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有上天庇佑,戰至當日夜間,便下了一場夾雜著小雪的凍雨。

城上城下全都啞了火,幹拼著人力。

撞城車把南京城的千斤閘撞出了個大坑,鐵皮凹陷,裡面的木料都支稜了出來。

可千斤閘這樣都沒有破。

畢竟是陪都,就光憑著堅城大炮,也能抵禦住這麼長時間的進攻。

次日白天,大雨依舊未停,沒有將南京城中的兵騙出來的亂軍終於鳴金收兵,回營地去了。

大雨下了許久,將城上城下的血跡全都沖洗了個乾淨,連火藥味兒都衝得沒了。九寶凍得打哆嗦,他還裹著隆冬時候穿的氅,要往藺和的帳子裡進。

“藺總兵。”九寶掀開了簾子,將頭探了進去,正瞧見藺和在喝藥。

他從上回挨了四十下板子發高燒之後,身體就一直不大好,藥就沒斷過。

“誒喲,咱家來的怕不是時候”九寶掀著簾子要進要不進,外頭的雨嘩嘩往裡進,把藺和凍得一個哆嗦。

藺和趕忙把人招呼進來:“無事,督公進來便是。”

九寶把傘晾在帳子門口,伸出手往燒著的炭盆跟前走,展開了自己的一雙手爪子,嘴裡感嘆著:“這天兒,真是冷。這幾年的冬日都長,就沒個短的時候,連江南都是這般陰冷,莫說是京城了,這會子估計還下雪呢。”

藺和嘆了口氣,笑道:“是啊。”他將藥碗擱在了桌子上,問九寶道,“督公來找我,是有甚麼事兒要商量嗎?”

“我就是來問問總兵,穆副將上回的訊息也不知道送到朝廷了沒有,援軍還不知道在甚麼地方呢,這南京城……究竟該怎麼辦啊。”九寶撩著袍擺,坐在了椅子上,“照咱家來看,到底是命重要,咱家這是第一回監軍,沒想到就遇上這般的局面了,我這心裡頭可真是慌的不行。藺總兵,咱家想這南京城中的百姓——先不說那些所謂的‘義勇’,南京的百姓估計也是想我這樣想的,都是小老百姓,貪生怕死也不是甚麼丟人的事兒。我瞧著這連大人頗有些個要玉石俱焚的意思,這……這沒必要啊。若是藺總兵能保這南京城中的百姓的性命,這不也是給百姓謀福祉嘛!”

他舔了舔嘴唇,末了又加了一句:“您可好好勸勸連大人,真的,一城人要是全死了,沒甚麼意思。況且,這亂軍原本也是百姓,咱們現在不就是被人詬病‘就有打自家百姓的能耐’的時候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連大人是個書讀傻了的言官,平日裡說話便是那般,根本不顧實情,只知抒發自己的豪言壯志,哪裡知道行軍打仗此中艱難。我估計勸,是把他勸不回來了,他外放之前可是都察院出身,誰嘴皮子能利索得過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啊。”藺和搖了搖頭,一副頗是無奈的樣子。

他剛說完這話,就見九寶開口了:“這……這該如何是好,要不……要不咱家去勸勸他?”

“不必勞煩督公。”藺和見九寶神色不虞,便衝著九寶笑了一下,“其實此事不必總看著連大人的面子,我好歹與他是平級的。此事,我自己解決便是了。”

大雨中,南京城有人墜著繩子出了城。

這人正是藺和的親衛,正是個十來歲的精壯小夥子。

他渾身溼透,冒著雨跑了起來。

等到他跑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營地當中黑漆漆的,卻能隱隱聽見雨打鐵器的聲音。

就算這親衛蒙上眼睛,也能判斷出這是大雨打在甲上發出的聲音。

很快,營地裡的人就發現他了,他感覺到自己腰後抵著個刀尖,像是穿過了自己初春的厚衣裳抵在肉上,涼冰冰的疼。

來者問道:“甚麼人!”

他知道,這是亂軍的哨兵,於是趕緊嚷嚷起來:“大爺饒命!千萬別殺我,兩方交戰不斬來使,我是閩浙總兵藺和派來與你們談和的!”

那哨兵也是個年紀不大的年輕人,說得再實誠些就是個半大孩子,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只好凶神惡煞地將親衛的手朝後箍住,繼續拿刀尖抵著他,道:“別想耍花招,趕緊走!”

這傢伙被小哨兵挾持著去見了自己的小旗,小旗才管幾個人,哪裡知道怎麼辦,於是找了好幾個人來看著這名親衛,坐在椅子上審問道:“你說你是閩浙總兵藺和的親衛,是代表他來談和的,那你有何證據證明你是藺和的親衛?”

這小旗官話說的彆扭,親衛聽了好半天,才分辨出來這小旗跟自己說了點甚麼玩意兒,於是他道:“我身上帶著藺總兵的私印呢,你們摸一摸便知道了。”

他兩手被捆著,於是只好用下巴來指方向,他拿下巴點了點自己的胸口。

這群人立馬反應了過來,七手八腳地摸了摸他胸口,果然硬邦邦地塞著東西。這小旗把手生了進去,還真就摸出個印章來。

一群人翻過來看,也看不懂印章上寫的篆字,於是只能把這親衛繼續捆著,由小旗上去再找更大一級的長官。

藺和的親衛被栓在帳中,方才捉到他的小衛兵被安排看著他,這孩子實誠,便一動不動盯著人瞧,連眼睛都不帶怎麼眨的。

這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了好半天,藺和的私印才被層層遞上了龔老八的手。

大半夜的,不禁龔老八被藺和這一個親衛個折騰醒了,連著老蔣也一起被鬧醒了,兩個人對著藺和的私印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我也沒見過藺和的私印,哪裡瞧得出真假。”龔老八摩挲了一下印章,手指上就被染上了些紅紅的印泥,“老蔣,你覺得這事兒可信嗎?”

老蔣捏著自己的下巴:“南京城中文武不和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那閩浙總兵又只不過是個平庸之輩,上不了檯面的,如今城中這般形狀,援兵還不知道在哪兒呢……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產生談和和抵抗的分歧。我覺得,還是先與他接觸一下為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