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

陳操帶著一眾人走到粥棚前,盯著那個老頭,自從他有了兒女後,也就看不得這麼大的孩子受苦。

“告訴叔叔,你們的吃食被誰拿走了?”

老頭聞言趕緊碰了碰孩子,示意他們別說。

陳操立刻從趙信手裡接過一個熱乎乎的玉米饅頭,這種饅頭自帶甜味,吃起來很是舒爽,小孩子耐不住就想伸手去拿。

陳操手一縮,那大一點的孩子便撲了個空。

“告訴叔叔,誰把你們的吃食拿走了,叔叔就給你吃這個饅頭,另外...”說著又從趙信手裡接過一個滷好的雞腿:“這個也是你的。”

雞腿啊,這些流民即便沒有遭災的時候也未曾吃過啊,家中養雞的誰願意把下蛋雞弄去吃了?陝西的農民大部分都等著下蛋之後拿去換錢。

“那個叔叔...”

大的還沒開口,小的站起身指著他們身後六步遠的一個中年漢子說道:“就是他,額們領了吃食都要交給他。”

那漢子就在隊伍中間,被小孩子這麼一指,頓時就感覺頭皮發麻,那可是國朝的侯爺。

“拉出來...”

“冤枉啊...”

雞腿交給小的,饅頭交給大的,陳操便站起身,饒有興趣的盯著那漢子:“說吧,這三天你吃了多少了?看把你養得都白了些,光吃不做舒服吧?”

那漢子跪在陳操面前不停的磕頭:“大人饒命啊,額就是餓狠了些啊,求大人饒命啊...”

“把土喇叭給我拿來。”

中年漢子這回顯然要被殺雞儆猴了,他現在是嚇得屎尿氣流,臭不可聞。

陳操站在早就搭建起來的木質高臺之上,扯著嗓子喊話道:“你們都是流民,失地的流民,在外應當互相幫助,而不是強取豪奪同是流民的東西,你們這麼做,與禽獸何異?聽好,本侯先前就說過,不準多拿,不準多食,因為本侯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可以救濟你們,然後你們當中有些人不為朝廷出力不說,還取了別人的吃食,讓別人活不下去,此等人,該殺...

眼前這廝就是例子,來人,將其梟首示眾,掛在旗杆之上,以為後來者戒...”

那漢子也暈了過去,正好不用擔心死前有多痛。

陳操看著下面那些噤若寒蟬的百姓,這個時候都沒有人揭發其他人,想來也是受壓迫習慣了。

“聽好,因為這個人出現,導致了你們當中有人吃不飽,本侯不得不思考一下,你們是不是藉此想要壓榨本侯的糧食,所以,本侯決定,暫停放糧。”

此話一出,臺下四萬多人人傳人聽完之後有的忍不住便放聲大哭,剛剛吃了三天的白米饅頭,因為一個人而全沒了,不少人心裡不知道痛罵了正在被掛在旗杆上的人頭多少次。

情緒激動的流民有些亢奮,陳操見狀便道:“這樣吧,你們若是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本侯就接著放糧,不過,你們最好把你們當中壓榨你們的人揪出來,別怕,有本侯在此,誰也不敢把你們怎樣,他們若是敢威脅你們,本侯就讓他們嚐嚐鋼刀的滋味。”

不多時,當所有人聽完這句話後,不少人開始看著身邊的中年人,作亂的大部分也是這些人,一下就引來了無數仇恨的目光。

“打死他們...”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被長時間壓榨的流民底層紛紛朝著那些曾經壓榨他們的人衝過去,將手裡的缺碗和木棍打過去,一時之間,整個浦東碼頭亂成了一團。

而亂像一直存在於白線之外,四萬人好像有意識的避開白線,因為他們知道,進入白線就是死。

“你從哪裡找的會說陝西話的?”

陳操不動聲色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順道問身邊的趙信。

“侯爺不曉得,陝西三邊等地歷來是我南鎮撫司的重點關注物件,所以暗探緹騎相對較多,要找幾個說陝西的話都是小意思。”

趙信踮著腳看了看這嘈雜的亂狀:“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殺雞儆猴,這四萬人,不死個百八十個,還鎮不住場面。”

陳操一臉冷漠的說著,亂世就要用重典,而治亂世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要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長記性。

‘揪鬥’風波足足持續了近半個時辰,陳操腳都站的有些麻了,的確有人被活活的打死,半死不活的都有五六十人。

陳操見狀,便拿起土喇叭大喊道:“都聽好,沒了這些人在你們中間的存在,你們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便都是平等的百姓,本侯很是欣慰;

不過,本侯的糧食的的確確沒了,只能供應你們今天這一頓,吃完了今天,明日本侯就要撤掉粥棚。”

此話一出,眾人譁然,哀泣之聲四起。

“肅靜...”

陳操再次舉起喇叭:“蘇松兩府乃是南直隸產糧之地,本侯來時曾向松江知府衙門購糧,但他們推脫了,本侯現在是有錢買不到糧食。”

“定武侯,我們該怎麼辦?”

不知道人群中哪個冒了一句,陳操聽後接著道:“神宗皇帝在位時,浙江曾經發生過百姓毆死錦衣衛事件。”

“定武侯,鬥殺錦衣衛是滿門滅族的大罪。”

這是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因為流民太多,大家不曉得是誰在問。

緊接著有人接著大喊:“老子已經成為吃不飽的流民了,沒有從賊造反已經是極限,害怕滿門滅族?”

“對,說的有道理。”

人群就怕煽動啊,特別是這幫餓慣了的流民,王二不就是因為餓的沒辦法了才帶著一群人造反成功了不是?

“法不責眾...”

不知道是誰又喊了一句。

“走,咱們去松江知府衙門要糧食,我們要活...”

“我們要活...”

“我們要活...”

“我們要活...”

...

松江府治所華亭縣,知府衙門內

黃士靜翻看著大管家送來的賬本,一臉的高興,順帶在他新納的小妾胸前使勁的揉搓了一番,然後便讓小妾給他來一個美人吹簫。

“這番朝廷留下的賑災糧食,當可以賣個好價錢...啊....”

估計是最近腎虛,黃知府有些早·洩,這蕭才吹了一個半曲便結束了。

“老爺...”

門外響起侍女的喊聲:“劉知縣在前堂候見。”

劉正文見著黃士靜便一臉的哭相:“府臺大人啊...”

黃士靜心情不錯,最近南直隸的糧價漲了些,一石米可以賣到二兩三錢銀子:“怎麼了劉大人,你這是闖了什麼禍事了?”

“府臺大人啊,非下官禍事,而是咱們的禍事啊...”

“何解?”

“楊巡撫聽說上海縣建設需要人手,把滯留在蘇州府的近八萬流民全部趕到咱們松江來了。”

‘噗...’

剛剛喝進嘴裡的茶讓黃士靜全部噴出,且噴了靠的近的劉正文一臉。

劉正文也不講究,拿手抹了抹然後急聲道:“若是定武侯不收這些流民,咱們可怎麼辦?”

怎麼辦?意味著黃知府剛剛要入賬的近萬兩銀子不僅要泡湯,還要頂著壓力上奏開倉放糧。

哪個州府都不願意接納流民,那是一個得力不討好的事情,況且有流民在境內便要開倉放糧,一旦開倉放糧,州府若是交不上當年的糧稅,責任就在領導身上,更何況流民一多案情就多,這還影響著官員升遷。

黃士靜心內不知道罵了多少遍楊維志,這明顯是要讓自己這裡承擔那八萬流民:“他們怎麼會知道?”

劉正文搖頭:“蘇州府的衙役和巡撫衙門的衙役一起來的,給下官遞了公文,且說流民已經在路上了。”

黃士靜一巴掌拍在自己的額頭上:“怎麼辦?定武侯不是說要多少給多少嗎?算了,等流民來了,你安排人徑直送去上海縣。”

這邊大堂內的話剛剛落下,一名衙役慌張的跑進堂內:“大人,不好了,流民又回來了...”

.

“吃他娘,穿他娘,來了松江就有糧...”

松江府城北門之上,知府黃士靜,華亭知縣劉正文帶著松江府大小官員齊聚城頭,城門緊閉,城外的流民齊聲高喊這一句有些反·社·會的口號。

“這...這...他們是要造反?”

黃士靜顫聲說著,這口號擺明了就是造反的口號:“快去請松江衛指揮使來。”

原來的松江衛在廣寧被打殘了,指揮同知王孝傑都在廣寧當官了,現在的松江衛是新建,所以在人數上不曾減少,標準的五千六百人,不過這些軍戶都是新招入軍,雖然裝備足夠,但戰鬥力卻不敢恭維。

指揮使王不克乃是王孝傑推薦的,原來是松江衛的鎮撫,在遼東作戰時與王孝傑一路,也是有些膽量,回到南京之後陳操得陳操推薦,破格升級為松江衛指揮使。

原本就是松江衛的軍戶,所以王不克在重新組建松江衛的時候異常的輕鬆。

“王指揮,快派兵,本官擔心這幫流民趁亂攻城。”

黃士靜可能是過於緊張,松江府城曾經被倭寇洗劫,之後在萬曆初期加以修繕,中期再次加高,之至今日城牆足有六米高,這些手五寸鐵的流民如何能攀爬上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遇戰事黃士靜是能指揮王不克的,但現在流民只是在城下喊口號,別人也沒有做多的事情,王不克如何能派兵驅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