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應該乘勝追擊還是該秉持的“窮寇莫追”的原則,謹慎地停下來,這是一個將領在戰場上多年摸索,靠積累起來的大量經驗才能判斷出來的。

餘知葳只不過在遼東前線待了半年,顯然火候不夠,現在只有打先鋒的本事,只好一概謹慎對待。

可是這個“人又回來了”,實在是沒讓人判斷出這到底是要作甚。

怎麼,難道還能是誘敵深入不成,過來再挑釁一次?

猴子打群架都不帶這麼不長腦子的罷。餘知葳心道。

她皺了皺眉頭,問那小斥候道:“看清了嗎?到底甚麼情況?怎麼叫‘又回來了’?”

那小斥候上氣不接下氣地在餘知葳跟前勒馬,馬匹圍著她轉了好幾圈猶然停不下來,這時候那小斥候才把被顛簸回肚子裡的話吐出來:“人比方才起碼多了三千。”

餘知葳登時氣得七竅生煙。恨不得一鞭子把那小斥候抽飛出去——這是誰手底下帶出來的斥候,怎麼還說話大喘氣!

這根本就不是打算誘敵深入,這就是回去求援了。

餘知葳手中警鐘大作,忽然有些明白今日被兀良哈在遼河平原上溜成了幾塊的用意了。

這是要分而化之,逐個打擊啊。

餘知葳默默看了看自己周圍的一千來個人,覺得這個數量,那群人就算是把自己圍一圈都夠了,當機立斷下命令道:“有誰認路嗎?回城!”

打不過還硬來,那就基本算是閻王爺招手了。

一眾人等幾聲呼哨,在寬闊的遼河平原上揚蹄狂奔起來。一路所過,鳥獸驚覺,飛的飛跑的跑,嚇得渾身的毛都炸成了刺蝟。

被遣散去找餘靖寧的幾個斥候不知所蹤,一路上不見人影,不過大概回來了也找不到人了,只盼著他們自己小心,能找回回城的路。

人在馬上顛簸,馬蹄一通亂踏,通常是感覺不到地面有旁的異動的。如果這會兒餘知葳一眾停了下來,再有個聽力非凡的人趴在地上,必然能聽得出她們逃跑的方向還有另一群馬匹的聲音。

等到前行的先鋒發現的時候,兀良哈騎兵已經肉眼可見了。

幾千人的騎兵狂奔起來的時候哪有那麼容易停下,一息之間就能往前竄出個幾丈乃至數十丈遠,要是這時候忽然勒馬不前非得鬧個人仰馬翻不可。

他們這是想前後合圍,把那形單影隻的一千來人包成人肉餡的餃子!

如今正是前有虎後有狼之時,根本不能往回退。

餘知葳估測了一下面前那群人的數量,覺得今天要是想活命,這一場恐怕是非打不可了。

她一聲呼哨,咬牙切齒地下令道:“左翼空虛,撕開突圍。”

傳令兵們得令,一聲高過一聲地將命令傳遞開來,所有的騎兵都握緊了自己手上的刀兵,準備迎戰了。

照例是手持三眼神銃的重灌騎兵開道,一連三銃銳不可當,霎時間就衝入了敵陣,廝殺起來。

必勒格向來只坐鎮中軍,是個運籌帷幄的角色,一般不怎麼上戰場,而餘知葳恐怕運氣不大好,遇上了親征的朵顏大汗巴雅爾。

巴雅爾一眾並不知道今日圍住的有沒有遼東總兵,不過是聽從必勒格的計策,先圍住人數較少的那一方,剛好就挑到了倒黴的餘知葳。

當初還是做特勤的時候,巴雅爾就以勇猛在朵顏衛聞名——在尚武尊騎射的草原上,這顯然是要比他那標榜賢能的嫡出二弟更能籠絡人心。

只見巴雅爾手持一柄巨大的馬刀,少說有個幾十斤重,竟是拿在手上輪轉如飛,生出一種虎虎生風的氣魄來。

他面前的兀良哈兵士以身為人牆,生生為他擋住了衡軍的三眼神銃手的一輪襲擊和衝撞,剛剛好地在銃手們的銃中都沒了彈藥的時候冒了出來,拎著馬刀便上前砍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他對面的,恰好是銃手之後的餘知葳。

拋開餘知葳好像是個軟柿子這一點,巴雅爾方才藏在人牆之後,好一番觀察,瞧出了許多號令竟是出自這個身量瘦小的傢伙。

饒得巴雅爾是胡人,也知曉“三軍毋奪其帥”的道理,哪裡樂意放過餘知葳,於是抽刀便上。

眼見著巴雅爾的馬刀劈面而來,餘知葳猛然出槍迅如龍蛇,鑽過巴雅爾還沒下落的馬刀,一槍往人咽喉上扎。

巴雅爾就勢將馬刀往下落,不往餘知葳面上砍了,而是直直下砸,往她的槍桿上砸。

餘知葳就勢火繩一扯,一股火花噴射而出,槍桿一旋將巴雅爾的馬刀別了開來。

巴雅爾被噴面而來的火花下了一大跳,趕忙躲避,手上的馬刀也沒了力道。餘知葳趁機側身,與他策馬而過,斷了梨花槍上的火花四濺,往巴雅爾後心猛扎過去。

巴雅爾身後一個兵士一聲呼嘯,連人帶馬衝了過去,生生替巴雅爾受下了這槍。那兵士被餘知葳從鎖骨頸窩處一槍紮下去,一紮一個洞,鮮血噴泉咕嚕咕嚕一般湧了出來。

餘知葳心裡暗暗“嘖”了一聲,對著一次失手表達了不滿。

巴雅爾被那兵士擋了一下霎時間就緩過來了,調整過馬身,又衝著餘知葳襲來。

那馬刀狠狠衝著餘知葳砍削過來,幾乎有意將她的頭橫著一劈兩半,餘知葳一驚,下意識就朝後一仰,那馬刀幾乎就緊貼著她的頭皮過去了。

餘知葳大熱天的嚇出了一身冷汗,爭先恐後從兜鍪下的額頭上冒了出來。

她幾乎是躺在馬背上和巴雅爾再次錯馬而過。

巴雅爾先前險些被餘知葳燒了一臉,雖說躲閃及時,但還是被梨花槍噴出的火花和鐵蒺藜掃了個遍而,如今脖頸處還火辣辣地疼成一片,又折一名兵士,不禁有些惱恨。不過惱怒之餘,他似乎也看出了這個瘦小的少年“滑不留手”,好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般,不依不饒地追上來出了第三刀。

餘知葳煩不勝煩,梨花槍自腋下肋側而出,槍尾巴上尖銳的槍纂朝外一旋,一槍纂敲在他刀鋒上,發出一聲尖銳的嗚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