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地區人口相對稠密,官府控制也相對容易。『 Ww』W.』X『S⒉②2.在這裡當馬賊無法和空曠遼闊的草原和西域的馬賊沙盜那種可縱橫馳騁肆意截殺搶掠又方便藏匿蹤跡的客觀條件相比。

想在燕京這種統治中心區域匯聚大股馬賊,建立隱秘安全老巢,即使有深山可用,也很難。

趙嶽帶著人馬進入山中,在山口不太遠就有偽裝成山中獵戶的警戒哨所接待。

哨所這七八個漢子顯然經常接待自己人的馬隊,很有經驗,接待麻利,也備有些喂馬草料。

他們迅給馬匹擦汗,飲溫熱水,餵食草料,防止馬匹受寒病倒,也添補馬力。

趙嶽等飢腸轆轆的人也得到飲食補充。

在看著簡陋卻很溫暖的茅草房略事休息,趙嶽立即帶隊起身,繼續向深山老巢趕去。

深山中哪有好走的通道。

亂石、荊棘、樹木、藤條、險坡……都是通行障礙。

人走得難。馬更難行。這一路走得這個艱難,這個提心吊膽。

途中時聞山狼甚至猛虎等嚎叫,常有兇猛野獸窺伺盯梢。明深山生存通行之險惡。這還是冬季。要是到了氣候溫暖時節,毒蛇、蜈蚣等出沒無常的危險生物出現,艱險更甚。

經過數個哨卡接待,有嚮導和熟悉的捷徑,也直直走了三天多,他們才到了深山老巢。

趙嶽皺眉,暗想:“這哪是馬賊,分明是山賊,光是騎馬進出就是大問題。”

“景柱,在此匯聚上千人當馬賊,平時不得不分散搶掠駐紮,這樣管理難度太大,風險太高,容易被俘虜出賣,馬匹大批量進出也容易被官府察覺盤踞基地。這裡不適合馬賊生存。”

段景柱頭道:“俺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利用金遼對抗,燕王和官府無心關注境內股馬賊鬧騰,才在去年放膽這麼幹了,也僥倖沒出大問題。今年想生存下去。正想招呢。”

趙嶽搖頭道:“不用費腦子了。想安穩生存在這,就得人少而精幹,集中在一起居住和行動,便於嚴格控制管理。否則必定早晚出大事。必須減員。”

段景柱摸著下巴琢磨了一會兒道:“公子是想打完燕山崔家寨,把不需要的大隊人馬接走?”

趙嶽頭道:“這就是我扒遼軍鐵甲。收走他們武器的用意。想在燕地轉移走這麼多戰馬和人員,沒有軍隊大舉入侵擾亂和接應,憑自己硬衝過去,根本不可能。只有喬裝打扮冒充。”

跟在稍後面的韓常突然忍不住張嘴道:“敢問趙公子,你們所的接走,是不是海盜接?”

趙嶽扭頭掃了韓常一眼,淡淡道:“我早察覺你努力一路,終於吐出堵嘴布。不揭穿你,沒再堵上你的嘴,是看你老實沒亂喊亂招呼妄圖吸引人來救你。”

韓常心裡一驚。看著趙嶽漆黑幽深的眼神,膽子大也不禁打了個寒顫,微低頭苦笑道:“以公子之能,誰能從公子劍下逃走?我若敢出聲,必定是具死屍,怎敢不老實?”

趙嶽嗯了聲道:“當個聰明漢人,有你的好處。現在你敵視我,想逃走。以後你會明白自己做出順從選擇,也是明智幸運的選擇。你的決定和改變,也是你家族的饒天之幸。”

韓常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卻從趙嶽平淡的話語中隱隱約約感覺出什麼。他沒再吱聲表示順從不順從,只低著頭隨坐下馬緩緩上山寨,實則心裡如翻江倒海般進行著劇烈波動。

趙嶽也沒再搭理他。

韓常無疑是個大將之才,能留儘量留。此時降不降都不要緊。趙嶽沒打算立即就能用上此人。以後降不降只怕就由不得韓常自己了。若不想死,不想全族覆滅,韓常不傻,必甘心歸順。

眼下要做的是必須看好韓常,別讓他跑了。手銬是絕不能開啟的。

石勇、潘迅、潘得知趙嶽終於來了,若不是要坐鎮山寨控制部下馬賊。早跑去路上迎接了,此刻早早出了山寨,迎著上山人馬喜氣洋洋奔來,來到趙嶽馬前就是一個單膝軍禮,激動大叫:“末將石勇(潘迅、潘)參見公子。”

他們四將和趙嶽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越是這些年見面次數極少,越是想念趙嶽珍惜情義。

趙嶽許久未見四將,看到他們越雄壯矯健的身影,心情也有些激動,立即跳下馬,一一扶起,拍拍這個的胸膛,瞧瞧那個的臉,冷酷的眼神變得溫暖如春。

“辛苦了,兄弟。”

短短五個字飽含深意和諸多感情。

石勇本很會話,此刻心潮澎湃,變得口舌不是那麼伶俐了,只脫口而出:“應該的。”

潘家兄弟臉色漲紅,氣粗了,不約而同叫道:“俺們願意。”

段景柱接應趙嶽,早前已經激動過了,這時候和三個兄弟的激動相比顯得沉穩許多,得意洋洋:“有辛苦機會也是種資格。”

著斜眼瞅著神情複雜的韓常,那眼神無疑是,不是誰想辛苦就能獲得這種機會的。你子條件不錯,更幸運地成了公子的俘虜。你若識相,以後就走運了。辛苦,你也會覺得甘甜。

趙嶽和四將都笑起來。

歡快爽朗的笑聲迴盪在深山幽谷中,引得寨中馬賊紛紛好奇探看。

山寨中收攏的諸路馬賊居然契丹人很多,約佔到三分之一,個個兇悍善戰,也個個是光棍。

趙嶽掃視這些瞪眼好奇打量他的契丹人,不禁輕嘆一聲道:“大家都是亂世飄零人,形成這個集體,從此只要珍惜這份緣分,背靠背抱團生存,也能闖出生路。我能帶給你們美好生活。”

他很清楚,這些契丹人淪落為燕地馬賊,必定是在北方的家與親人全死在了金軍屠刀下。

他們孤身逃到南方,不投靠燕雲官府,不在燕地紮根重新生活,寧願當和他們的政府對抗的馬賊,甘願冒爭鬥廝殺和被官兵追捕圍剿的巨大風險。不是他們喜歡當強盜,不是喜歡這種驚險刺激生活,只是對政府失望,厭倦了為本族政府出力和犧牲。想解脫束縛揮刀自在活一把。

他們雖為異族,實際也是戰亂的無辜受害者。

他們的種族和大宋漢人一樣,痛苦遭遇、失望與絕望沒什麼本質不同。

都是人類慘劇。

眾馬賊不知趙嶽的身份,只聽四位領叫趙嶽是主公,只見領們對趙嶽狂熱歡迎有自內心的尊敬與崇拜。他們不知這是為什麼。但出於對領們不凡的能力和講義氣講信用的瞭解,對趙嶽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主人有諸多猜測,卻幾乎都相信趙嶽的話。

實際上,他們過著危機四伏朝不保夕的生活,內心世界裡願意相信趙嶽能帶給他們希望和出路。

人總會老的,不可能永遠年輕善戰,不可能老保持強盜興趣,不可能一輩子當馬賊。

有別的出路,厭倦了,或幹不動了。有脫離這種生存狀態,迴歸正常生活的機會,當強盜才能當得更安心。趙嶽的到來無疑迎合了這種心理,讓馬賊們看到了可能。

趙嶽敏銳察覺了眾人的心態,笑著加把火:“確切地,打完燕山崔家寨,搶了那裡的財物。你們就能跟我去你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好地方,自由選擇想過的生活。”

他掃視黑壓壓的人群,緩緩卻清晰地:“我,保證你們不會失望。”

這些話引得馬賊們一陣熱烈議論與響應。

無數聲音在喊:“那還等什麼?幹吧。”

契丹語和漢語夾雜在一起嘶吼。讓場面顯得有些奇怪,卻確實士氣高昂,求戰心切。

隨後,四將安排大家先去備戰。

他們和趙嶽進屋看了粗略的地圖。商量了攻打方案。

實際上,四將此前早已反覆討論過攻打方案,卻沒有攻破艱險的手段。趙嶽笑言,這難題由他解決。

幹就幹。

趙嶽安排傷勢影響大強度翻山越嶺的錢缸,牛進寶,金來順。馬得財四人帶五十滄趙軍和體弱或年少後勤馬賊留守此處老巢,照顧這裡的戰馬和正生病的馬賊。大隊步行翻山直取崔家寨所在的山頭。

常言道望山跑死馬。

兩處山寨在地圖上看似背靠背,真過去就遠了,要翻越大大數個山頭,還有盆地,不是一兩天就能到達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段費勁而艱苦的旅程,但大隊翻山總比騎馬繞行快,也不惹人注目,安全多了。

一路上,野獸不敢對如此人多的群體偷襲攻擊。還能順手打些野味滿足一下口味。有吃有喝,有獸皮做成的溫暖睡袋夜宿深山不怕冷。春來卻還嚴寒的深山行軍,一切沒有大問題。

這種行路睡袋最早是由趙家莊商務用養的羊得的皮設計生產出來的,最早是提供給了常常需要出外野戰的西軍用。

有了這個,在運輸不便的冬天就不用費勁帶大量帳蓬,極大方便了西軍冬季作戰。

這也算是一種賣好當時的童貫,和西軍廣大將士結一分善緣的手段。

西軍廣大將士們有了這種睡袋,確實在嚴酷的大冬天睡覺休息少受了太多罪,確實念好。

大宋就沒有真正的秘密。睡袋這種東西在戰場也保不住秘密。

很快,各**隊就裝配上了。

馬背民族獸皮多,從民間到軍隊,裝配行路睡袋比大宋方便多了,數量更多。

馬賊軍的這些睡袋都是積年搶過路客搶來的。強盜就是強盜,不事生產,撥出的每一口氣中都帶著血腥味。

大隊悄悄行軍,翻山越嶺總算來到隱秘的深山崔家寨。

這是一處山上的山上的險要之地,實際是山脈邊緣突兀而出的高崖。

趙嶽親眼看到這處險地,即使之前已經聽石勇、段景柱他們大體講解過,仍不禁驚嘆不已。

它座落在五六百米的高山上,突兀再拔起,部沒在雲霧繚繞中,難知有多高,不是想像的那種孤立陡拔卻狹窄的石峰,面積很大,連線山脈的一面很寬闊,到處可以當隨意攀登的路,但向上漸漸就成了只有唯一能通行的路,好在還比較寬。其它地方爬都很難。

趙嶽從樹間潛近察看到的第一道上山關卡就好像是一道突起的山中城牆,最低處也高有十幾米,通道豁口原來應該有二十左右米寬,被人用水泥和石頭砌成城牆,兩邊則是面對山下的石壁,大面不象城牆面那麼平整規則,但陡直光滑,別是人,就是猴子也爬不上去,形成天然堅固城牆。

這一處整個寬約百八十米,只需要不多人就能居高臨下抵擋大軍攻擊,真是道好山門。

但大軍來,配備攻城弩和拋石機,藉助樹木掩護,在比較寬闊的山坡上擺開,不難攻破山門。馬賊軍沒有重武器,但只以密集弓箭壓制山上防守,以眾兵架雲梯強行攻打,也未必不能破。

只是據抓獲的崔家信使,上面的第二道關卡,那才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那道關卡就是條十多米寬的石縫,同樣砌成城牆,只不過更高,兩側石壁和第一道關卡一樣陡峭光滑,只是比第一關的石壁還要高出三四十米,爬上去?你想都不要想。

而且,關卡面對靠近城門的這一段上山路,能正常行走的只有幾米寬。誰若來攻打,任你有千軍萬馬也使不上勁。城門上防守太容易了,只需要對著狹窄山道拋下滾木擂石,其打擊轟隆隆勢如萬鈞雷霆,你上山多少人也白搭。

這樣的關卡,就是以趙嶽之能和配備的現代化登山工具也無法潛入,更別攻進去。

就算能攻破山門,進入石縫也是死路一條。

那縫長有一百多米,守山衛兵只要站在兩側高高的石壁上面,居高臨下對著狹窄石蓬內攻擊,即使不丟石頭滾木,不潑油放火,只是放箭就絕對夠攻山者喝一壺的。屍體填滿了石蓬也攻不進去。

山崖其它面則是從座山樹林中陡然拔起的陡峭嶙峋石壁,全是石頭,絕壁上樹都少見。從崖壁腳下仰望,正應了那句話了,雲深不知處,不知其到底有多高,只看一看就感覺陣陣眼暈,彷彿山峰正迎面倒砸過來。錯覺讓人毛骨悚然。

趙嶽圍著這座實為巨大石頭山峰的懸崖,仔細觀察著繞了一圈,終於明白了四將為何一提攻打此處,心裡明明極想早早一下子幹掉,卻束手無策只能幹生氣瞪眼了。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地理奇蹟,實在是太險惡難打了了。

換句話,真是難為崔家能找到這麼個理想的藏匿所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