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淮安終結戰

淮安城外,陳操正在聆聽從沭陽發來的公文。

“陳繼明聽從李巖的建議,在崔鎮分兵,他所率兩個旅的兵力疾馳沭陽,在第二日趕到之時恰恰遇見正在挖掘壕溝工事的韃子部隊,雙方由此爆發第一場激戰,也不知道譚泰是怎麼想的,居然帶著三萬人馬出城與陳繼明在劉家莊展開了野戰;

同時李巖與副師長吳權帶著一個旅的兵力橫渡沭河,繞道去了沭陽西北面的司吾山,並在那裡分兵設伏;

當日在沭陽的戰鬥中,譚泰以三萬優勢騎兵對陳繼明所部發動了衝鋒,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譚泰率部撤離,僅沭陽一戰,陳繼明所部便斃敵四千餘,活捉三百餘人,隨後陳繼明率部繼續北上追擊逃跑的譚泰。”

陳操笑道:“譚泰還以為咱們的火器是當年他在朝鮮時候的燧發槍,自然是吃了悶虧了,接著講...”

“是陛下,譚泰與副將何洛會、阿山三人率兵趕到司吾山之時,譚泰率先進入山中官道,然而埋伏的197團士兵被建奴發現,李巖與團長種俊西二人不得不下令炸燬入口,然後集中火力將譚泰當場打死。”

“譚泰死了?”

來人點頭:“是的陛下,隨軍的錦衣衛活捉了十幾人,皆指認死屍是譚泰,自戰鬥結束之後,還活捉了譚泰的副手章京團山,團山親口承認死者的確就是譚泰。”

“好...”

“除此之外,在官道外埋伏的旅長劉順在打完了備用彈藥的最後關頭帶著196團對想要逃跑的阿山發起了衝鋒,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雖然最後陳繼明所部趕到參與阻攔,但仍然有數千韃子趁亂衝破了196團的防線;

所幸劉順身先士卒,親手斬殺了副將阿山,他自己也受了重傷,正在沭陽治療;

另外副師長吳權在官道出口位置攔截從徐州趕來增援的韃子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198團幾乎全軍覆沒,若不是最後種俊西的197團從山林殺出,聽聞吳權已經準備自戕了。

此戰22師傷亡共計六千七百餘人,斃敵一萬餘人,俘虜兩千餘人,譚泰三將僅有何洛會趁亂脫走。”

陳操轉頭看著唐開年:“龍武軍中也不乏干將,陳繼明和吳權幹的不錯。”

唐開年拱手:“不敢,臣知陛下信任李巖,只是將陛下的信任轉換到了臣這裡,若不是李巖的計策,恐怕也不能有這個勝利。”

“你倒是會說話,”陳操哼笑一聲,然後道:“22師打的不錯,軍功記著,以後封賞。”

陳操說完便一本正經道:“由此看來,代善倒是一條漢子。”

黃淳耀拱手:“陛下,代善這是要以身為餌。”

陳操冷笑:“可惜我不是一條笨魚;

他在淮安為誘餌,然後在徐州佈置了重兵,代善或許不知道當時譚泰遭到全步槍師的打擊是有多麼的痛苦,不然他也不會膽子大到沒邊敢在淮安把自己這個親王留在這裡。”

宋澈開口道:“陛下,如今我大軍雲集淮安,只需要陛下一聲令下,就可萬炮齊發,將淮安城直接炸成廢墟。”

淮安雖然城牆堅固,但現在定武軍、龍武軍、神武軍三十個師,還有第一集團軍四個師,加在一起34個師,光能作戰的士兵都有近63萬人,若是算上隨軍的役夫車隊,這百萬大軍已經是實打實的兵力。

全步槍裝備的定武軍外加本部的火炮,集中四個軍的火炮發射,淮安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化成一片廢墟。

“現在城中還有不下三萬百姓,這個仗委實不好打。”徐孚遠插話道。

“我軍只要炮擊激烈,韃子就會開城把百姓推到城外,一旦百姓逃跑,身後就是箭矢火槍,昨日的試探性炮擊,光我目之所及,至少不下數百平民死在城前。”

陳操沒有開口,其實打淮安真的不是問題,但問題的關鍵的確是在城中還有數萬百姓的身上:“第一集團軍所部包圍淮安東面,龍武軍北上包圍淮安北面,神武軍包圍淮安西面,定武軍則在南面戰場,楊漣馬哈楊漣真功兄弟的五萬人留在南面,到時候作為衝鋒的主力;

我要讓代善的這二十萬人,一個都不要想跑出淮安。”

黃淳耀深吸一口氣,開口道:“陛下,臣在想,若是我軍北伐總是被建奴用百姓為擋箭牌掣肘下去,陛下制定的兩年掃平北方一事恐怕會越來越長。”

太子就在一旁,這是就聽他開口:“父皇,我大明百姓為建奴所害,朝廷大軍為其報仇不是正理嗎?”

陳操愣住,在場的文武大臣紛紛不開口,黃淳耀也是一愣,然後拱手:“陛下,臣有一計。”

..

“明軍拋棄了圍三缺一的戰法,看樣子是要困死咱們,駙馬,淮安的糧食能堅持多久?”

李永芳看向代善:“回王爺,不算城中漢人百姓的話,至少可以再堅守一個月。”

嶽託開口:“阿瑪,咱們有漢狗在手,明軍投鼠忌器,如此一來,還可以等到七叔的援軍抵達,只要朝廷的大軍合圍過來,我大清就可以在淮安這個地方和明狗來一場決戰。”

代善的初始計劃是很好的,但他現在卻感到了選擇在淮安的計劃不是太好,只是因為淮安乃是漕運要道,周邊水道太多,他們北方的騎兵沒有辦法在這裡發揮最大的作用。

“若是當時聽從阿敏的勸諫,把戰場選擇在徐州平原的話,這一仗,咱們獲勝的勝算至少增加三成。”

在場的就只有七八人,全是代善的心腹,也是淮安的軍事主導官員,什麼話都可以說。

“阿瑪,現在說這些已經沒用了,只能趁夜派出夜不收,往北方送信,讓朝廷大軍積極合圍過來,咱們起兵雖然不能起作用,但漢軍旗的那些人可是有大用的,再者,明狗的火器就能如同咱們不能在平原上一樣發揮最大的作用。”

李永芳道:“王爺,漢人百姓臣以為還是要善待...”

代善轉頭,嶽託正要呵斥,卻被代善揮手止住:“駙馬以為如何?”

“淮安城中如今還有不下三萬漢人百姓,臣雖是漢人出身,但卻一心為我大清國,現在咱們堅守淮安,是為了朝廷的大計劃,然現在明軍四面圍城,顯然是不想讓我軍突圍而出一人,陳操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全殲我軍;

現在咱們以漢人百姓為挾制的確有好處,但為了預防陳操狗急跳牆,這些漢人...

還是善待為好...”

“胡說八道...”嶽託忍不住了:“李永芳,你得記住你丈人就在徐州,你是我大清的額駙。”

“閉嘴...”代善呵斥了嶽託:“你越來越放肆了,這是幾十萬人的大決戰,由不得你在這裡胡亂出主意,駙馬為我大清盡忠,便是父皇在時也是大加讚賞,駙馬的名諱豈是你這黃毛小子隨意稱呼的,還不趕快給駙馬賠罪。”

李永芳趕忙笑著揮手:“王爺切莫折煞了臣,貝勒也是為了眼下戰局著想。”

“哼...”嶽託冷哼一聲,居然轉身離開了大堂。

代善正要動怒,李永芳再勸:“王爺莫要生氣,眼下是在商討淮安戰局,要為大局出發。”

李永芳剛剛踏進自己的府邸,其子李率泰關上大門之後便怒道:“這嶽託實在是太可惡了...”

李永芳冷眼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兒子,然後默不作聲的走進內堂,這才開口:“哎...這一仗...難啊...”

“爹,大哥死的冤枉...”

“住嘴...”李永芳呵斥:“有些話說一次就行了,咱們李家在滿洲沒有根基,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李永芳三子李剛泰年輕氣盛,在軍營中聽到自己的老爹被嶽託呵斥,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反身回府之時正聽見李永芳的那番話,頓時氣的更甚,一腳就踹開了房門:“爹,欺人太甚了...咱們家為滿洲做了多少貢獻,便是太祖皇帝再世時也是對咱們家禮遇有加,他嶽託算個什麼東西?”

“混賬...”

李永芳一生九子,撫順降清之時於原配有三子,分別是已死的李延庚,二子李率泰、三子李剛泰,餘下六子都是與阿巴泰女兒所生,只有這三個兒子私底下會稱呼李永芳‘爹’,平日都是以滿洲‘阿瑪’稱呼。

李永芳將兩個兒子挨個訓斥了一番,然後沉聲道:“若是再聽到從你們嘴裡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當心我饒不了你們,都滾...”

.

嶽託的親信奴才阿禮顏神神秘秘的進入嶽託的大帳內,行禮後道:“主子爺,奴才剛剛從漢軍旗一個遊擊的口中聽到一個訊息。”

嶽託白天被代善訓斥了一頓,正在氣頭上:“最好是好消息,不然讓你好看。”

“那遊擊乃是駙馬三子,參將李剛泰的麾下,他說李參將傍晚時在營中發脾氣,說李家對我大清貢獻甚多,卻被主子爺您訓斥駙馬,言語中多有不敬。”

嘭...

嶽託咬牙切齒笑道:“好啊好啊,你李永芳本貝勒收拾不了,你這兒子我還不能收拾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