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轉化,巧變剛柔。

論此道之造詣,玉皇道人哪怕是老怪物,也無法企及玄九天。畢竟術業有專攻。

並且,玄九天有陰陽令在手,於陰陽之變上堪稱無雙,玉皇道人使用“靜月虛煙”對付她,無疑是錯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錯有錯著,或者說玉皇道人本身就沒想過“靜月虛煙”能有成效。他之所以使用此招,不過是為了在狂風暴雨的攻勢下獲得一絲喘息之機。

當玄九天以“一氣化九百”轉化招數之時,玉皇道人由道反氣,氣吞無極,龐然之氣轟然出體,“天地根。”

在陽極釋放無儔之力的同時,玉皇道人同樣轟發雄勁,天地永珍之力形成龐然宏大之能,與陽極碰撞,頓時便叫天一山動盪不休,令得天柱的虛體再度變得真實數分。

“只要再來一場大戰,素某所布的‘移天換地陣’便可積蓄足夠的力量,裡應外合一舉攻破天柱。但若將這股力量用在加固天柱之上,這天柱哪怕是在這天星盡搖期間,怕是也將無人可破了。”

素天真雙掌一起攏在袖中,不斷變換印決,並且暗自向元邪皇傳音道。

“天地根”和陰陽令的碰撞,讓素天真所布之陣再度積蓄了大量的勁力,按照他的估計,在此戰之後,只需再有一場大戰,便可讓大陣蓄滿力量。

但是,想要操縱這股力量,卻是不太容易。按照約定,必須是甲子論武的最後勝者方才能使用這股力量。

而從現實角度來看,唯有力壓眾人的最後勝者,方才有能夠操縱這由眾人之力聚合起來的力量。

所以這約定雖只是口頭說說,但卻是比任何記敘在紙上的條約都要管用。

“不過,素某作為佈陣者,也早設下了暗門,”素天真接著傳音道,“就如之前與邪皇所說,以邪皇燭龍之力操縱地脈,當可借由大陣盜取地脈之力,並支使部分眾人之力。邪皇可藉此力大敗群雄,一舉獲得最後的勝利。”

“素某知邪皇有自己的驕傲,但邪皇為了族群繁衍謀劃多年,如今大功將成,若是因為一時猶豫而功敗垂成,豈不可惜?”

素天真說完這番話後,眼見元邪皇還是默然不語? 便行了一禮,道:“素某這便要去皇城地下主持大陣了,望邪皇多多思量素某之語。”

他飛速遁入已經被連番大戰摧毀不少建築的皇城之中? 進入早就挖好的地宮? 準備在這最後的關鍵時刻親自主持大陣。

在他離開之後,東方雲徵微微猶豫? 還是忍不住道:“素天真此人動機莫測,也不可盡信? 不過他之所言也是有部分正確的? 這等時刻動用一些外力也是未嘗不可。”

元邪皇聞言? 還是沉默不語? 但在數息之後,他說道:“本皇知道了。你去盯著素天真吧? 不要讓他有背叛的機會。”

這話模稜兩可? 但東方雲徵覺得元邪皇心中的天平已經想著動用外力那一邊偏移了。

他也不在多言,只是微微躬身,道:“屬下這便去盯著素天真,只要屬下一息尚存,就絕不會給他一絲背叛的機會。”

“嗯? 去吧。”元邪皇說了一聲,便繼續觀望戰鬥。

此時距離雙方極招碰撞已是過了整整半刻鐘,但氣勁碰撞卻還未消止,反倒是愈演愈烈,甚至連二人的身影都被淹沒在不斷碰撞道氣和陰陽之力中。

“天地根”乃是道門鎮教之招,其名取自《道德經·第六章》,原句為:“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玄牝,乃微妙化生之意,有一生萬物之能。

“天地根”此招威力龐大,動用天地永珍之力,但其特點卻還是在“綿綿若存”四字上。

此招不似其他極招,持續力極為長久,只要出招者持續發力,那“天地根”的龐然之力還會增長。

而玄九天的陰陽雙極之功也與“天地根”有些類似,隨著陰陽二氣的運轉,威能開始不斷碰撞,直至最後甚至可翻天覆地。

三百年前,玄九天便是以此法將自身功力攀升至巔峰,一掌將天一山按低三尺。

而三百年後的今天,玄九天已是合道之尊,並且有陰陽令在手,她的上限遠遠超過了三百年前。

“仙者萍蹤。”

陰陽氣流之中,玄九天雙令在手,陰陽令於雙手之上各自匯聚至陰至陽之力,陰陽分流並行不悖,緊接著雙令揮斬,陰極陽極之劍氣幾乎不分先後地飛出,雙極之力攜帶毀滅之威,衝撞在“天地根”形成的龐大氣勁上。

“乘天地·御六氣·天一入寥。”

玉皇道人收攏氣勁,龐然之勁為掌氣所引,分毫不讓地反撲,天地之雄勁轟然撞在陰陽分流之招上,宏大威能激盪四周,讓立在盆地四周的眾強石碑都開始不穩,讓眾位合道武者都連連出手阻擋。

‘這才是道門之神威啊!’

玉皇道人有種暢快之感,比起先前與秦暘那一戰,此戰玉皇道人才可說是盡展神威,不似之前那般輕易落敗。

想到這裡,饒是玉皇道人心性沉穩,也不由發出暢然笑聲。

“此戰,不由讓貧道想起了吾輩當年的最後一戰,玄九天你頗有當年道祖之姿啊。”

“但是可惜,就連道祖,乃至武祖,當年都敗在了吾等手上,你又憑何例外?”

雖說被人封印,但最終活下來的終究是他們。

唯有生者,才能做勝者,玉皇道人當然有資格狂傲。

下一刻,他運劍化納無量之氣,璀璨光華中出現無量無極之象,有紫氣東來,垂天落下三千丈,一股至上之道勢醞釀出現,“函谷蒼兕·太上混元極。”

劍勢掃動天地,陰陽氣流盡散,卻不見玄九天之蹤影。

玉皇道人於此時心中有感,抬頭望天,只見穹天之上,一道身影凌空盤坐,盡吞天地精華、乾坤浩氣,身周貫徹一股無匹無倫、無窮無盡的真氣,浩蕩之勢傾軋紫氣東來三千丈之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