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平北大將軍

陳操臨時召開了一場圓桌會議,主要議題便是南北此次會在高郵發生的大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先前黃淳耀給陳操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北方的夏糧一旦收割完畢,或許真的會在六七月展開對崇德朝廷的戰爭。

畢竟兩邊都爭鋒相對的設立了‘平南大將軍’和‘平北大將軍’這個名號。

自大明朝立國之後,便沒有以身份帶兵的例子,想要真正做到一軍主帥地位,還得是各種臨時加號,就好像現在這個平北大將軍一樣。

“據訊息,張高平為左副將軍,李萬常為右副將軍...”

雖然陳操成為了平北大將軍,但還有左右兩個副將軍分散兵權,更何況即便他真的北上作戰,也只有帶自己的部隊,朱由崧那邊肯定不會將賴以續命的大軍軍權拿給陳操。

這就表明陳操即便是打工,也得自備傢伙什...

陳操一直聽著麾下文武的意見,只不過他卻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後,黃淳耀才拱手發問道:“王爺是否在想南京一事?”

陳操要的是皇帝位,根本不是什麼郡王親王的封號,世人都知道陳操有反意,但是他卻像是女人一樣愛惜名聲,是以做事處處受到掣肘。

黃淳耀又道:“王爺何不做一回曹操?”

堂中頓時安靜下來,陳操也抬眉看著黃淳耀,在座都是陳操的心腹,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學生以為,這次北朝大軍壓境,也是給了王爺一個極大的機會。”黃淳耀說著正聲道:“據錦衣衛探報,楊鶴的陝西秦軍共計十萬人,他們在去歲攻破南京那邊放棄的洛陽之後便一路東進,在開封與唐藩世孫朱聿鍵所率領的五萬唐藩軍匯合,並在周王的配合下攻下了開封,十五萬大軍東進中都,距離中都不過還有兩百裡,七天便可抵達中都;

是以崇德朝人人自危,他們不由得不用王爺,值此時,王爺便是提出任何要求,只要不是皇帝位,相信他們都能答應。”

陳操眉頭一亮,黃淳耀說的很有道理,朱由崧等造反在南京稱帝已經是和崇禎撕破了臉皮,雖然是朱家自己人的鬥爭,但對於皇位以及天下的誘惑來說,成王敗寇才是關鍵,是以不管是張高平和李萬常多麼不情願陳操出山,也不得不做這樣的選擇,否則他們一旦兵敗,便再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留給他們的只能死。

“株連九族啊...”

陳操暗歎了一聲:“那麼蘊生以為提什麼要求最好?”

黃淳耀皺眉想著,便慢悠悠道:“出任平北大將軍,晉親王位,並娶福王之女朱薇姒為郡王側妃...”

徐孚遠開口:“前兩個沒問題,但那朱薇姒好歹是崇德皇帝的親妹妹,下嫁給王爺作為側妃,估計南京朝廷的文官絕對不會同意。”

陳操也是這個意思,哪知道黃淳耀笑道:“正因為如此,崇德皇帝才會放鬆對王爺的警惕,也讓他們有面子可以駁回這個不合情理的要求。”

感情黃淳耀只是讓這個生意可以討價還價,主要目的還是親王爵位而已。

陳操深感有黃淳耀在實在是讓他輕鬆了許多:“那麼蘊生覺得咱們要一個甚麼封號呢?”

“學生覺得,不若就叫‘涼王’吧,另外,必須將王爺的宗譜遷入皇室宗譜當中,就歸在福王那一脈...”

“豈不是讓我認老福王為乾爹了?”

陳操好氣的笑道:“我他嗎什麼都沒幹平白無故多一個爹...”

“哈哈哈...”

帳中人紛紛大笑,但黃淳耀依然一臉的正經:“如此一來,日後王爺繼承大位,名正言順...”

陳操嚴謹的深吸一口氣,然後仔細審視了一下朱由崧現在的處境。

北邊六十萬大軍南下,西邊還有十五萬人即將抵達中都,江西湖廣兩地的十萬勤王大軍已經進入河南,並且湖廣等地的鄱陽湖水師還進入了大江,隨時都可以順江南下,朱由崧面對的是北軍加在一起至少八十五萬人的圍堵,而他們的全部兵馬也僅有三十五萬人,兵力懸殊。

想要坐穩皇位,陳操成為了最終的選擇。

“王爺...”

趙信跑進大堂,送來了一封密信和一封公文:“北朝來的。”

陳操仔細觀看之後,便哈哈大笑,然後把信交給了黃淳耀:“蘊生看完之後諸位傳看,哈哈哈...”

黃淳耀臉色激動的說道:“王爺,真是天助我松江藩...”

信是鄒維璉的密信,公文乃是北朝崇禎皇帝的聖旨,上面都說了同一個事情,封陳操為大明涼王,封地松江,並且可以建府開衙,也就說可以建立‘涼國’。

“這是北朝哪一位好漢出的主意,學生當真覺得....”黃淳耀不知道怎麼形容,然後放聲大笑...

“蘊生智謀,我很欣慰,”陳操感嘆了一句,然後把聖旨放好遞給趙信:“去,把這個聖旨派人送到南京...”

“是..”

“崇禎並不想王爺成為親王,這只是緩兵之計...”

陳操哪裡不知道朱由檢的心思,眼下正是對南京朝廷的決戰時刻,陳操是唯一一個左右戰局的不穩定因素,拉攏他也是暫時的。

“一旦打贏對崇德朝的戰爭,他們會反過手來打咱們松江藩。”

這是所有人的一致認可,他們都相信北京那邊不會出現一個腦子進水的混蛋,所以這種情況是人都可以猜測。

而陳操已經被封為了郡王,想要拉攏只能以親王爵位來代替,況且口說無憑的東西如何能被承認?

等到朱由崧覆滅之後,幾十萬軍隊攜帶著勝利的氣勢徑直南下松江府這個彈丸之地,覆滅陳操這個反賊也是小事一樁。

正是因為如此,朱由檢才會同意這個腦袋進水的計劃,從而認真稽核起來。

“王爺,學生有個計劃...”

陳操望著黃淳耀那有些毒辣的眼睛,頓時邪魅的笑起來:“講...”

“兩邊討好,然後就近取食...”

不少人沒聽懂,但是同樣一肚子壞水的陳操聽懂了,他笑著點著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黃淳耀點頭:“如此一來,王爺的出身便更加的名正言順了,日後成就大業,在輿論上便更加的容易掌控...”

“有道理,那麼就按照這個計劃即刻吩咐下去...”

“是...”

六月初,南北兩京的聖旨不約而同的抵達上海,傳聖旨的都是太監。

聖旨帶來之時同時還帶著親王的莽服及一應儀仗器具。

陳操的計謀當真得逞了,崇禎朝廷和崇德朝廷同時冊封松江郡王陳操為涼王,並賜金印金冊寶璽等物。

陳操也應了黃淳耀的建議,在承運殿同時迎接兩邊朝廷的太監,然後分批次的迎接了聖旨。

這麼做的主要目的也是要讓兩邊朝廷都知道對方對於陳操的拉攏,其次,便是要向天下人都展示陳操得到了兩邊朝廷的同時認可。

這是一個雙向計謀,很壞。

陳操受封涼王爵位後的第二天,便在府邸大肆的宴請,連擺三日,第四天又納蘇曼文為妾室,再次連擺三天,好不熱鬧。

平北大將軍行轅也在總督衙門,只不過在旁邊加了一個牌匾而已。

中旬,休沐了十多天的陳操終於又在衙門召開了關於兩邊朝廷戰事的情況,與會的還有崇德朝廷的來使,老太監孫德文。

陳操當先開口:“四天之前,遼東將軍劉興祚與張英武在皮島登陸,錦衣衛在朝鮮的暗探已經與朝鮮國王李倧的人取得了聯絡;”

陳操環顧了一圈:“彼時我的計劃是從遼東後方襲擊建奴的老巢赫圖阿拉,但是情況有變,我準備先拿下朝鮮;

朝鮮在建奴肘腋之側,不然他們也不會花大價錢兩度征伐朝鮮,現在不管李倧是不是真的誠服建奴,但背叛我大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孫德文抬頭,他在想陳操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陳操看了圓桌上的人:“是以,我決定,攻打朝鮮,懲罰這些背信棄義的人。”

在場人都知道,涼王口中的這些話只不過是站在大義的角度上自行其事而已,真實目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而張英武一個師的兵力恐怕不能徹底拿下朝鮮,是以我決定親征朝鮮。”

陳操話音一落,坐在圓桌一旁後面的孫德文當時就急了,立刻站起身急聲道:“涼王殿下,如今江北戰事緊急,北軍數十萬軍隊聚集南直隸高郵等地,雙方劍拔弩張,皇爺已經下旨敕封了殿下涼王,如今南京局勢危急,殿下不起兵勤王,為何...

為何還要去管朝鮮那等無關大局局勢的小國生死?”

趙信冷聲開口道:“孫公公,今日局勢乃是我涼藩的軍事會議...”

孫德文根本不怕趙信這個錦衣衛,當下便一臉嚴肅的看著趙信:“涼藩可是皇爺冊封的。”

陳操擺手讓趙信退下,便道:“孫公公莫急,本王何曾開口說過不派兵北上了?何況本王還是聖上欽封的平北大將軍,如何不會管如今江北的局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