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龍虎山水

江西廣信府治下,貴溪縣以西二十裡便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朝統籌天下道教事的龍虎山,正一教的興盛之地,傳聞張道陵在得道之前是在四川青城山修道發的家,然後一路傳道傳到了江西境內,若是按照他那個年代來算,此地也是楚國的境內。

陳操一行乘坐水師戰船,攜帶了四天的罐頭,在餘干縣北十里的鄱陽湖岸邊登岸,然後帶著警衛團和部分錦衣衛跨上戰馬急行軍。

因為手裡有魏國公簽署的公文,餘干知縣盛情款待了定武伯,還贈了不少的呈儀,使得陳操感嘆當兵打個仗都有油水可撈。

“這種風氣不好,”陳操騎在戰馬上,他的第一要務並不是在餘干縣停留,而是儘早前往貴溪。

貴溪縣的縣城只有正北處修建的略微成樣子,高也就是五米,其餘的城牆也就是象徵性修了一圈,最高的不過兩米,次的也就用木籬笆搭成了柵欄,下方堆了不少黃泥。

“貴溪知縣周成明,萬曆二十三年的同進士,最開始在廣西為官,萬曆四十二年時調任的貴溪。”趙信騎在戰馬上給陳操背書。

“居然在一個地方待了這麼久?”陳操皺眉。

“伯爺有所不知,別看江西富饒,但有錢的也就是靠近鄱陽湖周邊好,但凡是有夷人聚居的地方,那些個文官都不願意來這裡當官,能推就推,那周成明在廣西那邊積累了經驗,能處理夷人的關係,這邊才把他留任在此,不然的話,應當早就調任了。”趙信繼續解釋。

“貪官?”

趙信搖搖頭:“不好說,就看貪的多少,貴溪這邊夷人太多,屬下覺得油水應該不多。”

“進城看看百姓的生活就知道了。”

陳操話音剛落,前方探路的錦衣衛快馬而來:“啟稟伯爺,貴溪縣中並無夷人。”

陳操策動韁繩,立刻拍馬朝著前方跑去。

“知縣周成明和廣信知府石貴被困在龍虎山上,廣信府境內尚有衛所兵千餘在府城,周遭各府援兵聽聞正在趕來的路上。”

入得城中,因為先前遭到夷人的洗劫,現在倖存的各家各戶正在收拾殘局,見得有朝廷兵馬入城,紛紛退在路旁邊躬身。

“大明定武伯,奉令前來平叛,貴溪城中可還有管事的官員?”趙信策馬前出,立身大喊道。

不時慌張的跑來一群人,為首的穿著墨色青袍官服,身上還帶著些泥灰,站在趙信馬前,躬身拱手行禮:“下官貴溪縣丞石全,見過上差大人。”

趙信撩開馬頭,然後露出陳操:“這位是定武伯,特來平叛。”

石全趕緊朝著陳操又行禮:“下官見過定武伯。”

陳操輕動戰馬,問道:“城中可還有其他官員?”

石全道:“尚有典使和十幾名衙役捕快,僅能維持治安。”

“城中還有多少百姓,被殺多少,仔細道來。”陳操又問。

石全再次拱手:“百姓尚有四五千人,傷者千餘,死者四百餘人,畲人洗劫了官庫,拿走了存糧,下官在此告罪,不能給大軍提供糧草。”

陳操上下打量了許久,見他辦事還算妥當,也就不想追究他的責任,於是揮手:“此番本伯前來帶了糧食,不需要你等出糧食出錢,縣令不在,你且安心在城中安置百姓,本伯且問你,畲人在何處?”

石全感恩戴德,城中即便是有錢有糧,他一個縣丞也沒有資格給陳操,得縣令說話,聽聞此處,趕忙道:“畲人圍困府尊與縣尊於龍虎山,張天師的人也正在各府求援,定武伯若是去救,當要小心謹慎些。”

趙信冷聲道:“伯爺做事需要你插手?”

石全頓時發現自己說錯了話,又趕緊告饒,陳操並不想與其一般見識,於是揮手:“差人引路,速速帶本伯去龍虎山。”

“伯爺,前面就是鷹潭坊,龍虎山到鷹潭鎮還有二十裡路。”趙信與引路人在最前面,得知訊息後趕緊來通知陳操。

“傳令下去,咱們在鷹潭鎮暫時休整,立刻派人去龍虎山下查探,然後派人與張天師聯絡。”

“是...”

..

鷹潭鎮在宋元之時也不過是鷹潭坊,到成祖皇帝時才叫做鷹潭鎮,鎮子不大不小,有戶八百,各少數民族聚居,以漢人為主。

“貴溪被劫之後,鎮子沒有衙役,也沒有保長在,治安比較差,巡檢司的人早就跑了,”趙信在鎮中來回轉悠了一圈,才到臨時指揮部給陳操匯報情況。

“讓黃得功和樓興業帶人四下檢查,切莫遺漏了畲人的奸細,還有,找當地的漢人為嚮導,指認那些作亂的畲人。”陳操認真的吩咐道,然後拿著當地的地圖仔細的看起來。

盧象升和孫傳庭二人此次的主要目的就是首戰試驗來試一試新軍的戰鬥力,警衛團的訓練比其它各部還有強烈,自然不能丟了面子。

午時過後,趙信帶著一個道士打扮的漢子走進指揮部,然後道:“伯爺,這是龍虎山的道士,屬下在鎮子外尋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操抬頭看著來人,標準的漢人長相,然後放鬆了警惕,詢問道:“山上情況如何?”

道士捏手掐訣行了個禮,然後道:“小道見過定武伯,山下有畲人四五百餘,剩下的都在蘆溪的山中寨子,府尊大人與縣尊大人尚在宮中,小道奉師命在山下等候援軍,好引路去救。”

陳操點點頭:“山上可有傷亡?”

道士拿著浮塵擺了個無量壽佛的禮,然後才道:“官軍頗有傷亡,我教於此千年,與當地各族百姓尚也融洽,那畲人也不曾打我教主意,只是讓人傳信要縣尊出面,此等....小道也說不清楚。”

龍虎山的威望在當地是很好的,山中道士甚至時常下山救濟百姓,畲族人也對他們比較尊敬,所以一直未曾打上山去,只是威逼他們將官府的人交出去。

陳操站起身,讓趙信派人先安置道士,然後看著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二位參謀,此次事件,你們以為該如何處置?”

孫傳庭道:“神宗皇帝時,平叛播州楊氏之亂,採取的是剿撫並用。”

盧象升也道:“但朝廷每次平叛夷人之亂,都是剿撫並用,然而每次都是要損失不少人馬和浪費錢財。”

陳操很認同兩人的說法:“你們說的很有道理,但即便是設立了宣慰司和宣撫司,那些人也是時常叛亂,雲南的列子就現成的擺在眼前,剿撫並用雖然好,但本伯以為,朝廷每次的打擊力度並不大。”

盧象升輕微皺眉道:“伯爺有所不知,咱們朝廷的官軍裝備不甚太祖成祖時期精良,火器受潮嚴重,再加上那些個夷人每每都在大山之中,朝廷想要成功平叛,莫不都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入伯爺所言,往往收效甚微,下官還是比較贊同伯爺的意見,打擊力度是關鍵,而這個關鍵卻是在於夷人怕不怕咱們官軍。”

孫傳庭聽聞後也點頭:“騎兵在山地作戰效果差,且容易被夷人的竹箭當成活靶子,且這些夷人往往喜歡在箭頭或者刀刃之上擦拭毒液,楊氏之亂時,朝廷官軍不少都是死於後期毒發身亡,咱們新軍的軍服就是布衣所制,沒有盔甲防護,下官覺得甚是不妥。”

被孫傳庭這麼一講,陳操當下就明白了一個問題,但好在想到一件事情讓他覺得孫傳庭所言只是讓他虛驚一場:“你們倒是忘了一件事情,新軍裝備的燧發槍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咱們即便是最好的硬弓射程也不過一百步,夷人手裡的竹箭你覺得能射多遠?”

孫傳庭恍然大悟,或許是自己都被自己給嚇住了,陳操卻又表揚了一番:“伯雅能想到這裡也是好的,本伯就怕你們臨陣輕敵,如此最容易失敗。”

盧象升又問:“龍虎山地形以高地為主,我軍也得防範夷人以石塊進攻。”

“嗯,”陳操點頭:“本伯就怕他們弄到衛所部隊的火//藥,若是以它製成炸//藥,炸塌了山石,對於咱們來說可是危險的。”

“伯爺...”黃得功和樓興業一起走進指揮部,黃得功道:“卑職與興業一起檢查四周,並未發現夷人的蹤跡,只是在越溪那邊的山林中有不少瑤人觀望。”

“不管他們,”陳操擺手:“派斥候查探畲人在山腳的具體位置,明日一早咱們出發。”

“是...”

兩人離開,陳操轉身看著孫傳庭二人:“你們可有破敵之策?”

孫傳庭皺著眉頭思考,盧象升則仔細的看著龍虎山的地圖,良久二人對視一眼,齊聲道:“三面合圍,分為破之...”

孫傳庭仔細解釋道:“畲人滿打滿算五百人齊聚山下,但他們卻不會咱們漢人的軍法和戰術,想來都是群起進攻,戰術老套,這樣做也方便咱們打擊。”

“那依你們所見,具體該如何佈置?”陳操走近沙盤,看著二人。

孫傳庭則將紅旗插在山腳:“以黃得功和樓興業二人分別率領一個營的兵力左右包抄,可從右翼放開一個缺口,讓畲人突圍,爾後讓建鬥自領一個營從正中突擊,以著咱們這一千八百人的火力,此等區區五百畲人,當不在話下,伯爺只需坐鎮中央觀看成敗即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