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妞學習勁頭很足,每天晚上都抱著書看。

安寧這個身體的原身就特別聰明,何二妞是她的姐姐,其實也是個聰明的姑娘。

她本身聰明,又肯用苦功,家裡又有兩位教授指點,就用了兩個來月的時間便把初一的課本學會了。

兩位老人家喜歡聰明上進的孩子,看何二妞這麼努力,也肯指點她,老人家也不缺錢,還會補貼給何二妞點錢讓她買書,家裡的錄音機什麼的也可以讓她用,讓她聽外語磁帶啥的。

何二妞在何家的時候,是被壓榨的存在,她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吃的也不好,家裡好吃的都要給弟弟妹妹吃,她別說肉了,連個雞蛋星都吃不上的。

她本來出來打工,也做好了吃苦受罪的準備。

可是,她沒想到她運氣這麼好,到了京城能碰到這麼好的僱主,兩位老人事不多又慈祥,對她也很疼愛,家裡吃的用的都是好的,何二妞和老人吃的一樣的飯,每天都有牛奶雞蛋和肉,大冬天的還能時不時的吃點新鮮的水果。

她覺得她這是掉到了福坑裡。

何二妞心裡感激老人,她不是不知道好歹的白眼狼,對老人就伺侯的特別盡心。

她更感激安寧。

她能來京城是安寧指點的,安寧和她說的話她都記著呢。

原先她就想著去南方掙錢,可到了京城,又在京大的教職工宿舍呆了一段時間,她的想法就變了。

去南邊打工是能的掙到錢,可她的學歷也只能做流水線工人,一輩子其實是沒什麼長進的,等到了年紀找一個同樣的做著繁重勞動的工人結婚,一輩子也就看到頭了。

可在這邊就不一樣了,只要她肯努力,說不得能掙一個光明的前程呢。

因為感激安寧,何二妞又想著快過年了,就把她攢的工資拿了一部分給安寧匯了過去。

何二妞在信中說了她的現狀,又說她現在掙到錢了,快過年了給安寧匯點錢,讓安寧買點吃的用的,還說以後她還會定時的給安寧錢,讓安寧想吃啥買啥,千萬別虧了。

甭管咋的說吧,在何二妞心裡,安寧是她親妹妹。

家裡那兩個白眼狼似的她是不敢指望的。

可安寧她卻還是很喜歡的,她想有能力也照顧妹妹一點。

至於何大妞,何二妞從來不想著照顧她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的就是何大妞,如果何二妞敢給她匯錢,今天錢匯過去,明天她就能把錢娶出來給何家送去,指不定她還能把何二妞的地址啥的透露給何家,讓劉芝找到京城鬧騰呢。

何二妞知道何大妞的稟性,所以,不管何大妞過的有多差,何二妞都不想著賙濟她的。

她唯一惦記的,也就是安寧了。

當然,何二妞也說不準有什麼小心思。

她也許是看著收養安寧的人家條件特別好,而安寧又那麼聰明,反正是比她聰明多了,安寧以後肯定能成事,她想著現在打好關係,將來姐妹倆能夠互相照顧一下。

這種小心思何二妞是不會說的,安寧猜得到也不會提。

甭管咋說吧,何二妞記掛著她,這份心安寧得領,再加上何二妞不是那種賙濟不起來的,她有心上進,安寧也願意推她一把。

安寧看完了信,把匯款單收起來。

她跑出去就跟安書記說了這事。

安書記是挺高興的。

她也沒想著不讓安寧和親姐妹來往,只要對方的人品不錯,安書記就不會攔著。

就像她從來不攔著香玲和蕭家的人來往一樣。

安書記和張和平如今都沒了家人,他們沒有親戚什麼的,家裡兩個閨女以後有事就沒人可以幫襯。

安書記就想著,香玲和蕭家那邊的兄弟處的好,那邊也肯替她出頭,以後她有難處也有個幫襯的。

而安寧這邊,她親二姐是個知道好歹的,要是處的好了,到底是親姐妹,砸斷骨頭還連著筋呢,姐妹倆有事情也能幫襯一把。

這兩邊的親人算下來,其實等於安寧和香玲多了很多幫手,這是好事,她幹嘛攔著。

安書記知道了何二妞給安寧寄錢,就讓安寧也給何二妞寄點東西。

安寧想了想,把她學習時做的筆記和蕭元記的筆記整理出來,又弄了點Y縣這邊的特產給何二妞寄了過去。

安寧也是從何二妞的信上才知道了,其實她也不是何家的第三個閨女,何二妞說過,安寧前邊還有孩子的,不過好像是一個沒活成,一個也送人了。

不過這個安寧也就是聽聽,也沒想著管,更不會想著找到那個也被送人的姐姐。

蕭家在臘月二十九迴風溝村了。

他們得在那邊過年。

而到了除夕,張和平竟然冷不丁的搬回一臺電視來。

他把電視放到客廳裡,特別高興的和安寧說:“去年除夕就有春晚,可惜咱家沒電視也沒看上,今年咱家一家子團圓了,晚上得好好看看春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安寧這才恍然想起,可不就是麼,這已經是84年了,春晚都有了。

香玲不知道什麼是春晚,圍著張和平問。

她是很感興趣的,幫著張和平架天線,幫著他調臺啥的,就等著晚上看春晚了。

到了晚上,香玲下廚整了幾個菜,一家子圍著桌子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春晚。

一家四口人,除了安寧,還都沒看過春晚呢,都覺得特別好看,家裡時不時的傳出一陣笑聲,安寧看著大家高興,她也高興。

她對春晚是沒什麼興趣的,就全當回憶看了,反正是陪著另外三個人熬了半宿。

大年初一就有廠子裡的好些人來拜年,安書記也都笑著招待了。

香玲跟著安書記招待客人,有客人過來,安寧就從屋裡出來露個面,叫一聲叔叔阿姨,叫過之後她就回屋了。

她是絕對不在客廳呆夠一分鐘的。

張和平是廠裡的領導幹部,往年家裡就他和安書記兩個人,那些上門拜年的也就拜個年啥的坐一會兒就走。

可今年張和平有了閨女,想要求他辦事的就找著了門路。

香玲年紀大了,他們不可能給香玲塞壓歲錢啥的,那就只能塞給安寧了。

安寧才不會要這種錢呢,她要是要了,人家找張和平辦事的時候張和平拿什麼架子。

她又不缺錢,幹嘛做讓爸媽為難的事啊。

安寧精的什麼似的,一點禮數也不缺,但是也不會給那些想送禮的人任何空子可鑽。

張和平和安書記把這些也都瞧在眼裡。

等到把來拜年的客人送走之後,張和平還和安書記感慨呢:“有些人,天生的就能瞧出事來,也會做事,這是別人萬萬學不來的。”

安書記點頭:“咱們家寧寧實在太聰明了,她這麼小小的年紀,就知道怎麼為人處事,真是不簡單。”

可不就是麼,安寧好些方面做的比香玲都好,要知道,香玲可是三十多歲的人了。

安書記知道,這個全靠個人的悟性,是萬萬教不出來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