。

他不光要跟其他人一樣,單獨設計代表隊的作品。

還沒有確定的個人賽麵點專案和果蔬雕刻專案作品也需要他準備。

可以說每天楊振興有十五六個小時都待在廚房裡準備作品,剩下的才是吃飯或者睡覺休息的時間。

而且他還要時不時的打電話詢問一下公司和家裡的事情。

中間還離開了幾天時間,跑去友好城市交流活動的工作小組,處理一些他需要負責的事務。

比如各區經過選拔,已經選出了前三名的廚師。

最終的十五個名額選拔,楊振興作為廚師小組的副領隊肯定需要親自到場評選。

還有分給京城各個老字號的名額人選,選拔的時候同樣需要他在現場監督打分。

雖然精神和肉體上承受著雙重的疲勞,但楊振興痛苦並快樂著。

在集訓地這段菜品研發的時間裡,他可以說受益良多。

不光見識了許多專家們早就形成自己風格的創新思路和廚藝風格,更是近距離和各個不同菜系的專家們進行交流討論。

很早之前楊振興就有過計劃,想要每年都抽出一些時間,到各個地方去親自走訪體驗,學習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和烹飪風格。

但後來因為各種事情纏身,他只去了一趟川渝地區。

再就是利用去魯省拍節目的時候,拜訪了兩位泉城的魯菜泰斗,跟兩位老師傅請教學習。

曾經還答應過粵菜泰斗黃振華黃師傅和他的徒弟李自強,還有鄂菜大師盧永良盧師傅等大師去當地親自拜訪學習。

結果這麼多年過去了,楊振興都一直沒能履行約定。

也讓他在過年時給幾位打電話的時候,每年都會被對方拿著事情說話。

為此楊振興之前一直都覺得很遺憾的,也有打算過哪天再安排一下,到各地去走訪學習。

現在他的這個遺憾在這次集訓的時候多少得到了彌補。

一下子聚集了這麼多各地的烹飪專家,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到不同地方的特色菜系,這種好事,平時打著燈籠都沒地方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