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送給薩摩藩的禮物

“侯爺,倭寇退了...”

陳操立刻站起身,望向了山口,果真,剛才還在指揮人員從山邊兩側進攻的樺山久高已經後退了幾里路,而從兩邊進入的平田增宗所部也在循序漸進的往後退。

對面山坡的盧象升已經命令定武軍追了出去,陳操見狀,便拍了拍看懵了的孫傳庭:“走吧伯雅,咱們去追擊樺山久高。”

第一師一萬多人並沒有全部佈置在山谷,除卻師長唐開年親自帶著兩個團去繞道包圍,陳操這邊山谷安置了兩個團,剩下的全部都在谷山縣城邊駐紮,作為後備部隊。

況且依照琉球簡陋的地形,在山中佈置這些人實在是施展不開。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槍聲在追擊開始之後便再沒有停滯下來。

“聽聞侯爺當年在遼東之時還曾親自帶著錦衣衛與建奴騎戰,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因為追擊的人超過五千人,陳操和身後的重要將領都沒辦法策馬奔騰起來,聽聞孫傳庭這麼一問,便看向了身旁的趙信:“當年若是沒有這些不怕死的錦衣衛,想來殺穆爾哈齊的功勞也落不到我身上,若是沒有這些人莽著膽子陪我衝鋒,恐怕也沒有我今天。”

趙信趕忙拱手:“伯爺實在是折煞屬下了。”

陳操哈哈哈一笑:“當年我就是魏國公府的家將之子,即便是籍貫都在魏國公府,我的命不值錢;

遼東之後步步高昇,除卻被魏忠賢看中之外,還是因為我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力,伯雅,你要曉得,這天下每個人都有份。”

“天下乃是皇家的,大明朝乃是太祖皇帝的。”

“非也,”陳操搖手否決了孫傳庭的話:“依照我來看,這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這大明也乃天下人之大明,非一人之大明。”

“若無太祖皇帝...”

“若無太祖皇帝身邊的將領隨從,你以為憑藉著太祖皇帝的身份和手段,能做到驅趕蒙元的千秋功績?”陳操疑惑的看著他。

孫傳庭當即大驚:“侯爺,你要造反?”

“你又錯了...”陳操再次否決:“大明朝依舊是大明朝,本侯想要的是將大明萬世傳承下去,而非百年,周朝前後兩段也就八百年,我要的,是永世...”

“忠君...”

孫傳庭大喊道,陳操轉頭看著他:“想來你也是懂了我的意思,其實人人都可以做皇帝,只是每個人的才能不同,若是讓乞丐去做皇帝,那麼大明朝一定很快亡國。”

“侯爺,這裡還有吳公公。”

孫傳庭看向了陳操身旁的吳春,但吳春老神在在的並未在意陳操的話,而是看向了遠處的戰場:“咱家關心的是大明朝的疆域,任務也是給陛下內帑掙錢,其他的事情,咱家可以不管,除非定武侯軍中也出現了陳橋往事,那個時候,咱家若是有能力,定然出手...”

陳操若有意思的看了一眼吳春,然後轉頭看著孫傳庭:“大明天下的根基在於百姓,而非皇室,若是當今陛下有太祖成祖的風範和魄力,我倒是心甘情願,伯雅,一心只願意搞木工的皇帝,這個王朝你覺得還有沒有開創盛世的能力。”

“下一任皇帝就有。”孫傳庭的話有些陰冷。

陳操哈哈一笑:“伯雅,你久在中樞之地,想必也聽過當今陛下的風聞,這點不說,陛下成親四年來,除了生了女兒之外,你看沒有看見出生了一個兒子?即便是張皇後生了一個,不久也就夭折了...”

孫傳庭若有所思:“侯爺,僭越之話以後還是少說為好,大明朝並不是侯爺你想的那麼不堪,朱家也並不是個個都是庸碌之輩。”

“本侯出發點是為了百姓,所作所為比那些高居廟堂的大官要實際的多,不然伯雅也不會與我陳操為伍,你看著,數年之後,大明朝將會大變,到那時,你才會理解,什麼是根基...”

孫傳庭感覺自己壓根說不過陳操,便不再開口,倒是對他最後的那句話一直記在心中。

彼時傳令兵策馬而來:“啟稟侯爺,我軍已經將倭軍包圍在前方的海邊。”

“好...”陳操坐直了身體,然後環顧一遭:“諸位,走,咱們去看看倭軍的戰鬥力。”

樺山久高這麼多年除卻在朝鮮吃過虧之外,並未參與過豐臣家與德川家的爭端,這一敗也是十多年之後。

但心高氣傲的他並沒有感到憤怒,而是驚訝於明國軍隊居然如此強盛,他自負於武士的戰鬥力與精神,即便是追擊了十里,但手下現在依然還有近四千人可以一戰。

“倭軍打仗有一個特點,戰況不對跑路,若是深陷重圍,那些個大名直屬武士會拼死抵抗,事不可為,就會當著對手的面切腹而死。”

“那是他們以為的榮耀,日本人大多都信奉佛教,切腹之後能得佛祖的保佑。”

陳操在軍營中要求將士們普遍學習參考倭國人的作戰方式以及生活習慣,孫傳庭是個愛學習的人,只不過這些東西大多都是陳操給他們普及的。

“侯爺,那幫倭寇不投降,說要死戰到底。”

黃得功跨著刀走來,樣子憤慨不已:“追擊之時下黑手沿途埋伏死士,殺了我軍不少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定武軍離開大明出征之後,這就是陳操的家底,一個士卒都是寶貴的,死的人多了,陳操自然是不肯。

“混賬東西,傳令下去,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和倭寇白刃戰,此次追擊凡各部死傷嚴重的,領隊從排長開始直到團長,全部罰奉,若是再犯,全部降為普通軍卒。”

黃得功愣了一下,他剛才還想趁著這個勁讓陳操允許他帶著警衛團與倭寇來一個白刃戰,畢竟先前樓興業的表現實在是太出眾了,他這個警衛團團長實在是有些窩囊:“是...卑職明白...”

陳操帶著人往前走,直到抵達了倭軍的外圍兩百步的距離,這才看清楚那些個端著竹槍帶著斗笠的軍隊。

各大名軍隊都是從農民手裡徵發的,像薩摩藩這種強實力大國,常備軍隊也就幾千人,只有在戰爭之時才會徵集屬地百姓換上軍裝出征。

而這些矮小黃黑的倭軍顯然不是武士,而只是武士治下的家臣百姓,被臨時徵召入伍,這也就是倭國在戰國時期各大名普遍被織田信長吊打的原因,正真在戰爭中起關鍵作用的都是那些大名的直屬武士以及家臣,這些所謂的正真的武士最多不過千人,即便是薩摩藩這等強藩,島津家的武士部隊也就三千多人,派給樺山久高的不過五百武士,再加上樺山家的本家武士及家臣,也只有千餘人。

而這千餘人便是撐起樺山久高的全部底氣。

陳操癟著嘴搖頭,然後指著一個倭軍道:“斗笠,老舊的布甲,草鞋,手中的竹槍以及他們開始發抖的雙手,伯雅,此等軍隊你以為如何?”

“我觀陣中還有不少精銳的著甲武士,”孫傳庭指了指靠近海灘的樺山久高本陣。

“他們打仗有些兒戲。”陳操嘲諷道:“兩軍對壘,咱們大明是徑直衝鋒或者守城,別人是用帶著家徽的白布圍起來,然後坐在裡面指揮,他們的大帳當真有些讓我意想不到。”

還真別說,有著四千人的樺山久高此刻已經命人在中心位置圍了大帳,和平田增宗坐在裡面。

帳中圍坐了不少人,顯然是樺山久高和平田增宗兩人的家臣。

“明軍至少三千人以上,對方全是火器以及使用了火炮,咱們的鐵炮隊損失慘重,我以為還是向後突圍,登山戰船,遠離陸地最為安全。”

樺山久高畢竟打了幾十年的仗,對於戰爭最後的走向看得還是比較長遠的,若是事不可為,當要快速下決斷。

平田增宗被鉛彈打中的枝條掛中了臉,雖然臉上有面甲,但鈍力還是使得他的臉遭受了創傷,此刻的臉紅了一大片:“吃了大虧,這麼回去,定然要被平三郎在主公面前劾罪,削石在所難免,咱們的意圖也達成不了,依我看,由我帶領本家武士向明軍左翼發起衝鋒,你率軍從中部貫插,只要靠近了他們的軍陣,明國人不堪一擊。”

樺山久高面色沉重,此刻一個旗本快步撩開大帳,單膝跪地道:“大人,明人傳話,說要見大人,若是大人不出面,就當著那些賤奴的面殺了足輕大將...”

平田增宗一屁股便站了起來,當著麾下的面斬殺自己的兒子,那平田家的臉那算是丟大了,於是不管樺山久高的勸阻,帶著人便往外走去。

樺山久高覺得一陣黑雲飄來,但放眼萬里長空,此刻的琉球天空是那麼的蔚藍,陽光也是那麼的耀眼:“天照大神會護佑的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