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翼飛剛剛成為百將,什麼都還不瞭解,與眾將士也不熟,是以依然是那套軍隊就職演講來了一遍,大讚特贊蒙家軍,然後是表決心,擺態度,初步獲得了將士們的認可與好感。

隨後他讓麾下兩個屯長、十個什長、二十個伍長分別做了自我介紹,說出自己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

在他們說的時候,楊翼飛就進入了無意識記憶狀態,待三十二人說完,楊翼飛立馬複述了一遍,結果一個不差,連在一邊旁觀的申圖都驚訝無比,這記性,厲害了,傳說中的過耳不忘啊!

點卯完畢,各部隊以什為單位各自帶回,因為一座營帳中就住一什。

秦軍每日作息大致為,卯時點卯,結束後帶回休息,整理內務,解決個人問題,待卯時過去,辰時到來,各部隊便要拉到各自的訓練場地進行晨操,為時一個時辰,到巳時結束晨操吃朝食(早飯)。

吃過朝食,又是一個多時辰的訓練,到午時三刻結束,未時為午休時間,避開中午最熱那段時間,要知道,這個時代中暑也是可能會要命的。

直到申時才再度開始操練,至酉時三刻結束,隨即食飧(晚飯)。

吃過晚飯後,夜幕差不多就快要降臨了,此時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你夠勤奮可以自己加練,不想加練也可歇息放鬆,但是在戌時結束前,除值守者其他人必須回營睡覺。

總的來說,秦軍每天大概訓練四個時辰,即八個小時,睡眠時間在八至九個小時左右,吃飯休息恢復體力的時間則是七個小時左右。

當然,許多人晚飯後還會再拿出個把小時加強訓練,如今這個時代可不比後世和平年代的軍隊。

和平年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只是一句激勵士兵的口號而已,訓練好了也只是更容易獲得榮譽。

可這個時代的士卒訓練,那是真的為了戰時少流血,自身掌握的本領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是能不能從戰場上活下來的關鍵。

……

結束點卯後,申圖帶著楊翼飛往中軍大帳那邊行去,作為近衛隊的將領,他的營帳位置自然是在中軍大帳附近。

五百主及以上官職可單人住一個營帳,百將則是兩人住一帳,屯長五人住一帳,什長毫無疑問,是跟自己那一什的士兵住一帳。

讓楊翼飛沒想到的是,蒙毅竟給他安排了一個單人營帳。

其實也不是說給他搞特殊,而是其他百將營帳都已經分配好,本來蒙家軍近期就沒有收人的計劃,楊翼飛屬於“空降”下來的,所以他得以享受了五百主的待遇。

不過這個待遇也讓楊翼飛暗暗高興,他身上有秘密,自己獨自一個營帳,自然要方便得多。

回到自己的營帳,楊翼飛將長矛放在了帳中,他已經不是小卒,兵器的使用可以由自己選擇,長劍掛腰上不礙事,便任其掛著。

他並不擅長使用長兵器,在戰場上使用長矛,反而限制了他身法步法的靈活性,相對於長劍長矛,他更適合用匕首或短劍。

只不過玄鐵匕首是個稀罕玩意,他可不敢隨意拿出來。

一個是財不露白,要知道,在系統商城中,玄鐵匕首的價格可是比一門拿破崙炮還要貴。

還有就是他也不好解釋來歷,明明之前從洗完澡到前往蒙府,他身上什麼都沒有的,那這削鐵如泥的玄鐵匕首哪來的?

所以他只能藏著掖著,就算以後上戰場要用,他也有可以掩飾的方法。

很簡單,事先裝備一把青銅匕首,但是上了戰場,拔出青銅匕首後,瞬間收進系統包裹,再取出玄鐵匕首,打完了仗,捅完了人再換回來便是。

“楊將軍,蒙將軍請你前往中軍大帳議事。”

申圖將楊翼飛帶回營帳後,便徑往中軍大帳去了,此時一名親兵跑到楊翼飛營帳外稟報道。

楊翼飛出了營帳,跟著親兵往二十來丈外的中軍大帳行去,到得中軍大帳,卻見南宮彥、申圖、以及另外三名五百主盡皆在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蒙毅主動迎上兩步,饒有興趣的道:“楊將軍,聽申將軍說你要操練一種新戰法?可否跟本將軍詳細說說?”

楊翼飛笑道:“有何不可?這新戰法也是基於馬鞍馬鐙方能實現,否則所謂的新戰法就是一句笑話,嗯……將軍可放過飛鳶?”

蒙毅搖頭道:“未曾放過,只見旁人放過。”

楊翼飛道:“那也無妨,將軍只需知道,飛鳶乃以一根長繩牽引,無論前行還是後退,那飛鳶跟人的距離都是不變的,這新戰法便是基於此而創,可謂之‘飛鳶戰術’。”

說完這句,楊翼飛便將安息人射箭法的理論巨細無遺的說了一遍,最後總結道:“總之,我弓騎兵始終與敵人保持著一個距離,絕不靠近,也不拉遠。”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只要掌握好這三點,飛鳶戰術定能發揮出莫大威力,這樣的弓騎兵部隊,足以把敵人逼瘋。”

“哈哈哈哈……妙,妙啊!簡直妙不可言,如此戰術,虧得你想得出來……”蒙毅忍不住心底的喜意,大笑出聲,連拍楊翼飛肩膀。

南宮彥也笑道:“無論是匈奴人還是諸狄戎,他們的弓弩皆不如我大秦弓弩,至少差了二十餘步,楊將軍此戰術對我大秦將士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對敵人來說卻是莫大的災難。”

申圖介面道:“所謂時不我待,依末將看,也無須做什麼嘗試了,咱們儘快抽調一批精於騎射的將士,組成一支弓騎兵部隊,專門操練這飛鳶戰術。”

蒙毅精神一振,道:“申將軍所言極是,正好狄戎意欲犯境,咱們儘快將這支弓騎兵操練出來,到時候拿他們練練兵。”

楊翼飛心下暗暗驚歎,這個時代的一步,是左右腳各向前邁出一次為一步,也就是說,一步大約1.5米左右,二十餘步,那就是射程差了足足三十多米,如此一來,風箏戰術就完全沒問題了。

接下來眾將領就飛鳶戰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用弓還是用弩,到若用弓該用什麼強度的弓,進行深入研討。

弩分蹶張弩和擎張弩,就是強弩與弱弩的區別,蹶張弩力大,射程遠,可及兩百步以上,但開弦需以腳蹬或膝頂,要全身協作,自然無法用於騎射,擎張弩是以手臂上弦,但射程相對較短,僅得四五十步。

最後眾將得出一致結論,使用飛鳶戰術的弓騎兵只能用弓,不能用弩,而弓以一石弓為準。

一石弓拋射約可及一百二十步,平射可及八十步,當然,這八十步是最大射程,而非有效射程,有效射程大約在六十步左右。

有效射程是指箭矢射向目標時,能達到預期精度和威力要求的距離,有效射程首先要保證的是精度,超出有效射程是指沒有命中的把握了,但殺傷力還是綽綽有餘。

而箭矢射出去後總是要落地的,它們所能飛行的最大距離就叫最大射程,但是到達最大射程時的箭矢依然具有一定速度,照樣擁有殺傷力,只不過此時箭矢已經落地了而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