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翦離開後,秦暘輕輕嘆了一口氣,道:“還有什麼事嗎?”

一身黑的掩日站在了玄翦先前所在位置,看他這樣子,估計是有重要事情要稟報。

“真是一刻都不得閒啊,說吧,有什麼訊息?”

“大夏那邊有情況,鐵劍死了,死在藏劍山莊附近的一處小溪旁,為劍所殺。”掩日彙報到。

“嗯?”秦暘正色起來,“死在藏劍山莊附近?那也就是說,鐵劍在論劍大會結束後不久就死了。這該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為何到此時才讓本座知曉?”

論劍大會都過去這麼久了,哪怕傳訊息的人騎馬趕路都能趕到了,更何況墨家有專門的信鷹,就算訊息有所滯後,也絕對能在數天內讓遠在大玄的秦暘知曉情況。

“師者離開大夏之後,夏墨進行了全面蟄伏,再加上郭純陽有派人在找尋我們的據點,致使夏墨的人一心躲藏,很難和剛到大玄的我們建立聯系。”掩日道。

“看起來本座要儘快站穩腳跟的理由又多了個啊。”秦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要是秦暘在大玄這邊經營起實力,派人出去接應,那麼讓訊息及時傳到的可能就大得多。

並且,在大玄這邊建立的勢力非是原汁原味的墨家勢力,也不容易被熟悉墨家的矩子等人捕捉到蹤跡。

大夏的夏墨中人之所以被逼得四處躲藏,便是因為尋找他們的人和他們同源,都是墨家中人,是以才會被逼得連訊息都滯後了一個多月。

“派人傳信玄歌,讓她多加小心,另外,傳信司師姐,請她幫襯玄歌一二。”秦暘吩咐道。

“是。”掩日得令離開。

在掩日離開之後,秦暘也是無心彈琴了,他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鐵劍之死極為不尋常,因為在當日,幾乎所有的劍道高手都出現在了論劍大會上,殺鐵劍的人,秦暘也極有可能見過。

而在那一日,論劍大會上大部分劍道高手,都是站在秦暘這一邊。

“也就是說,要是真查出殺人者是站在我這邊的,我極有可能幫他背黑鍋。”秦暘有些頭疼地揉揉眉心。

要是發生在論劍大會結束後一段時間還好,但這大會剛結束,鐵劍就被殺了,那麼很有可能黑鍋就會扔到秦暘頭上。

誰叫他當日那般威風凜凜,指揮眾多高手為己用呢?

“殺人者若是當日在論劍大會上的人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天曌、雲疏狂這兩個了,天曌是殺手,接受買賣就會殺人,而云疏狂殺人,卻是能夠嫁禍於我。”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幹的,當日出現在論劍大會上的劍客可不能包含整個天下的劍道高手,至少,傳說中那位天殘地缺門的門主江陵流明就沒出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江陵流明,天殘地缺門門主,天下間一等一的劍客,同時他也是大夏人,但他卻未出現在論劍大會上。

若是鐵劍不為論劍大會參與者所殺,江陵流明可能會是殺人者之一。

“鐵劍的死若栽在我頭上,那麼玄歌在大夏就要多一個強敵了。嘖,也不知哪個晦氣傢伙,竟然在藏劍山莊附近殺了鐵劍。”

秦暘無奈嘆道:“哪怕是離開了大夏,依然有大夏那邊的麻煩找上頭,無奈啊。希望玄歌能處理好吧。”

“大羅天,推衍‘宇宙’二經需要多少劫力?”秦暘接著道。

大夏之事,現在的秦暘是鞭長莫及,只能選擇儘快在大玄建立勢力,並且······提升實力。

以他現在的實力,等閒功法最多錦上添花,而無法讓其有大幅度的實力提升嗎,要想變強,只能推衍比《太上丹經》更高一層的功法。

“宇宙”二經,便是秦暘的新選擇。

之前推衍《太上丹經》時,大羅天給出介紹,若修煉完成,可凝聚“太宇之塔”、“宙極之鐘”,但等秦暘將《太上丹經》上的穴竅盡數開闢,只能蘊養完成之後才發現,這所謂的可凝聚,是指你達到了有了凝聚的資格,但若要進一步修煉,卻是需要推衍出“宇宙”二經。

【“宇宙”二經:天地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力與意,時與空,盡在“宇宙”二字之中。此二經論立意之深刻,還在大禪寺“過去”、“現在”、“未來”三經之上,隱隱高出一籌,推衍需要劫力三十萬。】

《太上丹經》三倍的劫力消耗,就是“宇宙”二經的價位。饒是秦暘這段時間屢度劫難,鬥矩子,戰蕭冕,也僅僅只有十七萬的劫力儲備,“宇宙”二經只能推衍其中之一。

“而且這二經在原著中算是道術,我能修煉嗎?”秦暘問道。

秦暘練的是武道,不是道術,並且他也未想過修煉道術。

在這個世界,天上的雷霆並沒有太多功能,僅僅是單純的自然現象,或者說絕大多數世界的雷霆都沒有《陽神》世界雷霆的功能,哪怕是仙俠世界。

秦暘要是修煉道術,這輩子頂天也就是初入鬼仙,再高就不可能了。

【一切推衍皆是無中生有,以宿主理念為準,並非和原版一模一樣】

大羅天給出了訊息。

“以我理念為準嗎?很好,大羅天,拖延“宇”經。”秦暘乾脆地道。

這是無中生有的推衍,並非是將搜尋到原版,進行複製,是以大羅天會說以秦暘的理念為準。

這就是說,無論那原版的是怎樣,大羅天推衍出來的都是秦暘想要的樣子,也就是武道版“宇宙”二經。

既是如此,那還等什麼呢?果斷選擇推衍其中一部經文。

“宇宙”二經中,“宇”代表了力與空間,天地四方為宇,領悟“宇”之義,凝聚“太宇之塔”,便有著象徵天地的力量。

比起這“太宇之塔”,秦暘之前所修煉的《大威天龍菩薩經》卻是遜色到不堪一提了。

劫力消耗,神思進入大羅天中,秦暘的思維隨著大羅天一起運轉,切身體會那無中生有,一點一點推衍出天地四方經文之玄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