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其他事情,那李特便先告退了。”

王敦輕輕點頭。

“下去罷,好好整頓部下,不要真的鬧出什麼亂子來了,若是讓我覺得難以收場,恐怕我便也就不會收場了。”

“諾。”

李特低頭後退,緩緩出了大殿。

再次見到天空,李特心中的是感慨萬千的。

漢人多智若妖,這一點,還真是沒有說錯。

但是..

漢人厲害,我李特也未必就不厲害了。

李特回首看了殿中一眼,心中狠狠想道:“潯陽侯啊潯陽侯,你們漢人如今將我李特當作奴僕來使喚,日後,我李特定然也如此對待你們漢人,哼!”

李特離去,王敦也沒有繼續待在主殿。

“收拾收拾,明日準備啟程回洛陽罷。”

明日便回?

青雲愣了一下,說道:“只是我等才到成都,將士們也大多疲憊,這個時候回去,恐怕太早了一些。再者說,那些財物,收集起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謂財物,自然指的是那些人的買命錢了。

“我王敦的東西,便是梁州刺史羅尚,也不敢貪墨,自然是有人會送到洛陽來的。”

王敦卻是不置可否。

“去準備罷。”

青雲見王敦心意已決,也是輕輕點頭。

“那奴婢便下去了。”

王敦頷首示意。

他在蜀漢皇宮轉悠起來了。

蜀漢,劉備打下來的江山。

當年的時代,當真是波瀾壯闊,若是自己能夠到漢末群雄逐鹿之時與這些人交鋒,恐怕事情也是很有趣的。

當然,王敦的這個想法,也之時在腦中閃過幾下而已。

與當年得亂世相比,這個時候天下雖然也不太平,但比之漢末,還是要好太多太多了。

.....

得知王敦明日回洛,梁州刺史連忙將手上的事情放下去,專程來見王敦一眼。

他所來之事,當然是因為李特那十萬羌人了。

這些羌人沒有聚集起來,便是一塊硬骨頭了,現在聚集起來,日後恐怕是一個大患啊!

月兒高升。

清冷的月光披拂下來,讓人心中安靜。

但成都此時卻是喧囂的。

被戰火洗禮過的城市,沒有十天半個月,是安靜不下來的。

“刺史。”

王敦與羅尚對視而坐。

“潯陽侯當真是年輕氣盛,倒是讓老夫汗顏,當年老夫如你這般年紀的時候,還是在朝中為一小吏耳,當年若非司徒提攜,也沒有今日的羅尚了。”

王敦呵呵一笑,對著王敦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刺史也不必將功勞全部推倒司徒身上,司徒自然是徵辟舉薦刺史,但司徒徵辟舉薦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人了,但在最後,能做到一州刺史的,恐怕也只有閣下一人了。”

“哈哈哈。”

對於這點,羅尚倒是沒有說什麼。

他自然是有背景的。

但這天底下,背景比他深厚的人不知凡幾。

能有今日成就,在羅尚看來,當然是因為自己的手段機遇都有關係的。

“也不與賢侄繞繞彎彎了,今日老夫過來,是有一件事要與你商量的。”

王生將桌塌前的酒樽端了起來,輕輕的喝了一小口。

“刺史百忙之中抽空過來,所問之事,恐怕是李特那些羌人的安置問題罷。”

“不錯。”

羅尚點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尤其這個李特,居然敢聚兵十萬,這已然是有叛逆之心了,若我等離了益州,這益州,定然是被這李特一家獨大的。”

羅尚這句話說完,王敦卻是不著急發表自己的意見。

“耿滕明日也到成都了,他是代刺史,有他在,李特翻得出什麼風浪來?”

羅尚不知道王敦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繼續說道:“這耿滕當日連趙廞都打不過,如今能夠與李特抗衡?再者說,李特手上有兵丁十萬,而耿滕手上,無兵無卒,他手上的荊州兵,都是從荊州借來的,如何會長久待在益州?皆是我歸梁州,荊州兵歸荊州,耿滕手上不過萬人,與李特十萬羌人匹敵,能勝?”

王敦臉上不動神色,問道:“那刺史的意思是?”

“囚禁李特,遣散羌人。”

“這個,羌人恐怕不會答應。”

這明擺著是不把羌人當成人的做法。

“若如此一來,恐怕羌人也會動亂了。”

“羌人現在亂,我們還可以收拾,等之後亂了,要想收拾,就難了。”

王敦卻不以為然。

“我等可以依照曹魏故事,將李特家室送到洛陽為質,如此一來,便是李特,恐怕也不敢隨意作為,而耿滕,恐怕便也好控制李特了,現在益州兵禍四起,耿滕手上若是無兵可用,這益州,恐怕是收拾不起來的,況且,刺史坐鎮梁州,有刺史在,益州便無險可守,便是這李特真的想反,我等也可長驅直入,再複製今日故事。”

王敦一句話,有理有據,但是羅尚心中的擔憂,卻是沒有消下去。

“羌人與我漢人多有矛盾,恐怕賢侄現如今的想法,還是太過於天真了。”

“無妨。”

王敦輕輕搖頭。

“刺史可以在成都多坐鎮幾日,髒活累活,都讓這些羌人來做便好,明日我回洛,定然為刺史請功的。”

這一次來,是什麼收穫也沒有。

羅尚輕輕搖頭,嘆了一口氣。

“唉,這李特,遲早是禍患,現在賢侄不信,日後,恐怕還得你來一趟了。”

羅尚起身,臉上多是憂愁之色。

“既然你明日要趕路,老夫便不打攪你歇息了。”

“那前輩便一路走好了。”

羅尚揮袖而去,王敦看著羅尚的背影,輕輕搖頭。

他當然知道李特遲早是禍患。

但是這個禍患在他失控之前,可以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好處,便是失控了,恐怕也可以再為他鍍金一次。

這事情對王敦來說,是好事。

至於這天下是否太平的時候,與他王敦有什麼干係?

......

一連十多日過去。

益州的捷報,也是傳到皇帝耳中了。

皇帝自然是龍顏大悅,緊隨其後的好事,便是休沐一日。

王生也算是有時間繼續鼓搗自己的事情了。

這十幾日來,王生招賢世家的事情已經是過去了。

比之那些寒門來說,這些世家子弟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個時代沒有科舉,士子讀書,也並非是應付考試,有的是詩賦,有的是實操,三玄之學,天文地理,算術曆法,這些士子也所有涉及的。

毫不客氣的說,這些士子從小,就是奔著當官去的,所接受的教育,也全是為了當官。

自然,管理水平是有的。

潁川的事情,張賓去管,魏郡的事情,王彌去做,至於滎陽,王生便把此地屯田重任,交由裴行來做。

裴行能力是有的,但是壓不壓得住手底下的人,就得看他的本事了。

這也是王生對這裴行的考驗了。

能一招賢便坐上一郡管事的位置,恐怕這裴行也是第一人了。

將三地的事情都交由給下屬去做,王生並非是無所事事。

實際上,王生有事情要做。

休沐之日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休沐,但對王生來說,則不是。

前幾日中軍北營前來稟告皇帝,言之甲冑老壞,兵刃腐朽,需要新制兵器甲冑,更換原來破舊的兵器甲冑。

這當然並非是中軍北營的人為了軍費說的話。

這是實話。

實際上,從晉武帝將吳國剿滅了之後,天下太平,對中軍北營的軍費,也是一減再減。

到了晉惠帝賈南風的時候,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軍費的,只是支付糧餉而已。

原因自然很簡單。

賈南風與張華都不是好戰之人,也看不起這些當兵的,天下承平,自然是重文輕武的。

這便也導致中軍的武器已經是跟不上了。

皇帝司馬遹聽聞此事,很是重視。

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重視了。

他非是賈南風張華一流,他要對付諸王,最要依仗的,就是這些中軍士卒了。

因此,他答應了中軍更換武器的請求。

只不過...

給十萬中軍更換甲冑兵刃馬鐙一類的東西。

需要大量生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皇帝沒錢。

少府沒錢,國庫的錢也拿不太出來。

而清查戶口,也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所以,皇帝面臨這一個很尷尬的事情,他沒錢。

但他又答應了中軍的要求。

思來想去,最後皇帝把這個差事丟到王生身上。

換做是常人,恐怕是不知道該如何做。

但王生卻是另闢蹊徑。

沒錢是吧?

那就找別人借錢!

融資!

王生個人投入五千金進去,再拉來衛階王敦王導等勳貴的投入。

甚至皇帝宗王也有參股。

所參之股,按照比例分錢,當然,皇帝除外,皇帝佔大頭,五成。

將作監所鑄兵刃,賣與朝廷,朝廷再給中軍。

也就是說,大家賺朝廷的錢,賺天下百姓的錢。

原本這個方法應該是阻礙重重的。

但是,皇帝,大臣,宗王,這些個阻礙勢力,全部進來了。

把敵人變成自己的人,也就是沒有敵人了。

其中,最屬皇帝開心了。

皇帝佔五成,也就是說鑄兵賺取的錢,他拿到是大頭。

王生給皇帝簡單得算了一筆賬,後者聽完之後,眼睛都直了。

因為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大了。

大!

當然是大了。

軍火生意,能不大嗎?

王生此舉,直接是用百姓的錢,給軍隊鑄造兵刃,順便滿足皇帝大臣的奢華之慾。

錢...

沒人會不喜歡。

有人反對,那便是與天下勳貴反對,便是與皇帝反對。

這事情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了。

鑄造兵刃的事情交由王生,王生也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具體來說,是鑄造兵刃的方法。

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

“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二,謂之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

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

鍊鐵之法中,春秋戰國當時使用的冶煉方法稱為“塊煉法”。

當時鍊鐵使用木炭作燃料,熱量少,加上爐體小,鼓風裝置差,因此爐溫比較低,不能達到鐵的熔鍊溫度,所以煉出的鐵是海綿狀的固體塊,稱為“塊鍊鐵”。

塊鍊鐵冶煉比較費時,質地比較軟,含雜質多,經過鍛打成為可以使用的熟鐵。

人們在鍛打塊鍊鐵和熟鐵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覆加熱,鐵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減少夾雜物後成為鋼。

這種鋼組織緊密、碳分均勻,適用於製作兵器和刀具。後進一步發展到“百煉鋼”技術。

人們在打製器物的時候,有意識地增加摺疊、鍛打次數,一塊鋼往往需要燒燒打打、打打燒燒,重複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稱之為百煉鋼。

百煉鋼碳分比較多,組織更加細密,成份更加均勻,所以鋼的品質提高,主要用於製作寶刀、寶劍。

在西漢中晚期,中國出現新的鍊鋼技術“炒鋼”,這是在生鐵冶鑄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鍊鋼技術。

其基本方法是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和液體狀,然後加入鐵礦粉,同時不斷攪拌,利用鐵礦粉和空氣中的氧去掉生鐵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鐵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獲得鋼,這就是炒鋼技術。

這項技術的發明是鍊鋼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冶煉業能向社會提供大量廉價、優質的熟鐵或鋼,滿足生產和戰爭的需要。

但是炒鋼和百煉鋼技術還存在一定缺陷,如炒鋼工藝複雜,不容易掌握;百煉鋼費工費時。

以皇帝現在要求王生的速度,這個炒鋼法,是不行的了。

也就是說,王生要用到另外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灌鋼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