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有一個奇怪的機構,這個機構叫做新聞出版社,他們每天都會刊發一些奇聞異事,或者是國家大事。

有時候花湖爆料一下齊國總統的事情,還有國師的花邊新聞。

今天的報紙上刊登了一件大事。

大致的意思就是齊國商人在吳國的時候,經常會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包括胡亂收稅,無故盤查,甚至還打了其中的一個商人。

這個商人好巧不巧的齊國一個官員家的弟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

齊國的學子們開始了一個大的遊行,要國家保護自己的子民在國外不受傷害。

本來這件事情在吳國看來就是一個小事情吳國重農輕商,商人的地位十分的地下,吳國對上人的稅收?也是十分的重,士兵們經常勒索一些商戶,這是常有的事情。

這件事情,在經過齊國的一些人別有用心的運作之後,就被齊國的眾議院給提了出來。

大家一致的要求就是要嚴懲毆打傷人的兇手,吳國道歉,並且賠償。

吳國對於齊國的要求,置之不理,表示不可理解。

一個商人而已,打了就打了,你沒事在家不好好的種地,出來賣什麼東西。

陳凡早就知道了吳國會這麼做,所以他直接鼓動在太學裡的學子們,又進行了一場遊行,這一次,不管是學生,那些商人們,都加入了進來。

他們要求自己的國家對吳國採取強硬措施,要不然就不開工。

齊國的總統在一瞬間就慌了,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齊國悍然出兵,十萬裝備儘量的大軍,陳列在了吳國的邊境。

要是吳國不道歉,不賠償的話,就會自己出手,直接把那個下令打人的士兵給殺了,用來報仇。

吳國國都,皇帝跟兵門門主孫滿樓在商量該怎門辦!

“齊國就是一個流氓,這什麼態度嗎?為了一個商人,竟然如此的勞民傷財,我們不用怕他們,我看他們也就是嚇唬一下我們,我們吳國還有八十萬大軍呢等著他們呢!”孫滿樓壓根不害怕這個警告,他認為齊國不可能因為一個商人而大動干戈的。

雙方劍拔弩張的第三天,齊國終於動手了。

吳國的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把齊國的警告放在心裡,只是保持了日常的警備狀態。

誰知道,齊國竟然拿悍然出兵,一個時辰之內,就打垮了吳國陳列在邊境的十萬大軍,齊國的損失僅僅不到三千人。

齊國人員推進十分的快,在短時間內就佔領了吳國的邊境城池,並且開始修築城牆,準備長期的守城。

“混蛋,齊國的人就是故意的!”吳王一劍把自己的桌子給劈成了兩半。

這樣並不能解他的氣,因為當時他就看出來了,齊國一定會出兵的,但是那個該死的老頭子,孫滿樓竟然不聽自己的勸告,執意認為齊國不會出兵。

現在齊國已經佔領了自己的一座城池了,這個老頭子倒好,自己在家中躲了起來。

宮裡的太監們宮女們見到自己的主子生氣,下的大氣都不敢出,能躲開的都躲的開了,其他的都藏在了暗中。

只有一個小太監,沒有躲,他只是站在了皇帝身邊,雖然已經被嚇的是渾身顫抖,但是依然的沒有躲。

“孫良,你說本王就這麼的無能嗎?我早就預料到了齊國會出兵,可是那個老頭子竟然不相信本王,現在倒好,這種丟城的罪全部怪到了我的頭上!”

吳王並不認為他身邊的這個小太監能說出什麼大的道理來,他只是想找一個發洩口而已。

其他的宮女太監們都跑了,就只有這麼一個小太監,還忠心耿耿的站在了自己的身邊。

其實宮裡很多的太監都是十分的羨慕孫良,孫良進宮才剛剛的一年的時間,那時候的吳王還不是吳王,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王子而已,隨著自己主子的地位提高,孫良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的孫良已經比那些在皇宮裡的老人們都吃香,很多人都是在猜測,不是因為孫良會怎麼的拍馬屁,也不是孫良有什麼本事,只是因為他姓孫。

在吳國,只要你說你姓孫,就被人給高看一眼,哪怕你跟吳國的孫家沒有任何的關係,也沒有人敢欺負你。

因為孫家,在吳國的勢力太大了,大到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孫家而不知道吳王。

但是吳王知道,孫良絕對不是孫家的人,他只是姓孫而已,就這麼的簡單。

所以他才敢直接跟孫良發洩自己心中不滿。

“大王,要是您過的實在是憋屈,幹嘛不收回了孫家的權利呢?”孫良這個問題看著有些愚蠢,吳王就是孫家推上王位的,你在反過來咬一口,這樣有失厚道,並且跟著自己的利益不符合。

但是孫良的這句話就跟一個開啟了閘門的洩洪閘,讓吳王越來越對孫家不滿意了。

其實這麼些年來,吳王一直在暗中做著準備,自己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在暗中拉攏了不少的朝臣,還有一些軍中的將領,但是這一年來,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等待徹底擺脫自己傀儡的機會。

吳王想到了這裡,頓時感覺自己豪氣幹雲,你孫家不是不管本王了嗎?孫家的人不是都當了縮頭烏龜了嗎,那更好,我就直接把你們這個烏龜殼子給砸了。

吳王想到了這裡,他立刻的就寫了一封信,交給了孫良,要他跟某些人聯絡。

這要是被孫家的人知道,可是掉腦袋的事情,這孫良竟然不害怕,直接接了,然後匆忙的出宮。

孫良拿著這封信出了皇宮,然後上了一輛馬車。

“我還以為你忘了我們曾經的約定了!”那個趕馬車的人在外面說道。

“不可能,我在這裡待了這麼的多年,等的就是這一天!”

孫良竟然跟趕馬車的人認識。

馬車帶著孫良在街上跑了好幾圈,確認背後沒有人跟著的時候,才拐進了路邊的一個不起眼的門房裡。

孫良拿出了信,交給了門房裡的一個人。

這個人小心翼翼的拆開人,然後自己的看了一下上面的內容,然後再次的放進了信封,恢復了原狀,重新交給了孫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