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接過信,大概地看了一下,除了一些家長裡短的話外,真正要緊的話就幾句,康熙三十八年,風調雨順,豐年大收,還有李滿倉的哥哥在這一年用五十兩的折銀,納捐了監生。

當時國庫吃緊,噶禮上體聖心,提出了讓國庫撥部份錢糧,剩下的部分,向民間自籌,籌集的手段就是讓富戶們捐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謂“捐監”,就是凡願意取得國子監監生學歷資格的讀書人,須按規定數目向當地官倉捐交谷糧,遇到災荒即用這些糧食賑濟災民。

這是以往有舊例可循的,皇阿瑪當時就同意了,但是皇阿瑪當時只同意了他們以本色糧米捐監,這噶禮竟然敢私收折色銀兩,真是膽大包天。

“幫爺磨墨!”新上任的小太監李滿倉,連忙拿起墨條研磨起來。

四爺提起筆來,一揮而就,力透紙背,顯然他的心中極不平靜。

寫完後,等墨乾透後,就裝進了信封,以火漆封之。

“蘇培盛,把信送去給十三爺。”四爺把信遞給蘇培盛。

全程李滿倉都低著頭磨墨,連眼光餘光都不曾往四爺那邊瞟。

四爺見狀,心中暗自點頭,是個懂規矩的。

蘇培盛走後,趙福德進來稟報,他和葉紫萱身邊的趙德福是親兄弟。

“爺,福晉派人過來,請爺過去用膳,說有事相商。”

四爺正要拿筆的手一頓,“既然福晉相邀,那就去吧。”

說完就大步流星地走向正院。

不管如何,福晉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趙福德連忙跟上,蘇培盛不在,他就要貼身侍候四爺。

李滿倉有點尷尬,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跟上,畢竟四爺只讓他侍候筆墨,可沒說過讓他貼身侍候。

“李滿倉,還不趕緊跟上?”四爺發話了,對於奴才,只要他夠忠心,四爺並不吝嗇給他機會。

“是,奴才遵命!”李滿倉歡天喜地地跟上了,他甚至一不小心,越過了趙福德,走到前面去。

趙福德見狀,眼睛眯了眯,臉色陰了下來。

這個小太監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怎麼一點規矩都不懂?

但他好像入了爺的眼,得了爺的看重了。

不行,這人絕不能留,否則一定會威脅到他二把手的位置的。

趙福德的眼中閃過一絲陰毒的算計之色。

………………………………………………

正院

烏拉那拉氏正焦急地倚門相望,她的手時不時扶一下頭上的珠翠,一邊有點忐忑地問:“春纖,本福晉今天的打扮如何?”

“福晉,您今天打扮得光彩照人,爺見到了一定會很喜歡的。”春纖笑嘻嘻地說。

四福晉今天打扮得確實很不錯,比起平日來,起碼年輕了好幾歲。

她身穿一襲桃紅色旗裝,袖口處用亮紅錦緞飾邊,旗裝上繡了大小不一的牡丹花,每朵花上用了深淺不同的繡線繡制,還用了金銀絲線勾邊,精美絕倫。

單單是這件旗袍就價比千金了,更不用說上面還掛了一串價值連城的東珠。

四福晉頭上梳了個大氣雍容的大兩把頭,上面插上了赤金點翠的喜相迎步搖。

這麼一身,比起平日那總是雍容華貴,端莊穩重的打扮來好得多,起碼讓人看起來鮮亮精神得多。

有一種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的韻味,這種風情是那種像花骨朵似的小姑娘,遠遠比不上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