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北伐,北伐

“高澤福祖籍遼東鐵嶺中衛,崇禎三年時因功升遷為40師師長,副師長唐偉祖籍遼東寧遠前衛,同年與高澤福一同升遷,參謀長黃華祖籍陝西渭南,崇禎五年調任40師參謀長。”

趙信說著抬頭看了一眼座位上的陳操,見沒有反應,便接著道:“王孝傑發到都督府的公文上言唐偉與黃華皆戰死在江橋渡口的灘頭陣地上,高澤福本人組織死士用炸·藥炸開了清軍的防禦陣地,然後端著槍親自衝鋒,在與清軍接戰的時候被對手所傷,據我司探子奏報,李世漢在防禦陣地被毀之後便跑了,與王孝傑所言不差。”

“張採呢?”

陳操突然開口,趙信還愣了一下,腦袋轉了許久才急聲道:“張採應皇爺要求在京組建中央通訊社,與張溥二人皆在京中。”

“趙信。”

“皇爺...”

“把都督府的公文送到張採處,告訴他,我只有一個要求,要將唐偉和黃華的死大肆宣揚,受傷的高澤福也要重點宣傳,把咱們士兵悍不畏死的氣勢也要寫出來,告訴張採,他只有兩天時間,兩天之後我要讓全南京的人都知道這一次渡江戰役。”

“臣這就去...”

陳操站起身,環顧了太極殿中站立的朝中重臣,良久才道:“與建奴和平久了,會讓咱們南方的人以為咱們會和前宋一般與他們劃江而治,我不是趙構,朝中也不會有賈似道這等佞臣,諸君以為如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作為鐵桿,黃淳耀當先出列:“臣請陛下北伐...”

徐孚遠與鄒維璉陳演等人紛紛出列:“請陛下北伐...”

轟然聲一片響起,全是要求北伐的奏請,陳操嘴角上揚,盯著殿中的大臣,等到安靜下來後才施施然道:“諸君,自古以北打南一番風順,縱觀我中國之地數千年朝廷,以南打北最後勝利的,僅有我大明洪武皇帝一人;

朕...

決意親征,蕩平北方建奴,還天下太平...”

殿中群臣紛紛躬身拱手,齊聲唱道:“陛下聖明...”

“太子年後滿十歲,此次北伐,我會帶在身邊,至於京中,張鳳年何在?”

殿中角落一名穿著新式軍裝的中年人穩步走出佇列,正是當年的親軍隊長張鳳年,不過明白人都知道,這個張鳳年一直是上海警備區司令,什麼時候入京的?

“臣張鳳年在...”

一個標準的軍禮,陳操微微點頭:“從即日起,成立南京守備司令部,張鳳年為司令,轄3個師,朕親征之時,南京的安危可就交給你了。”

張鳳年再次立正敬禮:“請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負陛下期望。”

安排完一切,陳操便讓所有人回去準備北伐示意,自己人回宮趕緊交代一些重要事情給皇后李湘知道。

第二天,整個南京在一股風潮之下變得義憤填膺起來,隨後便是傳遍大街小巷的神武軍40師渡江之戰的事蹟,不到下午之時,南京數十萬百姓上街巡街至洪武門前,大喊驅逐韃虜之口號。

“人心可用...”

陳操就在洪武門的城樓上,只不過他並沒有現身,說完這句話便帶著人回了宮。

第三天一大早,皇宮發出一道檄文,正是北伐之事,檄文最後那一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歷歷在目。

定武軍、龍武軍全部集結,將會在兩天之後從大勝關渡江至江北的西江口,然後北上滁州鳳陽等地。

早有準備的戰爭機器開始發動,在外貿集團的供應鏈之下,兩個軍近四十萬人的後勤物資裝備開始源源不斷的從大勝關往西江口運送,民夫高達三十萬人。

.

“陛下已經率軍親征,正在趕來的路上。”

王孝傑將公文遞給袁世忠,然後看著兩旁行軍的官兵:“咱們距離揚州還有多遠?”

“前鋒部隊估計還有不到十里,一個小時前接到韓順所部的回報,第1集團軍已經渡過了長江,說不定會在我軍之前先行抵達揚州城下。”

王孝傑點點頭,大聲呵道:“給前鋒部下令,必須要搶在第1軍的前頭在揚州城下開槍。”

搶功是好事,證明作戰的人都有打仗的心思。

前鋒32師張秦安所部在猛烈的奔跑之中果真比翁林志的第1軍要先前抵達揚州,只不過換來的便是火炮等重型攻城裝備落後。

張秦安望著不遠處以肉眼可以看見的揚州城牆,不禁冷笑:“咱們要是先打下揚州城,嘿嘿,聽說陛下已經親征了,這功勞可不小。”

“師座,韃子在城外挖了幾十條縱深的壕溝的。”

張秦安抬起千里鏡,果然,在揚州城前密密麻麻如同裂縫一般淨是數不清的壕溝,這樣一來給攻城的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怎麼打?”

張秦安皺著眉頭,一位行軍參謀開口:“師座,不若等大部隊全部抵達再說,軍直屬的野戰炮幾輪炮擊下來就可以把揚州城轟塌。”

張秦安冷眼看了那參謀,然後冷笑:“白痴,大部隊來了,咱們32師還有油水可以撈?第1軍的人可不是善茬,翁林志所部的野戰炮數量不比咱們的少。”

副師長廖品東開口:“咱們的火炮還在後面,不如先組織人手衝鋒一次,看看韃子的部署如何?”

“也只能這樣了,”張秦安點著頭:“先派一個營上去探探虛實。”

伴隨著突如其來的火炮和槍聲,行進在無比難走的壕溝陣地上的32師官兵被打的措手不及,漫天的投擲武器和箭雨將正在往回撤的官兵也殺傷殆盡。

派出去的一個營人馬回來不過百餘人。

張秦安冷著臉:“狗曰的韃子原來在這等著咱們呢,不衝了,等火炮,這樣下去非得死不少人,長江都渡過來了,咱們不能在這裡栽跟頭,去,將這裡的情況馬上報告給軍座。”

.

“司令,不遠處是神武軍32師的友軍。”

翁林志看著死在建奴埋伏下的32師官兵,然後回頭道:“去,把咱們的野戰炮和神武炮拉出來,轟他娘的。”

丹徒大戰的勝利也是託了神武軍的福,李世漢和鮑承先的失敗讓李永芳已經失去了鎮守長江防線的信心,再者清軍的實力乃是馬戰,便是火器部隊也大多是從遼東和西北招收的少數民族及漢人為主。

李永芳並沒有上城指揮,此刻他剛剛部署完揚州的防務,在收縮了兵力之後決心在揚州城內與明軍展開對戰,畢竟巷戰對於他手下十五萬漢軍八旗來講比在平原上與他們對射要划算的多。

震天的炮聲陡然響起,震得李永芳茶桌上的茶杯噹噹作響,不多時一名小校便慌張的跑進了揚州統領衙門內。

“駙馬,明軍開始炮擊城牆了。”

李永芳深吸著氣,然後道:“讓楊漣馬哈和李世漢好好的守城,再告誡李世漢,揚州城頭是他最後的退路,沒有我的命令,誰敢擅離職守,殺無赦。”

“是...”

不多時,城頭參將楊漣馬哈便下令開炮還擊,與第1軍開戰了大規模的炮戰。

雙方的傷亡開始增加。

放下千里鏡,翁林志皺起眉頭:“建奴的火炮打也遠,小看了他們,上海的外國使團到底倒賣了多少神武炮給這幫傢伙?”

“司令,不如調集全軍的火炮過來。”

翁林志看了看左側幾里開外的34師部隊,然後搖頭:“沒必要了,咱們的火炮也在後面,看來揚州是一個難啃的骨頭,非得死人才能拿下來,傳令,我部集結之後由東面包圍揚州,告訴康率,讓他的部隊先去把江都打下來;

咱們要和神武軍一同協作了。”

.

陳操渡江之後便帶著定武軍往東走,前往儀真方向,在半道上卻遇見了匆匆從揚州趕來的傳令兵。

走進臨時行轅內,此刻來自於都督府的參謀們正在絞盡腦汁的畫圖,趙信就跟著陳操身側:“王孝傑與翁林志兩部匯合,炮擊了揚州,先期第1軍抵達之時曾發動炮戰,敵我雙方各有死傷,大規模的炮戰之後,揚州西側城牆段被火炮炸燬,神武軍發動衝鋒,皆被守城的建奴打退。”

“揚州很大?”

面對陳操的反問,機靈的趙信拱手:“皇爺有所不知,守城的建奴事先在揚州城各個方向都挖了幾十條縱深在一起的壕溝,士兵衝鋒之時要跨越這些壕溝就成了莫大的障礙,若是行走在壕溝內,城頭的建奴還會用回回炮拋射猛火油,我軍傷亡不小。”

“這些招數?”陳操皺起眉頭看著趙信:“這不是咱們以前的戰法?”

趙信難為情道:“還真是,不過臣猜測,壕溝戰法應該是上海的那些個外國使臣教他們的,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麼幹。”

陳操來回走了幾步,然後下令道:“給王孝傑和翁林志傳令,告訴他們先不要輕舉妄動,等待我帶著大部隊趕來之後,讓揚州的建奴嚐嚐咱們大炮的威力;

還有,讓翁林志派出部隊襲擾揚州後方,若是能把代善引過來最好。”

“是,臣這就去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