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凡繼續說:“剛入紫金境時,我信心滿滿,簡直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我以為假以時日我定然能至飛仙境,也必然能超越師父,成為東界第一人。

自我入資金境之後,師父對我更加看中,輔助修煉的各種丹藥是要多少有多少,我自己也更加勤勉。

十三歲入紫金二階,十四歲入三階,十六歲入四階,十八歲入五階,二十歲入六階。

但,我在由六階入七階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道坎,雖然早早就到了六階後期,卻就是遲遲無法突破。

以往突破,我皆是強使高階法術以突破,但由六至七卻是不成,耽擱了近五年,最終還是以引訣修煉的方法突破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突破。

而如今,我在七階後期又徘徊了一年多,還是無法強行突破,看樣子又要緩緩修煉了,估計想要突破至八階,還需要六七年時間。如此,我便落後於我師父的修行速度了。

我師父三十歲時入資金八階,由八入九卻花了近二十年,由紫金九階入飛仙境,又花了五十三年……若不是師父長壽,也根本無法辦到。

能達百歲高齡者寥寥無幾,我也不敢奢求。看來,我終其一生,也難以達到飛仙境了。就在剛剛,我被師父斥責了,這……還是我第一次捱罵。”說到這裡李青凡低下頭去,神色黯然。

世界上人與人的差距真的很大,有些人因吃不飽飯而惆悵,有些人卻在因為成不了天下第一而苦惱。

郭裕飛忽然想起自己也做過天下第一的美夢,但這時候他卻自慚形穢了,李青凡這種天才都做不到,自己又怎麼敢奢望呢?但是他早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如今只想著跟三位夫人一起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就行了。

不過,他發現即便降低了目標,煩惱仍然存在,想要無憂無慮地生活是不可能的,人只要活著就隨時有可能遭遇變故,遇到困難,而人生或許就是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郭裕飛想開口寬慰李青凡兩句,但又覺得說出那些陳詞濫調並沒有什麼用處,一時語塞。

李青凡倒是又開了口:“郭兄,你這樣的少年英主又怎麼會有煩心事?”

“我稱得上什麼少年英主?你太高看我啦。”

“怎麼不算?你智謀過人,運籌得當,翻手覆手間便化解兩宗恩怨,年紀輕輕已是一宗之主,這等成就試問有誰能及?”

郭裕飛問:“李兄,你說這話,怕是在奉承我吧?”

若是平常,這話是不能說的,人家奉承你,你卻直接說了出來,那豈不是讓人家難堪,很不識趣。

但當下,兩人星空之下促膝長談,都放下了偽裝與戒心,敞開心扉。

李青凡聽了這話也不氣惱,且他本也不是奉承,便說:“我說的皆是事實,沒有半分誇大,怎麼能叫奉承呢?”

“可是……今天那行刺老者可說是因為我才使得強盛絳珠宗一分為二,由盛轉衰了,我是千古罪人。”

李青凡說:“人生在世,想弄清楚一件事太難了。往往只能選擇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絳珠島為何分裂,我並不瞭解。

但我與郭兄相識一場,自認為對你算是瞭解。你是個正直善良的人,並不會做一些損人利己,心狠手辣的事,千古罪人云云乃無稽之談。”

郭裕飛聽到這話,很是驚喜,感覺遇到了知己。

李青凡又說:“郭兄不僅年輕有為,身具高明法術,且還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夫人,當真是羨煞旁人,如此人生又怎麼會有煩惱?”

郭裕飛嘆息一聲:“偏偏我的煩惱就在夫人身上。”

“哦?讓我猜猜,難不成是嫂夫人們爭風吃醋了?”

郭裕飛搖頭:“我三位夫人十分和睦,友愛互助。”

李青凡把手一攤:“那我可真猜不出了。”

李青凡說:“我的正妻燕若絹,你也是認識的吧?”

“自然,咱們曾經並肩除妖。”

“她父母早亡,是由我宗的麻長老撫養長大的,她待麻長老如父……即便麻長老只把她當做一個心腹,而非女兒。而這個麻長老……我也不怕李兄笑話,在宗內麻長老說話可比我管用。”

李青凡說:“我也看出麻長老是個精明人物,可惜精明得有些過了頭了。所以……郭兄被夾在中間很是為難,你想要收回權力,但又不願跟麻長老撕破臉,傷了夫妻間的情感。”

郭裕飛吐出一口濁氣,皺著眉頭說:“其實我根本不想跟他爭權奪利,若不是……”他說到這裡欲言又止,本想說“若不是郭夫人臨終所託,若不是猜不透燕若絹心思,我已經走了。”

雖未說出,但李青凡已經猜到,吃驚錯愕地說:“你想退位讓賢?”

郭裕飛默然。

“此事萬萬不可,據我所知,郭兄之所以能有今天一番成就,最重要自然你自己的努力與謀算,但也離不開你母親的支援。

令慈既然支援你,那肯定是對你給予了深厚希冀的,郭兄你可萬萬不可一時糊塗做了個不孝子啊!”

“可她並不是我母親。”

這句話郭裕飛差點說出口來,但到底忍住沒說,想起郭夫人臨走之際諄諄教誨,殷殷期盼,他確實不忍一走了之。

又回想李青凡言語,便知道他極看重“忠孝”二字,所以才會出言勸誡自己。

這正是這方世界與地球現代社會的區別所在。現代社會人們自然講責任,但同時也看重自由。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完全由自己決定,自己主導。時間是自己的,並不是子為父活,徒為師活,妻為夫活。

“唉……這就是人生啊。”郭裕飛仰倒在草坪上,李青凡說:“郭兄,你莫要洩氣,我認為憑你智慧肯定可以解決這個棘手難題。”

“但願吧……”郭裕飛雙臂枕著後腦,忽然發問:“李兄,你這輩子想要做什麼呢?”

“當然是做天下第一了。”李青凡不假思索地答,若是其他人說這句話,那是口出狂言,但李青凡說出卻只是陳述事實,他的武藝之高,法術之強均達當世之巔,這一次武宗大會,他可也是眾人津津樂道的奪魁人選。

“是你想做,還是你師父諸葛風雲想讓你做?”郭裕飛望著李青凡問。

“這……自然是師父提出的期許,我就要為之奮鬥了。”

郭裕飛笑了笑,說:“李兄,倘若你的人生軌跡變了樣子,你出生之後並沒被諸葛風雲選中,你長大成人後,父母對你也沒有什麼要求,只讓你去做喜歡的事,你這輩子要去做什麼呢?”

“唔……這個假設倒是新奇……我覺得我應該還是要去習武修煉的,武學法術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徜徉其中,是人生莫大樂趣。但……我並不會給自己定下什麼目標,不一定非得修至飛仙境,更不必非得掙做什麼天下第一。隨心而為,隨性而為即可。”

“李兄的意思是,只看付出,不問獲得?”

李青凡搖頭淺笑:“也並非如此,依我看習武修術有點像農民耕種,豐收了自然開心。要說我不在乎獲得,那也不對。我自然希望修一術成一術,學一招會一招。

有所得總是快樂的。

但同時付出也有付出的樂趣,面對一個高深絕妙的法術,一點點研究,一點點思索,一點點剖析,這一過程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招招法術不用學,直接倒進腦子裡便爐火純青了,那也是索然。”

郭裕飛聽到這裡不由得訕訕一笑。

李青凡也頓了頓,接著說:“我覺得人生的快樂分好多種,有主有次,有大有小。都說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依我看,這四大喜便對應著四種快樂。

‘久旱逢甘霖’是最基本的溫飽,是果腹之慾,人人不可避免,人活於世總要先吃飽了不是?當然我這麼一解,淺了。

往深了說‘久旱’是人生困境,‘逢甘霖’是解決了困境。人要擺脫了困境才能有所為,若終日陷入泥淖之中。也就如同吃不飽,穿不暖一般,如此也只能為填飽肚子而終日碌碌,那也難展拳腳了。

所以深說淺說,歸根結底,都是一般,這一條說的是最為基礎的一種快樂。”

“可是我覺得人生在世,總是一個困境接一個困境,無休無止,又怎麼能走出來呢?”郭裕飛插話說。

李青凡點頭便是認同:“這是真的,除非上天眷顧,能得天獨厚之條件,否則生活中的困擾確實一直存在。但是,雖然咱們時時刻刻身處困擾,卻不能深陷困擾。

比如,西漢匡衡想要夜間讀書,無奈家貧,買不起蠟燭油燈,這便是他的困擾。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就不讀書了,而是做出鑿壁借光一事,被後世傳為美談。”

郭裕飛恍然:“應當如此。”

李青凡接著說:“咱們再來說‘他鄉遇故知’這一喜。”

“洗耳恭聽。”郭裕飛已坐了起來,聽得津津有味。

李青凡又說:“這一喜,依我之見,說的是親情與友情。人之一生,有人陪伴才是美好的。如果一個孩子自小沒有父母,那是大大的遺憾;如果一生之中,沒有幾位朋友,一二知己,那就太孤獨了,必然一生寂寥,少了許多快樂。”

“想必‘洞房花燭夜’就是愛情了吧?”

“正是。”李青凡眸子閃了一下,“愛情之樂郭兄比我要清楚得多,我也就不班門弄斧了。”

“哈哈,我可看出來了,但不知李兄你是盼著意中人,還是戀著意中人呢?”

李青凡臉上略顯羞澀表情,說:“我宗雖是道教分支,但宗規上明文規定,除過一宗宗主外,婚嫁自自由。所以……我確實心有所屬了。”

諸葛風雲雖一直嚴苛要求李青凡,讓他在武藝,法術,修為上都力爭第一,但卻並沒有要求他一定要繼任宗主之位,李青凡也無意於此,所以他便以為蒼綾宗宗主之位是落不到自己頭上的。

“李兄看上的,想必是清麗脫俗的絕世人物了。”

李青凡仰望星空,但眸子裡卻映著人影:“她是陽炎族人,只不過是普通姑娘。”說到這裡,目光盈盈,宛若流水中倒映著光彩。

“這我可不信,什麼時候有機會,我定要見一見。”

“好啊,他日姑娘若真接受了我,我一定帶著她去湖州盤恆幾日。”

“屆時我必將掃榻相迎,以盡地主之誼。”

兩人定下約定,李青凡又說:“最後便是‘金榜題名時’這一喜了,我以為這才是人生最大之樂,即追逐抱負之樂。人類窮盡一生去追求,欲罷不能,不死不休,其他三樂與這一點相比,只能算是旁枝末節了。”

“難道愛情之樂也比不上?”郭裕飛發問。

李青凡沉吟一陣,堅定地搖了搖頭:“比不上。一生之抱負,是生命價值之所在,捨命相博,在所不惜。這是難以割捨的宿命,是一股紮根在心底,無法扭轉的力量……”他說到這裡,目光中原本流瀉婉轉的光彩已消失不見,轉而卻燃起了一團烈火,猛烈至極,難以澆滅。

郭裕飛不由得肅然起敬,心中說:“凡是能成大事者,眼神裡應該都藏著這樣一團火吧?”

兩人說到這裡,夜空中的月亮已經漸漸偏西,郭裕飛舒了口氣,長身立起,說道:“李兄,時候不早了,你後頭還要參賽,需得保證休息,咱們都回去歇著了吧?”

李青凡也隨即站起,衝郭裕飛拱了拱手說:“與君暢談真乃平生幸事。”頓了頓,“郭兄,我突發奇想,有個請求。”

“李兄請講。”

“我雖與郭兄相識時間不長,但卻有一見如故之感。今日又在此遇見,更見緣分。不如……咱們義結金蘭,做一對異姓兄弟如何?”

“好啊,好啊!”郭裕飛連說兩遍,他是真的想要交下李青凡這個朋友,倒不是因為他修為高強,也不是因為他是諸葛風雲弟子,就是覺得他這個人很對自己脾性,是個能交心的人,太難得了。

兩人撮土為香,朝東八拜,說了同生共死的誓言。

李青凡二十八歲,自是大哥,郭裕飛二十二歲,是弟弟。

“大哥!”

“賢弟!”

這一回郭裕飛叫得十分真誠。

雖然郭裕飛提議回去休息,但李青凡卻仍不肯離去,而是又問郭裕飛:“賢弟,我肚子裡一直有個疑問,不吐不快。”

“大哥請講。”

“依我猜測,你修為應該是在藍霞二階上下,不知對不對?”

“慚愧,小弟只有藍霞一階。”

“所以,我很奇怪,你藍霞一階修為,為何昨日使出的盤龍狀法術能有如此威力?”

“這……”

“若是不能說,那賢弟便不說了。”

“不,只是事情很是離奇,我說了只怕大哥不信。”

“啊呀,我本就是個好奇的人,你這樣一說,我就更想知道了。”

“我早年間認識一位奇人,姓‘掛’,他是為深不可測的高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偏偏瞧中了我這個資質平庸的人,用奇妙法子傳授給我許多厲害的法術,你所說的盤龍狀法術叫做‘盤龍掌’。

便是掛老先生傳我諸多法術中的一招。

據掛老先生說,論依剛猛而論,天下掌法,無出其右者。”郭裕飛選擇了一種潤色過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李青凡解釋了自己體內的外掛殿。

“哦?無出其右者?”李青凡聽到這一句,大為興奮,“這我可不信,來來來,賢弟,我便以蒼綾宗的‘擊波掌’,跟你的盤龍掌對上一對,看看到底如何?”

“這……大哥,你是紫金五階,我跟你對掌怕不是自尋死路……”

“兄弟無需擔心這個,我自有分寸,來來來,讓我見識見識。”李青凡對法術甚為痴迷,對於這無出其右的盤龍掌怎肯放過?雖然見過,但卻只是遠觀,其力道強弱,吞吐緩急,均是不知,心癢難耐。

“那小弟恭敬不如從命啦!”郭裕飛應承下來,心念忽動,不由得露出個狡黠笑容。

他打定主意,要雙掌齊施,第二氣室可也是掛老先生傳授技藝,不能不算投機取巧。

反正李青凡本就是要看盤龍掌到底有多強橫,若是弱了,反倒不符對方心意,乾脆來個最強一擊,也好讓李青凡知道他的兄弟雖是藍霞一階,但可不能輕視。另外,李青凡是紫金五階的大佬,自己再怎麼出掌也不會傷了對方。

兩人相距兩丈,面對面站定。

“大哥,小心了。”

“請!”

一個“請”字將落,郭裕飛便即起手結印,一印成,李青凡便即感到一股猛烈的靈氣擾動壓來,就如同一個巨浪般打在了自己身上。

透過這一印,他已推算出盤龍掌一術是四印成術,亦知道郭裕飛在此法術結印手法上已至爛熟之境。

他要使的擊波掌是一招五印法術,對搶印式已趕不上對方速度,便立馬朝後倒縱出去,身在空中便即起印。

他三印掐畢,郭裕飛右掌前已有青色光氣匯聚跟著凝成盤龍之狀,續而龍吟聲起,那青龍張牙舞爪朝前撲擊。

眼看青龍就要撲到,李青凡五印掐畢,右掌推出,淡青色光氣湧起,凝成一個徑逾七尺的半球,凸面在前,平面貼掌。

下一瞬,兩人掌前光氣撞擊,郭裕飛立馬催動第二氣室裡的盤龍掌靈環出體,李青凡陡覺襲來掌力又增一倍,大吃一驚,立馬將兜住未用的掌力又抖出幾分,這一招擊波掌已吐出七成力道。

對掌之際,猶如平地裡起了滾雷一般,隆隆聲遠遠傳開,迸發出的衝力呈球面推開,草坪起伏宛若浪潮翻湧,久久不絕。

兩青龍竭盡全力撲擊,直至完全潰散化煙。而青色半球劇烈震盪,邊沿雖有絲絲縷縷煙氣散去,但主體仍存。

郭裕飛是飛撲而至,身在空中被擊波掌力道反推回去。他雙手亂舞,卻無力可借,李青凡迅捏二印,一把巨型鐵劍破土而出,劍擋處正好接住郭裕飛,且順著郭裕飛摔出力道朝後傾斜,慢慢卸力。

隨著郭裕飛身上所蘊力道越來越弱,鐵劍傾斜的速度也越來越緩,直至凝住不動。而後郭裕飛便滑落在地,並未受什麼傷害。

李青凡走了上來,起初滿臉都是驚愕之色,跟著轉為惋惜表情,第一句話是“可惜!”跟著又說:“可惜了!實在可惜了。如此神妙的法術我要是能看一看其靈環是如何構造的就好了。”

郭裕飛爽朗一笑:“大哥要看,又有何困難。”

想來,若是麻長老看到這一幕,要氣得死去活來,自己想看盤龍掌靈環圖,威逼利誘窮盡辦法,耗了半年多才要來,李青凡卻一張口就到手了。

“當真?”李青凡雙目放光,跟著又說,“賢弟不可胡來,沒有師父答允,這靈環圖是萬萬不可外傳的。”

郭裕飛擺了擺手:“大哥放心,掛老先生是個奇人,我專程問過他老人家,他卻說只要我願意,靈環圖想給誰看,便給誰看。大哥想看,小弟自然奉上。”

“那……那真是太好了!”李青凡大喜過望,說話都有些發顫了。

“不過,這裡沒有紙筆……”

“無妨!賢弟稍等,為兄去去便回。”說著雙手十指齊舞,指影連連,御劍術十八印一蹴而就。

李青凡御劍而去,飛到賓館之外,他凝住法術不散,下了飛劍,飛步進屋,拿了炭筆硬紙。奔出屋前,還不忘帶一塊耀晶石。御劍而歸,雙腳走下飛劍時,前後不過四五十息功夫。

郭裕飛也不耽擱,取過炭筆,將硬紙鋪在草坪上,便繪製起來。他剛剛繪過一幅,許多細節都還記得,不到一炷香功夫便即繪成了盤龍掌靈環圖,並做了細緻備註。

李青凡如獲至寶,捧在手裡看了起來,他略微一掃,雙目便即瞪圓,不住搖頭,一會兒緊抿著口,一忽兒又把嘴巴長得老大。

根本站不住,一面看一面來回走動,忽地停住不動,仰天沉思,忽地又眉頭緊鎖,接著卻搖頭嘆氣。少傾“啊呦!”一聲歡呼,彷彿破解了什麼重大難題……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一個時辰過去,這一個時辰裡,李青凡連眼都沒眨一下,整個人顯得亢奮無比

,時不時便說一句“怎麼會這樣?”又或“這也太過不可思議。”

又過一個時辰,月亮已經西沉,星月暗淡下來,整個天幕漆黑如墨,已至破曉十分。

“賢弟,這一招盤龍掌是掛老先生所創?”

“正是。”

“是他老人家憑一己之力所創?”

“這我就不大清楚了。”

“賢弟,你告訴我,掛老先生是用什麼法子讓你學會了這一招法術?”

“這……我可就不好說了,總之是極為奇特的法子。”

李青凡情緒激動,久久難以平靜。

許久後,忽而指著盤龍掌靈環圖說:“這法術是一招融合法術,據我所融合法術多為二屬融合,只有極少數是三屬,我從未聽說過四屬法術。

可這盤龍掌……它……它居然是風火雷水土陰陽七屬相融之術。”說到這裡他看著郭裕飛,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郭裕飛肯定地點了點頭:“大哥果然慧眼如炬,盤龍掌確是一招七屬融合法術。”

李青凡說:“我宗法術以陽屬為主,火雷風三屬為輔,土、水上稍有涉獵,陰屬上則從來沒有運用過。我對陰屬法術知之甚少,緊緊限於能認識陰屬幾個最為基本的構元。所以盤龍掌中陰屬部分我不敢妄評……

但是,其他六屬構元的結合簡直是……簡直是巧奪天工,神來之筆。掛老先生難道是活神仙不成?人類當真可以構造出如此精巧絕倫的靈環來?賢弟,你看你看。”

說到這裡,伸出手指指向靈環圖,“這每一處的結合都堪稱奇妙,這到底運用了多少技法,又或者說掛老先生獨創了多少技法。不勝枚舉,不勝枚舉。

一般來說,創造一靈環,要大致遵循一個構築思路與理念,就比如我宗陽屬法術,不下百餘種,但一個個拆出來,便可看出,許多構元之間的組合方式是相同的,歸納之後便是構組,許多構組間的組合方式也是相同的,這便是構群。

我在研創新法術時,大多數是構群層面的組合,一招新創法術中,有三成新創構群已屬不易,若是能有幾個新創構組,那可不得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必然是機緣巧合,靈感突發下才能偶得的。要知道,法術發展至今已歷數千年,無論哪一屬,構元之間的組合方式早已被研究透徹了。想要創新,難如登天。

而你看,這盤龍掌,每一個構組都是由七屬構元結合而成,要知道誇屬的結合極難成功,更別說七屬同時結合成一個構組了,別說有何作用,就是生拉硬湊,能結合在一處也是困難。可……可這盤龍掌……兩個構群,十六構組,無一重複,且皆有妙用、巧用。

無論哪一處,單拎出來看,都是封神之筆!十六處封神紙筆湊成一個靈環!且還能兼顧美觀,其形夭矯,隱隱為龍爪之形。術成之際,光氣凝成青龍之貌……”說到這裡他連聲讚歎,已然詞窮。

郭裕飛又問:“以大哥天賦,想要學成這一術需要多久?”

李青凡沉思許久,微微搖頭:“我怕是難以學成了。

你如果讓我現在去學一招陰屬法術,我倒有自信能學成,就算我對陰屬一竅不通。

許多陰屬法術擺在那裡,常用構組,構群也擺在那裡,這些都是先賢摸索出的規律。

所有陰屬靈環的構築之法九成皆在其中,我慢慢研習便是,就算那一成無人指點,但我也有信心,只要持之以恆,就決計能有學成的那一天。

可這盤龍掌的靈環構築之法完全是自成一派,我雖修習法術已有二十餘年,但在這一術面前如同一張白紙,毫無根基可言,欲要修習,那必須一處處鑽研。

且,其構元之間的結合之技巧,幾乎處處不同,也處處精妙,靈環所用構元總量不多,卻包含了上百個全新的技巧。

如果無人能夠指導解惑,那這就好比,要憑藉一己之力,鑽研學習七屬全新法術。一人要完成成千上萬先賢幾百年的成果,這是不可能的。”

郭裕飛聽到這裡便明白了。

修習其他法術,就好比製作火箭。火箭製作需要運用物理學知識,燃料方面要用到化學知識。

想要成功研製的前提是數學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物理化學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踩在先賢的肩膀上再做出努力才能成功,這是個十分漫長的時間,是數十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若是給一個商朝人圖紙,他能做得出火箭嗎?肯定做不出。

而現在忽然有了一個新事物的圖紙,圖紙雖然詳實完整,但是卻用到了七個學科,且每個學科都是全新的領域,之前沒有半點研究。

所有都得從零開始,且必須由一人完成,那麼這人就算子再聰明,窮其一生,也不可能製作出圖紙上的東西了。

郭裕飛知道盤龍掌厲害,推想靈環固然精巧,但也沒想到精巧至廝。他能完成靈環構築,是因為外掛殿直接授予。

無師自通,未學卻已至大成之境,還真感覺不出這靈環到底有多難。怪不得外掛殿說這靈環隨便給人瞧,李青凡都說自己決計學不會,那天下間出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學成?

郭裕飛忽然想起了麻長老,特別想看看他面對這靈環圖時是個什麼反應。

百花嶺,湖州宗下榻賓館內。

麻長老坐在自己臥房裡,面對著展在桌上的盤龍掌靈環圖,陷入了沉思之中,許久許久,他都一動未動。這就是他處心積慮,煞費苦心得來的靈環圖?

他還真沒想到過當下這種情況,他居然理解不了,也就是看不懂。以往也見過很多精妙難懂的高階法術,其中火屬最多,那裡的難懂和這盤龍掌的難懂根本不是一回事。

火屬高階法術就好比是一座高山上的果實,高山雖險峻,但總有山壁可以攀登。

而這盤龍掌就好比藏在雲朵裡的金山,金光閃閃何其耀目,可雲朵在萬丈高空,他想上去,可連條路都沒有,又怎麼上?

又枯坐一陣,麻長老將靈環圖收了起來,想了想伸進桌上油燈的火苗上燒了。留著有啥用?證明自己的愚蠢與無能嗎?

麻長老背抄雙手,來到大窗前,望著已泛出魚肚白色的東方天空,忽而自語:“郭裕飛到底是怎麼練成的?”

“他都行,我怎麼卻不行?

我為什麼不行?”

“啊!”麻長老忽而怒吼一聲,一掌劈落在身旁木桌桌面上,即便是厚實紅木,也被拍出個深深掌印。

麻長老憤怒了,由妒生怒,他不得不嫉妒郭裕飛。

遠處,三角形的平臺上。

李青凡還又開始細細觀摩盤龍掌靈環,郭裕飛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便問:“大哥,你把這盤龍掌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卻不知道它有沒有缺點?”

“有!”李青凡脫口而出。

“還真有缺點?”郭裕飛微微詫異,都這樣的法術了,還有缺點,若這句話不是出自李青凡之口,他還真不相信,且要暗諷對方“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有何缺點?”

李青凡那起炭筆,在硬紙空白處畫出一縱一橫兩條直線,兩條直線一端相交,形成了個坐標軸。李青凡在橫線延伸而出的頭下面寫下了“修為”二字,然後又在豎線延伸那端左側寫下“威力”二字。

真成了個坐標軸了。

郭裕飛驚訝地望著李青凡說:“這坐標軸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什麼?坐標軸?什麼坐標軸?這是我師父交給我的,叫做‘比較圖法’,用途很廣泛。”

郭裕飛讚許地點了點頭,心裡默默說:“諸葛老先生可真厲害,研究靈氣之餘,還有能研究研究數學……”

李青凡從兩道直線交匯處劃出一道斜線,然後說:“賢弟你瞧,絕大法術的威力,會隨著修為的增加而增加,具體關係便如這道斜線。靈環構築越是巧妙的法術斜線傾斜角度越大,反之越小。也有極個別法術是這樣的。”

說著又劃出一道向上彎曲的曲線,“即,隨著修為的提升,法術威力的提升會愈來愈快。但還有少部分法術是這樣的”說著劃出第三道線,也是曲線,但卻是向下彎曲,“即,隨著修為的增長,法術威力的提升會愈來愈弱,盤龍掌便是第三種。”

“這……”郭裕飛有些錯愕。

“不過,盤龍掌雖然是第三種,但威力仍是絕冠天下……若拿盤龍掌與我宗擊波掌來比,擊波掌威力與修為之關係是第一類。我推算,紫金八階的時候,盤龍掌威力才會被擊波掌所超越。”

“資金八階?”苦笑搖頭,“只怕我這輩子是難到了。”

李青凡並未出言否定,畢竟能否到紫金八階,多看天賦機遇,是萬中挑一的人選,非勉勵奮進所能達。

但他不想澆滅郭裕飛修行熱情,忙另起話頭:“賢弟,你可知為何隨著修為的提高,法術威力會增強嗎?”

“這……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如若不然,誰還努力提升修為呢?”

“是,自然是理所應當。但理所應當,也是因為‘有理’才‘當’。你若這樣想,所為法術便是靈環,靈環出體,即成法術,靈環說到底是由一個個構元所決定的,修為高低,法術所用構元又不會增多,那為何威力會增強呢?”

果然,有些人腦迴路就是不一樣,居然會去思索這種事情。

“嗯?”郭裕飛滿頭霧水,他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猛地一聽也覺困惑,忍不住問了句:“是啊,為什麼?”

李青凡接著說:“這其中定是有講得出的道理的。只是其中機理,無人知曉,也無人研究。倒是我師父前些年最近提出了一種猜想,現在有許多大家名宿都已認可了。”

“不知諸葛先生如何猜想的?”

“修為只是咱們人為提出的一個說法,用來判別修士實力的高低。但修為到底是什麼呢?

我師父參悟多年,人為這修為提升的本質是靈氣變得厚重了,同樣是一個構元,紫金境和白虹境輕重是不一樣的,當然這裡所說的輕重只是一種比喻,可不真實上秤秤來的。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每個構元所攜帶的‘潛在的能量’。構元能量有多有寡,所以即便是一種靈環,但由於修士修為不同,那麼靈環所攜帶的能量也是有高有低,如此說,便能解釋得通了。”

郭裕飛恍然:“應是如此。”

“但正所謂學海無涯,法術上的奧妙想要完全參透是不可能的,最近幾年,澤休大師卻又有新的結論。

他將自己作為物件,以金剛掌為例,經過長年累月的觀察記錄,發現他在紫金境時構築的金剛掌靈環跟藍霞境,綠芒境,白虹境時的均不相同,只是差別甚小。

而將紫金九階和白虹五階時對比就比較明顯了。澤休大師倒也想以紫金九階與白虹一階時相對比,只是他在白虹五階時完成金剛掌靈環,最大差異只能到此地步。

對比之下,發現白虹五階時靈環方方正正,很是規整。而紫金九階時卻有些鬆散了。澤休大師原本還以為是自己在一遍又一遍構築之中,不自覺地對靈環的旁枝末節不加把控,而造成的一種‘不規範’。

當然了這種‘不規範’並不是退化。

就比如初學字時寫楷書,流暢之後便轉而寫行楷,行書,甚至草書,行書為求美感、流暢,對一些筆畫便進行了刪減合併,而草書更是大刀闊斧,更求意境,其形至簡。

可後來,又經他細細剖析觀察之下才發現,紫金九階是金剛掌靈環雖然鬆散,但鬆散處卻多出了許多無根構元。

所為無根構元便是緊緊附著在靈環之上,但卻並非沒有與靈環發生連線纏繞的構元,好似是被靈環吸附住了。

結印時,這些無根構元也會隨著靈環一併引出體外,化為光氣,凝成掌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