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擊。

踏破無數雪塊,將寂靜的冬天,變成喧鬧的鬥獸場。

齊萬年來了。

帶著他幾乎所有的家當。

大軍出擊,風頭一時無兩。

看著前後漫山遍野的軍隊,齊萬年心中不禁也生出了一種豪氣出來。

雖然他認的字不多,也說不出什麼詩賦來。

但胸中的豪情,是絲毫不減的。

“陛下,再過十里地,就是澠池了。”

“嗯。”

齊萬年輕輕點頭。

這一戰,他打的就是速戰速決,打的就是士氣。

因此馬上開口說道:“先讓那些漢人頂在前面,接在後面的是盧水胡和馬蘭羌的士卒,之後,再出動精銳部隊。”

在他心中,漢人投降的軍隊,自然都是當做炮灰來用的。

對於一向不聽話的馬蘭羌與盧水胡,他自然也是要儘可能削弱的。

當削弱到他想如何做,就如何做的時候,那個時候,恐怕齊萬年才會真正的將心放下去。

任何一位梟雄,都是掌控欲極強的生物。

齊萬年同樣也不例外。

只有他手下的人對他沒有任何威脅之後,他才會真正的放心用這些人。

沒有例外。

大軍開撥,在五里外,齊萬年設下營帳。

周遭護衛的是他最精銳的部隊,一萬騎兵還有三千弓兵。

至於為什麼沒有步兵。

匈奴人,向來都是在馬上是騎兵,下來之後便是步兵的。

王帳之中,擺下宴席,盧水胡和馬蘭羌的首領便就在營帳中就坐。

倒是郝度元不見蹤跡。

即便是在看不起澠池的漢人軍隊,前面,還是有要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軍隊鎮守的。

郝度元在這支軍隊之中,威望是僅次於齊萬年的。

自然,前線他去,是最合適的。

“二位,如本王騎兵所見,澠池來的漢人先鋒,不過是殘兵敗將而已,聽說漢人軍隊帶了不少糧草盔甲兵器,屆時,二位族中勇士,也能分到一大批武器裝備。”

齊萬年談笑風生,盧水胡和馬蘭羌首領臉上卻是露出苦色。

“陛下說得是,我等定然對陛下馬首是瞻,忠貞不二。”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兩位首領皆是人中俊傑,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放心,不過是區區損失罷了,待打下更多漢人的地盤,這個弘農郡,便給你們族中放牧,你看如何?”

蘿蔔大棒,皆有之。

這是帝王之道。

漢人的東西,還是有不少是可以學習的。

聽到齊萬年這句話,盧水胡和馬蘭羌首領連忙跪伏在地上。

“我以神靈發誓,我馬蘭羌盧水胡勇士,皆為陛下獻出所有忠誠。”

“好好好。”

齊萬年俯身將馬蘭羌與盧水胡首領扶了起來。

對於這兩個人,齊萬年早就想收服了。

但是這兩個人憑藉著手上的力量,一直是桀驁不馴的。

如今藉著今日的事情,狠狠敲打,這才得到了這些人的臣服。

不容易啊!

此戰之後,齊萬年已經打算要善待盧水胡和馬蘭羌的人了。

原因也很簡單。

不管是盧水胡還是馬蘭羌,都是願意跟隨他的非漢人部族。

只有讓外人知道跟隨他齊萬年也是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時候,才會有更多人會選擇放棄中立,投入他的懷抱之中。

只有如此,他的力量,才會有實質性的提升。

僅僅靠他匈奴一支,要對付如此龐大的漢人帝國,是遠遠不夠的。

除非回到幾百年前,那匈奴王庭的時代。

就在齊萬年一臉希冀的展望未來之際,營帳之外,卻是出現了其他的聲音。

有傳信勇士進來了。

“啟稟陛下,門外有使者求見。”

使者?

齊萬年愣了一下,他手上有握著一碗熱騰騰的羊奶,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何人的使者?”

他在弘農郡,便是孤舟一般,如何會有援兵,既然是沒有援兵,何來的使者?

漢人?

那邊豈會有使者過來?

他們一個個扯高氣揚,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聽他們說,是河間王的使者?”

河間王?

對河間王,齊萬年是太熟悉了。

實在是在三輔之地,河間王便是土皇帝一般。

你在長安可以不認識現在的皇帝是誰,年號是多少,但是一定要認識河間王,並且知道這位是你絕對不能招惹的。

在長安這幾年,河間王基本上將長安打造成了一個穩固的基本盤。

尤其是長安之地因為遷入太多的異族人的原因,治安一直很差的。

是故河間王在長安等地一直用的就是高壓政策。

非漢人的命,一向是不值錢。

洛陽的那些捕奴隊,一般都是在長安這些地方來的。

這也是河間王的一個重要收入。

對於河間王,齊萬年向來是沒有好印象的。

是故聽到是河間王使者的時候,他用力的揮了揮手。

“河間王的使者,本王為何要見?”

“陛下,那使者說了,此事事關陛下生死存亡。”

生死存亡?

齊萬年差點笑出聲來了。

“你便去告訴那個使者,今日本王便要在澠池屠城,看看他們漢人究竟有什麼威風。”

那勇士也不過是來傳個信的。

聽到了齊萬年的吩咐,自然不敢說什麼,當即應諾。

“是。”

出了王帳,傳信的勇士見到了河間王的使者。

要說這河間王的使者,也算是苦了。

他一路從長安出發,到了華陰,只見到一地的廢墟,到了湖縣,發現齊萬年的大本營不在這裡,到了弘農郡城,發現齊萬年已經出征了。

若不是他打著的河間王的旗幟在這些異族人心中還是有威望的,不然的話,恐怕他到了一地,都要直接被這些異族人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如今見到這傳信使者,被告知齊萬年居然不見他?

原本積蓄的一肚子怨氣,現在是到了爆發邊緣了。

要不是這個使者還算是有些涵養的,現在恐怕已經是爆發了。

“齊萬年不願意見我,他會後悔的。”

放下這句狠話。

河間王使者重重的甩了甩衣袖,便帶著他的這幾十人的隊伍朝著來的方向去了。

他來見齊萬年,本就是自降身份。

現在來了反而被拒之門外,他的臉都被丟光了,自然也不會留在這裡像一條哈巴狗一般,搖頭擺尾。

漢人的氣節,可不許這些異族人玷汙。

那傳信的勇士見到河間王使者這副模樣,也是嗤笑一聲。

對於漢人怨恨,在雍州,幽州涼州等地的異族人是刻在骨血裡面的。

要不是漢人的規矩,不斬來使,這來的使者,都是不可能活著回去的。

這些人在記恨漢人的同時,也被漢人影響了。

對於漢人的規矩,有些,他們甚至比漢人本身都更要瞭解。

營帳之外,前方戰場。

先頭的炮灰軍團已經就位了。

最中間,有一個高樓衝車,被上百個士兵推搡著,緩緩的靠近澠池城牆。

所謂衝車,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也叫衝樓。

即以衝撞的力量破壞城牆或城門的攻城主要兵器。

這一種衝車,是一種安有八個車輪、高五層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四層裝載攻城的戰鬥士兵。車高約12米、寬6米、長8米。

衝車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

車中除了裝備有各種長兵器,還常常裝載強弩、石炮等重武器。

在衝車之後,則是有幾十條雲梯,被數十個士卒抗在肩上。

齊萬年並非是短見之人,他對漢人的利器早就饞的流口水的,因此當他從郡城中搜出衝車來了之後,連忙讓匠人再造了三輛。

四輛衝樓之後,還有數十架雲梯,藉著衝樓的掩護,緩緩朝著澠池而去。

雲梯是一種攀登城牆的工具。

相傳雲梯是春秋時的巧匠魯班發明的,其實早在夏商周時就有了,當時取名叫“鉤援“。

春秋時,魯班加以改進。

戰國時雲梯由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

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牆壁上,梯頂端有鉤,用來鉤援城緣。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

漢代的雲梯比戰國時期有了很大改進雲梯底架以木為床,下置六輪,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於底盤上,並在主梯之外增設了一具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有一對轆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登城時,雲梯可以沿城牆壁自由地上下移動,不再需人抬肩扛。

同時,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式,縮短了架梯時間,軍隊在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

另外,由於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地與城緣接觸,還可以避免守軍的破壞。

三國時,孫權手下大將甘寧,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時候,原打算派兵士運土築土山,豎雲梯,架飛橋,接近敵城牆,但大將呂蒙認為此法費時費力,不如乘軍隊士氣正銳,用弓弩石炮強攻,可速戰速勝。

果然,最後以強攻取勝。

四輛衝樓,如同四塊堅固的盾牌,在盾牌之中,有弓箭手不斷的從孔洞中射出,而在衝樓之後,漢人炮灰扛著的雲梯也緩緩靠近。

而在衝樓之後,還有渡濠器具。

澠池雖然不大,但是還是有護城河的,引洛水防禦。

而濠橋便是過這護城河用的。

這個時代濠橋的長短以濠為準,橋下前面有兩個大輪,後面是兩個小輪,推進入濠,輪陷則橋平可渡。如果濠闊,則用折迭橋,就是把兩個濠橋接起來,中間有轉軸,用法也相同。

十多個渡濠器具在雲梯之中,參雜其中。

而在雲梯與渡濠器具之後,更有五架投石車。

投石車相傳並不是劉曄發明的,而是袁曹在官渡相持的時候,袁紹軍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櫓,然後劉曄獻計用投石車破高櫓。

三國演義裡其實沒有提是劉曄發明的。

後來經過馬鈞改進,進一步完善。

其實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漢代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戰車的一種。

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太祖曹操乃為發石車,擊袁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亦稱“拋車“。

指在車上用粗竹將石塊拋擊出去;作為攻堅的手段。其實投石車就是中國象棋黑方的炮。

投石車是利用槓杆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杆原理將石塊丟擲。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將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

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澠池城牆上,見到這些攻城利器的孟觀,臉色是相當不好看的。

在他的情報看來,這異族人如何會有這些工程利器?

不是說連刀劍盔甲都不夠嗎?

這些攻城利器是如何來的?

在這裡,齊萬年就不得不感謝弘農楊氏了。

郡城中的這些攻城利器,並非是在郡府庫中找到的,而是在弘農楊氏莊園裡面找到的。

至於雲梯這些,也是在那裡找尋到的。

有工匠,有模板。

才有了現在的攻城機器。

說實在的。

齊萬年現在確實是裝備不足,但缺的只是甲冑。

刀劍還有箭矢,是不缺的。

弘農楊氏堆積了多代的積蓄,基本上都便宜了齊萬年。

“將軍,我等該如何做?”

等衝樓雲梯接近城牆,恐怕便是湖城破城之時了。

原來孟觀覺得面前的這塊肉是肥肉。

在吃的時候,才發現這塊肥肉是帶著刺毛的。

要吃下去,可能會噎到自己。

這個齊萬年,若是再發展下去,豈不是不可收拾了。

孟觀無法想象擁有此等攻城利器的異族人,哪座城池攻佔不下來。

除了洛陽此等堅城,其他的,恐怕都是一碰就碎了的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