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闈放榜的時候,也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路上的人春衫都漸漸薄了起來。

一張金榜在陽光的照射下,當真是顯現出金色來了——也不知道用的是甚麼布料,瞧著竟然這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一張,是大衡南北榜的“北榜”。大衡自開國以來,便分南北榜錄取進士,南榜自然張貼在南京。從前向來是地靈人傑的江南的卷子要難些,而這回確是例外。江南閩南收到戰火荼毒將近兩年,自然沒辦法讓人安下心來讀書的,是以,這一回的北榜便成了難度大的了。

不過對於京城各大家族的門生來說,這個“北榜”有沒有比南榜更艱難,都不是大問題,總歸該他們榜上有名。

李知是獨自來到榜前的,他特地換了一身竹葉青的道袍,整個人瞧著都清雅無比。

他一開始自信滿滿,是從前往後找的,一甲三個人的名字不過掃了一眼,沒見就往後看去了。他是希望在二甲頭幾個找著自己的名字的,結果二甲看了個遍,竟然全然沒見著。

李知心下氣餒,於是乾脆開始從三甲最後一個,倒著從後往前數。

後邊兒幾個也沒他的名字,李知安慰自己,三甲頭幾名也不算太丟人了。

誰知道三甲榜的名字全都挨個兒看完了,竟然也沒尋到。

李知這時候才有些慌了,他前前後後將這張榜看了個遍,還當真沒有自己的名字。

一個碩大的太陽掛在頭頂上,李知卻覺得自己兜頭被潑了一桶冰水,涼得人暈暈乎乎的。李知原地站著,眼前發黑,竟然生出了一種要作嘔的感覺。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不中?

他站在太陽底下,手腳冰涼,好一會兒才冷靜下來。

這榜不會有問題罷?我明明才給老師看過我的文章,就算一甲二甲瞧不見,三甲總能瞧得見了罷?

李知正要轉頭,往陳暉家中走,肩膀就吧被人重重撞了一下。

他抬眼一看,那個氣呼呼從他身旁擠過去的,正是他在國子監當中的同窗。

這人激動不已,李知仔細看了一下,他手上竟然還拿著一團泥巴。

還沒等李知喊他一句,他就把手裡的泥巴嚯地一下子扔在了榜首那人的名字上,口裡大罵道:“在國子監讀書的,誰不知道他柳光是個甚麼德行!家裡捐進來的監生,甚麼時候就能在榜首了?!”

柳光?李知方才看榜的時候沒注意看,這回抬眼一瞧,果真在那一團爛泥下面,隱隱能瞧見一個“光”字。

不對,這榜有蹊蹺!

李知登時反應過來,拔腳就走,也不管這榜底下亂哄哄地鬧成了甚麼樣子,徑直往陳暉家裡去了。

陳暉正等著李知回來報給他喜訊呢,在家裡擺好了架勢等著他來叩謝師恩。

沒想到,李知來是來了,只不過卻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李知掀起自己的袍擺,噗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喚道:“老師。”

陳暉皺了一下眉頭,下意識地覺得,一定出了甚麼不得了的事兒,於是趕緊上前,要將李知攙起來:“怎麼了?站起來好好說,是不是今日張貼的榜有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知沒想到陳暉已然猜到了,趕緊點了點頭:“老師,的確是這樣。不僅我沒在榜上,國子監中好幾位素有才名的同窗也不在榜上。老師,那會試的榜下面已經鬧起來了,根本就收拾不住,老師這……”

李知說話說得太急,把自己嗆著了,一句“這該怎麼辦”堵在了喉嚨裡,半天沒咳出來。

陳暉把李知從地上拽起來,讓下人給他奉茶,自己在屋中踱了幾步,忽然道:“走,我們去看看,鬧成甚麼樣子了。”

李知一聽,登時就有了主心骨,手裡的茶也不要了,擱在桌上就要和陳暉往外走。

大衡的書生,尤其是京城的書生,早就被官場上的這些官老爺給慣壞了,一遇到甚麼事兒,首先就要鬧開來。

陳暉推測了一下,這玩意兒一鬧出來,恐怕就這麼一會子的功夫,這群書生恐怕已經跪在順天府門口擊鼓鳴冤了。

不過那位愛翻白眼的順天府尹恐怕是看慣了這等陣仗,應該不會被嚇破膽子。

不過陳暉到了的時候,才發現事情已經鬧的比他想象中嚴重多了。

這群還在京中的書生們,無論是國子監的還是旁的地方進京趕考的,全都被國子監的這群學生帶著,在貢院鬧了起來。

其中有一個,不知從哪兒搬了個梯子,高高地站著,用大墨筆將“貢院”(貢院)兩個大字抹了幾把,改成了“賣完”(賣完),底下幾個人吵吵嚷嚷的,甚麼爛青菜臭蘿蔔都往裡面砸。

貢院裡的幾個人,十分痛苦地在裡面抵擋,不過兩方都是書生,其實戰鬥力都差不多,暫時還沒有出現誰佔便宜的情況。

但是就是這樣,也架不住人多,今年考沒考試的書生,全都同仇敵愾,罵的罵砸的砸。最後貢院當中的人無法,只能將水缸中的水全都打了出來,往這群學生身上潑。

果然,“水攻”的法子有些奏效,這些學生的攻勢顯然就沒那麼猛烈了。

陳暉扶了一下自己頭上的一統山河帽,口中嘖嘖了兩句。

這鬧得可真夠厲害的。

京城裡的學生,被他們帶著鬧過幾回事,下詔獄也不過跟吃頓飯一樣,完全不害怕。恐怕領頭那幾個已經很清楚自己的訴求了——他們就是要把事情鬧大,只有把事情鬧大了,他們才會有人來查這件事。所以這群學生如今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能把事情鬧多大就鬧多大。

他看著那站在梯子上塗抹的學生,又瞧了瞧站在自己身旁點著腳尖探頭探腦的李知,不禁輕笑了一聲。李知這兩年已然穩重多了,見出了這種事,早就不會頭腦一熱衝上去,而是先與陳暉商量過後,才開始行動。

陳暉看了兩眼這個勢頭,覺得自己再過不了一刻鍾,就能在這看見高邈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