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凡說:“虎燕門那邊,我會出面照應,讓他將紅綾多留一年,你不必擔心了。”

“可是……”

“賢弟,我去過西界,那是跟東界面積相若的一塊大陸,可人類所佔領土不過九牛一毛,其餘盡是妖魔領土,其中兇險,囚妖谷比之,可就遠遠不及了。

以你如今境界,說是九死一生也是樂觀了。當日你入囚妖谷,我未勸你,是看你當時萬念俱灰,視死如歸,縱使勸也勸不動你。

也算你運氣好,能夠囫圇個的出來,且拿到了肉桃木,但你現在想想,是否後怕?”

郭裕飛也知道自己囚妖谷一行能夠保全性命,確實佔了幾分運氣,若不是入谷之後恰撞上了鼠寶仙,一路指引,出謀劃策,自己決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到達最後一層。

而在對陣桃仙大聖時,連三成勝算也沒有,真是以命相拼,僥倖獲勝,期間真可謂險象環生,無論是哪個細節差了半點自己或許就要喪命。

谷內種種,細細想來,直到如今仍會驚出一身冷汗。

李青凡見郭裕飛已經動搖,又說:“如今你已有了肉桃木,而虎宗主也說了,其他靈寶由他湊齊,復活燕若絹只差一條縛魂紅綾,到這時候你若該魯莽拼命豈不是太不直了,切不要做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傻事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壓低了聲音附耳說:“另外,你也要為沈墨硯著想,她肯定要跟著你去,你就算不顧及自己性命,也要顧及她的性命,是不是?”

郭裕飛沉思良久,點了點頭說:“大哥,我聽你的。不過……蒼綾宗收徒十分嚴苛,且我又是湖州宗宗主,墨硯也是湖州宗長老,會要我們嗎?”

李青凡說:“是有些困難,但我應該能夠解決。我留你跟弟妹下來,只是為了助你們修煉,提升修為,並不打算傳授你們蒼綾法術,你們可以以門外弟子身份在山中修習。”

“小弟謝謝大哥。”

天樞殿。

李青凡帶著幾分忐忑走進了諸葛風雲的房間,他雖然滿口答應了郭裕飛,讓他作為門外弟子留下來修煉,但這也並不符合章程。

雖然,成為蒼綾宗的門外弟子並不是什麼特別的難事,但卻有一套繁瑣的測試流程要走。師父諸葛風雲一項注重公正平等,又肯不肯為自己開這後門呢?

“弟子參見師父。”李青凡拱手一揖。

窗前,一百二歲高齡的諸葛風雲盤坐於一張團蒲之上,脊背挺拔,手中拿著一卷風屬法術的古籍,看得十分入神。和煦溫暖的陽光灑了滿身,映襯他鬚髮如銀,神態若仙。李青凡喚過一聲之後便不敢再打擾,恭恭敬敬候在一旁,過了一陣,諸葛風雲才放下手中古籍說:“青凡,你找我何事?”

李青凡說:“弟子有個事情,要求師父。就是我那拜把兄弟郭裕飛,他如今想要去西界闖蕩,但我忖他修為太低,到了西界徒有送死的份,所以?想讓他及他夫人一起在蒼菱山上修行一年,當然了,身份是門外弟子。因為時間緊迫,要是再等到秋天選拔,怕是來不及了。所以我斗膽請師父特批二人入宗。”

頓了頓,又說:“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之所以開口,也就是因為我與郭裕飛之私交,弟子知道這沒道理,但……但還是想求您一求。”

蒼菱山威震天下,東界欲入蒼菱山修煉者不知凡幾,但偏偏蒼菱山收徒要求極為嚴苛,並不接受自行上山的拜師者。想成為蒼綾宗弟子只能是在孩童時期展露出過人天賦,被蒼菱道人所選中,經他們父母同意,帶回宗內。先花一年觀品行,品行低劣者淘汰,第二年傳修煉法訣,悟性差者淘汰,第三年腳拳腳,體質不佳者淘汰。

過了這三關才能成為蒼綾宗的正式弟子,每年帶回上的孩童有二三百之多,但最後留下來的卻只有四五十人,這也是為何名滿天下的蒼綾宗至始至終只有兩千多人的原因。

不過,雖然蒼綾宗明確說了不接受自行上山拜師者,但是蒼綾宗的名氣實在太大,整個東界不住有慕名而來者,蒼綾宗一一婉拒,大多數會離開,但還有一部分意志十分堅定,就是不走,非得入蒼綾宗不可。

蒼綾宗無奈,只能將這批人劃為待選門外弟子,並不傳授任何法術和武藝,只讓他們在宗內做些雜役粗活,在這段時間裡,觀品行,看天賦,每年秋天都有一批待選門外弟子轉為正式的“門外弟子”。

但其實成為蒼綾宗的門外弟子跟其他宗派的門外弟子別無二致,也學不到法術和武藝,只能學到蒼綾宗的修煉法訣,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日可以入蒼菱山巔修煉,做滿三年才有一次機會參加成為宗內弟子的遴選大會,但成功機率甚為低微,古往今來,以門外弟子身份拜師學藝的寥寥無幾。

當下,諸葛風雲聽了李青凡敘述,哈哈一笑,說道:“青凡啊,為師修道,是想著天下大同,凡事皆公平,但這只是理想,而並不是實際,為師還沒老糊塗,也沒有那麼拘泥不化。

若咱們蒼綾宗只將大道,不講情面,怎麼可能有今日局面?凡事都按條條框框去做,那人類也不需要智慧了。人情世故是決計繞不開的,但切不可為了人情世故而無視公平與正義,這就要求咱們心中有桿秤,要有底線,有操守,明白了嗎?”

李青凡思索這聽完諸葛風雲一席話,點了點頭:“師父所說弟子記下了,回去之後一定好好揣摩領悟。”

諸葛風雲說:“我同意你那個拜把兄弟和他的夫人來蒼菱山上修行,咱們天樞殿空房不少,便讓他住下吧,可以教授他咱們蒼綾宗的修煉法訣。”

李青凡見師父一口答應,大喜過望,連忙拜謝。

門外弟子並沒有統一道袍,能來山上修煉的時間也很少,李青凡忖度郭沈二人要日日待在山上,若是不穿道袍反倒惹眼,容易遭人議論。

思來想去便去找主管庶務的執事要了兩身淡青色道袍,他是依照這記憶中兩人身高體型取來,給郭沈二人穿上,頗為合身。

從這日起,郭裕飛將湖州宗事務全權交由虎展旗處理,自己跟沈墨硯便留在了蒼綾宗上修煉。李青凡先傳授了蒼綾宗的“無為法訣”給兩人。

“無為法訣”構築頗為精妙,其中有不少彎彎,想要完成構築倒也不簡單,有許多人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成為了門外弟子,得到修煉法學,卻遲遲無法學會,最終只能怏怏離去。

郭沈兩人本身悟性就高,加之有李青凡在一旁指點,不到十日都學會了法訣,沈墨硯將此法訣跟自己在絳珠島所學法訣對比一番,不難發現,前者在各方面都優於後者。而郭裕飛將歸靈九訣與無為訣比較發現,兩訣各有千秋。

無為訣如其名字一般,引訣修煉時,頗有“無為”之感,不太能感覺到靈氣的流動和修為的提升,但同時也感覺不到疲憊,且不僅不疲憊,反而有凝氣養神之效,也就是越練越精神,這便是無為訣的高明之處。

但“無為”並非“無用”,施法到了一定次數,便會猛然感覺到修為的激增,從修煉速度上來說,引無為訣要比引歸靈九訣要慢一些,但是引無為訣修煉可以長久持續,並無身體負擔,只要肯下苦功,甚至連覺都不用睡。

就郭裕飛而言,引歸靈九訣修煉,每日五個時辰,已是疲憊不堪,雖然咬牙堅持還能繼續,但第二日難免會受影響。所以說若不比一日一時所獲,從長久來看,無為訣要強於歸靈九訣。

但郭裕飛剛以無為訣修煉的很長一段日子裡,都感覺十分不適應,這是因為修煉中反饋太少,常有置身無邊黑暗之感。或焦躁,或恐懼,或迷茫,甚至懷疑自己一遍遍的結印施法是否有誤,往往也坐不住,難以持續下去。

所以說,要使無為訣,必須保持心靜如水,靈臺空明。後經李青凡指點,郭裕飛漸有所悟,便能很好地運用了。

之後,郭沈二人整日勤奮修行,日復一日,並無特別之事,一晃眼間,又至草長鶯飛的暮春時節。

這一日,司大志御劍登山,一路飛跑求見宗主諸葛風雲。諸葛風雲見他面色惶急,知道出了大事,便說:“勿要急躁,慢慢說來。”

司大志喘勻了氣,說:“弟子在蜀州境內發現了鬼門道人的蹤跡。”

原來,司大志放走了鼠寶仙和紅魔仙后雖未被武瑤姬所處罰,但卻始終惴惴不安,自責不已,思來想去,最終決定辭去囚妖谷駐守執事職務,以普通弟子身份加入伏妖一閣,在大洪境內追捕妖類。

想的是有朝一日恰好能遇上鼠寶仙與紅魔仙,將而妖捉回,以贖昔日失職之過。

而蒼綾宗棄徒鬼門道人在江湖上作惡多端,憑著一身從蒼綾宗學來的本領殺害了許多正道好漢。

他雖是棄徒,但蒼綾宗也無法做事不管,多次派人搜捕,可鬼門道人十分狡猾,又深知蒼綾宗搜尋辦法,每一次都藏得無跡可尋,始終沒被抓住。

他加入夜梟門,接了刺殺郭裕飛的活,本以為已經得手卻不料被替死符所騙,他又氣又怒,回去再尋郭裕飛。

那時候郭裕飛正在湖州宗內整日陪著妙機真人,門也不出,鬼門雖法術卓絕,但也不敢硬闖他人門庭,在門外一連伏了幾日也沒有結果,他酒癮發作,實在蹲不住了,便去大喝一場,酒醒之後卻聽說郭裕飛已經離開了湖州宗。

他幾番查探,竟發現郭裕飛去了蒼綾山,蒼綾山他可不敢去,甚至一到蜀州就感覺渾身不自在,只能暫且又放過了郭裕飛。

慕容裕淮見自己花了大價錢卻遲遲不能如願,很不滿意,幾次三番催促夜梟門宗主冷隼,冷隼只得催鬼門快快動手。

可鬼門道人性子怪癖而桀驁,冷隼越是催他越是懈怠。

郭裕飛得到肉桃木,由蜀州出來後又去南州,殺了麻武丘為燕若絹父母報仇,然後再折回湖州,重掌湖州宗大權。

在這期間,鬼門道人其實有大把好機會,但他偏偏不出手,等臨近年底,冷隼嚴正地提醒他夜梟門的一年之約,就算他是紫金五階的大高手,一年之內完成不了任務也要抵命。

鬼門道人深知冷隼是個說到就敢做到的狂人,這才認真起來。當然了,他如此拖拉還是仗著藝高人膽大,他知道麻武丘一死,湖州宗內再無紫金境高手,就算郭裕飛一直躲在宗內不出來,他也有把握能尋得機會入內刺殺。

他在暗中觀察多日,弄清了湖州宗內部的護衛力量,以及郭裕飛日常作息,制定了一份刺殺計劃。臨近年關,欲要下手,誰知就在這時候大洪朝廷的巡查使到了。

鬼門雖然無法無天,但也不想得罪朝廷,當著巡查使的面殺害一宗宗主那也太不把巡查使放在眼裡。如果巡查使認為這是他鬼門的挑釁行為,上奏朝廷,朝廷十有八九也容不下他。

多番思忖,最終沒有出手,後來年關已至,鬼門也不想在新年伊始便染鮮血,倒不是怕不吉利,而是覺得年頭就開始幹活太過勞累。

他在江湖上闖蕩數年,頗有幾個相好,隨便投在一家,把年過完了,回頭再去湖州尋郭裕飛卻又找不到了,暗罵自己太過託大。

尋來尋去,不得已還是進入了蜀州境內,也就在那裡碰見了正自追查妖類的司大志。

鬼門道人惡貫滿盈,諸葛風雲早就下了全宗協查追擊狀,要求全宗上下,包括門外弟子,只要見到疑似目標就要上報,而他的畫像和體徵在蒼綾山上也是無人不曉。

司大志是宗內老人了,是見過鬼門道人本人的,在蜀州瞧見了,立馬認出,趕忙回山稟告。

諸葛風雲聽了司大志所報,雙目微微一顫,說道:“確定嗎?”

司大志肯定地說:“弟子絕不會看錯,就是鬼門,他現在就在平涼郡城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