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

天啟七年,九月十二,山東登州府府城蓬萊縣

蓬萊閣的名氣還是很大的,即便是後世沒了這個縣的名字,但蓬萊閣依然是遊客旺盛。

船隊停靠碼頭,定武軍整裝下船,前來迎接的登州知府黃成立和登萊巡撫孫國楨早已等候多時。

“聽說孫大人是因為與荷蘭人在澎湖一戰之中有功才升任的登萊巡撫,不知道依照孫大人的見識,本公眼前這個定武軍能不能與荷蘭人的洋槍隊比一比?”

陳操與孫國楨客氣了一番,然後便邊走邊說:“本公倒是聽說你手下有一幫泰西僱傭兵,全是火器部隊?”

孫國楨略微一笑,不卑不亢道:“涼國公見多識廣,下官佩服,下官慚愧,雖然收復了澎湖列島,但在與紅毛番作戰的中間還是以為咱們大明朝的火器落後了許多,他們的斑鳩腳火銃威力大,打的也遠,我朝火器至多以火繩槍或者三眼銃為主,威力與距離都不夠。”

“那此次建奴叩關南下,兵鋒已經到了山東濟南府,孫大人以為讓你以手下的僱傭兵去打,能有多少把握?”

孫國楨搖頭:“必敗矣...”

“哦,何解?”

“建奴此次一人三馬而來,不僅行軍速度快,而且在戰力方面,我南方步卒不堪一擊,下官手下的火槍隊僅僅三百人,守城有餘,若是野外與建奴浪戰,無任何勝算,番人無信,遇惡戰必定投降,這是他們的宗旨...

下官觀定武軍軍紀嚴明,行軍有序,且一舉一動聽從號令,雖人多也能依次前進,此乃常勝軍也...”

“哈哈哈,”陳操仰頭大笑,然後道:“此次本公奉命北上勤王,然而建奴已經到了山東,山東藩王眾多,若是不加以阻止,恐讓宗室成員受害,只可惜啊...”

孫國楨等著陳操說完。

“可惜本公此次前來可是許下了鉅額軍費的,本公向朝廷索要的五百萬兩軍費朝廷現在還未答覆,孫大人治理遼東也是知道的,這沒錢怎麼打仗嘛...”

“下官巡撫衙門內還有登萊軍餉一百萬,可先行撥付給涼國公,用以大軍開拔只用。”

陳操為難的點點頭:“我定武軍軍餉伙食高是國朝出了名的,不然朝廷也不會把它再還給我,這一百萬兩軍費實在是杯水車薪啊。”

孫國楨也為難了,一百萬兩是他的極限,能給出來都算是這傢伙忠心國事了,否則任何一個巡撫也不會把可以屬於自己的錢給出去:“下官能力有限,而現在京師被圍,即便戶部的銀子想要出京也不可能的。”

“嗯,”陳操點點頭:“也是,本公不可能為難你孫大人,只是現在大軍停靠登萊,若是沒有軍餉,他們可不會像現在這樣聽從號令,雖然不至於縱兵劫掠,但退兵回去還是可行的。”

山東都司有衛所兵十七萬,鎮兵六萬,然而鎮兵在登萊巡撫孫國楨的手中,都司兵馬分散六府之地,集中起來的話,建奴早就跑了,然而現在陳操不僅帶了三萬定武軍來,還有戰馬,他們人人都有行軍馬可以騎,不管是在追擊建奴還是支援上都比兩條腿的丘八來的快得多。

“涼國公,”孫國楨朝著陳操作揖:“下官手中百萬軍餉全部給涼國公,剩下的錢,下官會在府城讓豪商和大家出資捐獻,不管所得多少,都給涼國公作為軍費使用,涼國公,現在正是國朝為難之時,望國公念在聖人的教誨上解救山東黎庶...”

陳操長嘆一聲:“哎,只能如此了,孫大人,速速去府城通報一下建奴的情況,本公好早作準備...”

登州府城,巡撫衙門內

“建奴在八月二十七日突破喜峰口長城防線進入北直隸,用了三個時辰便抵達了京師,京師因為有狼煙預警,先前一步關閉了城門,但建奴還是突破了東便門殺入外城內,不過幸好被英國公等率軍擊退,建奴退出外城,隨即包圍了京師;

隨後他們縱兵劫掠,順天府周邊頓時化為火海,傷亡損失不計其數,又三日,建奴援軍又至,彼時他們分兵四萬南下山東,沿途劫掠,所得所獲以萬萬計,及至現在所俘獲的百姓已經多達四十萬,全部北歸。”

陳操聽完一臉的平靜,他完全想不到皇太極入關之後居然幹的這麼大膽,河北也就算了,現在都搶到山東了:“現在的情況如何?”

孫國楨將昨日送達的軍情遞給陳操:“建奴破了東昌府後進入兗州府,在兗州府內大肆劫掠,昨天的訊息他們才剛剛到曹州。”

陳操看著地圖,曹州距離兗州府城快馬也得近三天時間,況且建奴沿途還要搶劫,各地步卒趕到之後對手都跑了,如何攔得住?

“嗯,明日大軍出發兗州府,本公覺得他們一定會去滋陽縣搶劫,府城定然是關鍵。”

...

建奴進入兗州府的訊息很快傳到府城,兗州境內的親王就有三家,郡王十多家,失陷宗室成員的罪名很大,至少是全家一體斬絕...

兗州知府郭彥本來就要退休了,臨了登門了來這麼一回糟心事,此刻他在魯王府等了近一個時辰,才見到匆忙出來的魯王朱壽鋐。

“什麼?”

朱壽鋐大驚失色:“建奴來了?北方失陷?京師呢?陛下呢,朝廷可還安好?快快快,叫任城衛上城護守。”

郭彥內心非常的鄙視朱壽鋐,這建奴還沒來就慌成這樣,要是已經在城外了那還得了?

“王爺莫慌...”郭彥安慰道:“北方無事,建奴流竄搶掠,據報現在建奴還在曹州,只不過曹州被破是時間問題,府城乃重點,相信建奴定然會來,下官特意前來告知王爺,請王爺率領城中各藩王一起出資,招募青壯上城守護。”

大明藩王有個特點,人多錢多又摳門,雖然藩王也有失地撤藩的規矩,但讓他們出錢幫助朝廷,那絕對比要命還惱火。

“本王的錢財多是古董字畫,如何資助?再說,你郭彥乃兗州知府,有責任守土護藩,你可知道失地之罪多大?”

郭彥吃了閉門羹,要錢的想法是沒了,不過他還是去找了任城衛指揮使蔣萬春。

“魯王不同意?”

“同意才怪...”郭彥搖頭:“蔣指揮,現在只能靠你我二人了。”

蔣萬春心中猶如萬箭穿心一般,他任城衛麾下雖然因為有守護藩王的責任,不敢吃空餉,雖然全衛滿員,但這戰鬥力他不敢保證:“郭大人,本官盡力而為,只是這守城啊...”

郭彥:“你放心,本官已經去信了山東巡撫衙門,建奴身後還有朝廷的追兵,相信援兵很快抵達...”

信你個鬼...

濟南還有德王一系,即便你魯王最大,就算最後追究下來,濟南方面一句‘守土護藩’便推過去了,誰能管得了你兗州的事情。

曲阜縣城

知縣孔胤仁乃是當代衍聖公的直系二代族親,曲阜無衛所,因為管轄之地大,卻設有四個巡檢司,巡檢兵丁滿員八百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孔家世代繁衍曲阜,整個曲阜都是孔家的,所以要召集青壯也是問題不大。

只可惜,這個聖人之地的青壯大多都是讀書人,讓他們成為丘八這種下九流的人,那是萬萬不允的,對於讀書人來講,這麼做只會墮了聖人的名頭。

“怎麼樣,召集了多少人?”

面對孔胤植的詢問,孔縣令此刻也覺得冷汗直冒:“大哥,青壯不下四萬,但多是讀書人,能打的青壯不過三千,這些人哪裡能成事,幫著扔個石頭還差不多。”

孔胤植也覺得這麼下去定然要遭殃:“那巡檢司呢?”

“嗨,那些個巡檢兵丁在咱們曲阜舒坦慣了,能不能跟建奴打還是個未知數。”

孔胤仁說著便看向自己的大哥:“大哥,僅有一個辦法,把族中各家的家丁抽調出來,還能組成個千戶所,這些人都是軍伍出身,還能成事。”

雖然各家的家丁都有不少,但這些人未必捨得,一來一旦建奴打進城各家需要這些有戰陣經驗的兵丁掩護逃命,二來一旦抽點家丁上城,守得住等到援兵還好,旦夕守不住,城破之後便是屠城之禍。

“孫督師守的高陽城就是例子啊...”

孔胤植難為情的搖頭:“算了,咱們曲阜乃是衍聖公的後代,不管是誰,都得敬咱們曲阜三分薄面,相信建奴不會亂來。”

“大哥,你莫不是?”

孔胤植自然準備了東西,乃是迎接建奴的東西,他相信曲阜為了自保自然是不願意摻合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不管在位的是哪家皇帝,都會尊一聲‘衍聖公’。

“報...老爺,大事不好...”

孔氏管家踉蹌的跑進大堂,絲毫沒了讀書人的氣質:“老爺大事不好,騎兵,大隊的騎兵...”

孔胤仁眉頭一抬,看了孔胤植一眼便甩開步子跑了出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