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平的話,蘇冠峰不置可否的輕輕點點頭。

隨後,陳平便略微沉吟的片刻,方才輕聲開口說道:“我們先不談我之前所說過的那些話,先來分析一下,我們平宇集團,以及蘇董事長的蘇氏集團現如今的局勢。

平宇集團最近這一段時間,也就是在一個多月之前,9月1號參加地皮拍賣會開始,便正式進入了臨海省商業範圍之內。

這也是平宇集團接下來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否能夠成功進入到臨海省商界聯盟之中,成為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一員,對於我們平宇集團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也都只能披荊斬棘,一路向前,不達目標決不罷休。

這也是我們平宇集團,在進行這一階段的戰略發展規劃的時候,所必須堅持的準則。而現如今,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雖然有一部分集團企業對於我們已經降低了戒心。

可畢竟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集團企業,對於平宇集團的到來,依舊還保持著抗拒的態度。而這其中,就以青雲房地產公司為首。

究其原因,青雲房地產公司其實也並不是因為自身公司的戰略需要,才會對平宇集團如此排斥。只是因為,現在的階段比較特殊而已。

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再過幾個月,就要開始下一任臨海省商界聯盟盟主的競選,這對於整個臨海省商業聯盟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只要是臨海省商業聯盟範圍內的集團企業,就絕不會掉以輕心。每一家集團企業,都寄希望於自身,能夠成為臨海省商業聯盟下一任的盟主。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和資源,在臨海省範圍內的,各種行動,也能夠更加順暢一些。

這對於一家集團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任何人都不會忽視。只不過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各大集團企業的實力差距還是極為明顯的。

能夠有資格競爭這個位置的,其實一共也沒有幾家。在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簡單淘汰之後,原本有資格競爭這個位置的,恐怕也就只有四大公司了。

這四大公司,分別是蘇氏集團、何氏集團、青雲房地產公司,以及四海房地產公司。這也是整個臨海省範圍內,排名最靠前的幾家集團企業。

不過在平宇集團進入到臨海省範圍內的時候,對於臨海省內部,依舊還是產生了一定的衝擊的。這一點,我自己也是承認的。

首先便是地皮拍賣會上,四海房地產公司投入了高達120億的資金,可最終卻顆粒無收,從原本的大型房地產公司,直接滑落下去。現如今,也就只能稱得上是中型房地產公司了。

而這其中,雖然和我們平宇集團關系不大,只能說四海房地產公司的高層,戰略上發生了一定的錯誤,所以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可是不管怎麼說,四海房地產公司也算是徹底失去了,競爭臨海省商業聯盟下一任盟主位置的機會。

即便是能夠藉助龍魚區這塊地皮的開發,重新回到大型房地產公司的位置上。可到那個時候,恐怕這臨海省範圍內,也早就已經是另外一副局面。

而且,臨海省商界聯盟下一任盟主的位置的競選,恐怕也早就已經結束了。因此,四海房地產公司算是第一家被直接排除到候選名單範圍外的公司。

而除了四海房地產公司之外,最近這一段時間,恐怕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經意識到,何氏集團對於下一任臨海省商業聯盟盟主的位置,似乎並沒有想要繼續爭取的意思。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想必蘇董事長比我知道的更加清楚,我也就不班門弄斧了。

也正是因此,現如今僅剩的兩家擁有競爭資格的集團企業,一家是蘇氏集團,而另一家便是青雲房地產公司。

現在距離臨海省商業聯盟下一任盟主的選舉,僅僅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之內,蘇氏集團和青雲房地產公司都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手段,提升自身在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其實分成了幾個層面。

第1個層面,自然是自身公司的規模。如果在這這段時間當中,蘇氏集團或者是青雲房地產公司,無論哪一家,只要能夠獲得突破,公司規模擴大一些,那麼就可以直接碾壓對手,絕對沒有任何懸念。

只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之內,想要拉開明顯的差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天上掉餡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這個可能性,基本上已經可以排除了。也正是因此,青雲房地產公司才會對我們平宇集團採取現如今的態度。

因為只有將我們平宇集團趕出臨海省商業聯盟範圍內,才能夠為青雲房地產公司,樹立更高的威望。

這樣一來,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那些排斥我們平宇集團的大大小小的集團企業,自然會偏向於青雲房地產公司那一邊。

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平宇集團在這場爭鬥之中徹底潰敗,那麼青雲房地產公司的戰略目標,就算是達成了。

到那個時候,青雲房地產公司在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聲望和地位,必定會得到巨大的提升。相應的,蘇氏集團的狀況和處境,就要更加艱難一些了。”

“現如今蘇氏集團唯一的機會,便是在房地產行業之中,給予青雲房地產公司更大的壓力。

這樣一來,蘇氏集團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在房地產行業中的影響力,而另一方面,也能夠讓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各大集團企業,看到蘇氏集團真正的實力。

要知道,蘇氏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集團企業,如果能夠在某個階段,在房地產方面壓過青雲房地產公司一頭,那也就證明蘇氏集團的綜合力量,其實遠在青雲房地產公司之上。

這也相當於側面提升了蘇氏集團在臨海省商業聯盟之中的威望和影響力。也正是因此,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蘇氏集團正在不斷的在房地產行業之中尋求機會。

只是可惜,錯過了龍魚區這塊地皮,失去了臨海市新區開發最大的這一塊蛋糕。在短時間之內,想要在房地產行業當中找到機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別說是蘇氏集團,就算是青雲房地產公司,也不會將希望寄託在這方面上。也正是因此,現如今的蘇氏集團,處境其實不算太好。

蘇氏集團這些年以來,和青雲房地產公司之間,雖然還稱不上是水火不容,可雙方之間,卻也有一定的摩擦。即便算不上敵人,也能夠稱得上是對手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雙方一旦爭鬥出個結果,那麼落入下風的那一方,在日後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過程之中,都會被對方死死地壓過一頭,根本沒有翻身的希望。

蘇氏集團一旦落入到這種境地之中,恐怕未來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而另一方面,現如今的蘇氏集團,雖然是多元化的發展,可是實際上,整個蘇氏集團內部,只有這三大支柱產業,那便是房地產行業、酒店行業和娛樂行業。

這三大產業,我也曾經有過瞭解,蘇氏集團的房地產產業,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整體資產大概是在380億左右。

這樣的規模,只能算是勉強步入了房地產行業之中,大型房地產公司的門檻,卻還真稱不上真正的大型房地產公司。

而在酒店行業,也是蘇氏集團名下的第二大產業,整體資產應該是在60億左右。至於最後的娛樂行業,整體資產大概是在50個億左右。

除此之外,蘇氏集團還擁有一些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專案,涉及到了諸多行業。只不過這些專案,卻並沒有太大的起色。

持續了這麼多年,依舊是一副不溫不火的樣子,根本算不上蘇氏集團未來的支柱產業之一。

這樣算下來的話,整個蘇氏集團整體的資產力量,大概是在510億到520億之間。當然,我並不是蘇氏集團之中的一員,所以對於這個數字的計算,應該也會有一些偏差。

只不過,我相信這樣的偏差,應該不算太大。而現在蘇氏集團最大的問題,便是蘇氏集團手頭上的流動資金。

酒店行業和娛樂行業,所需要後續的流動資金投入,其實並不算太過緊張。即便是想要擴張,也並不急於一時。

如果沒有資金的話,這兩大產業,其實可以暫緩發展。畢竟這兩大產業,也是有著極強的盈利能力的。

就算是暫停的發展,也不會對整個蘇氏集團,起到太多不良的影響,最多只是讓蘇氏集團擴張的腳步變得緩慢一些而已。

可是房地產行業不一樣。蘇氏集團在房地產行業之中,和其他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有著巨大的區別。

在臨海省範圍內,那些中小型的房地產公司不算,大型房地產公司包括現如今已經被削弱了很多的四海房地產公司在內,一共有13家。

這13家大型房地產公司,整體資產至少都要在300億以上。而在這其中,蘇氏集團其實只能排名到第10名左右。

而除了蘇氏集團之外的其他12家大型房地產公司,雖然實力差距也並不算小,不過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這12家房地產公司的固定資產,是分佈在整個臨海省範圍內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