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二十六章渡劫

如果這真的是個墓穴,那麼墓主人一定非比尋常,身份尊貴,必為王侯,如此說是有依據的,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制自周朝以來,“因山為陵”是將墓穴修在山體之中,也稱‘崖墓’。以整座山體作為陵墓的陵冢,既體現帝王浩大氣魄,又可防盜。歷代帝王陵大多採用此形式。風水上把山比作龍,尋龍一般不會滿山亂走,遠處見得那裡展肩開面,脈絡優美,乃是真龍經千百裡行度到此落脈,龍屬陽,水輸陰,陰陽交媾,則生氣流行,氣聚則吉,氣散則兇,聚氣藏風乃寶地所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洞崖兩壁有微型鐘乳石,細細的滴水聲清晰可聞,每一下都猶如敲打著他們的神經。原先緊閉的巨大的石闕發出嘶啞的異響,石塊產生細小的裂紋,裂紋慢慢延展,越來越長,越來越寬,“噗”侍衛趕緊吹滅火把,一起隱匿在暗處。良久,“轟”的一聲巨響,石闕竟然分裂成兩塊,在緩緩的向兩邊移動,就像是一扇對開的大門,門縫裡面隱隱約約冒著幽幽的綠光,眾人皆向兩邊藏匿,石闕開啟一人寬以後,沒有了動靜,不在移動。

眾人面面相覷,“探路”一聲令,侍衛在隊首,一個個紛紛進入洞穴,漆黑的洞完全靠摸著石壁前行,呼吸漸漸變得侷促,“咻”不知誰擦燃了火摺子,“嘶”一閃,白駒過隙間的功夫,梓驍等人看清了身前三個方向均有三個小洞。周圍豁然一亮,陡聞崩裂聲,白煙一縷,自深處噴出,火勢迅猛且突然,避無可避。手持火摺子的侍衛被突如其來的烈焰灼到,一聲慘叫化身一個火人,他想也不想就往回跑,條件反射般衝出石門外,慌亂中他已經忘記了吊橋已經不復存在,直接墜入深淵。

“啊!”驚慌中一行人分別穿進不同的洞口躲避火焰,後方一股強勁的氣流,將眾人掀翻在地,之修電光火石間撲在梓驍身上,三聲巨響,三個洞口完全被封閉,熊熊烈焰被阻隔在洞外面。“小時候聽老人家說墓中常年沒有氧氣,裡面會分解一種沼氣,它是一種可燃性很高的氣體。”眾人驚魂未定卻聽得簡策緩緩的說道。回身望望在這個洞內僅剩九人,五個侍衛和他們四個。不敢停歇,繼續往前。

前方是甬道樣的石徑,大家緊貼著右邊石壁在黑暗中摸索,洞內一片死寂,只聽得不平穩的呼吸聲,黑暗的墓室中悠悠閃起星星點點的光,烏蘭婭輕聲說道:“我都忘記了,我在山間捉了一些螢火蟲藏在瓷瓶裡,剛剛居然沒有想起來。”大家松了一口氣,慢慢石徑走完了,眼前竟然是群宅,兩塊方形有空的古石,上面有密密麻麻模模糊糊的雕刻花紋,牌坊的石柱,牌額上都雕有花紋,上樑大概雕刻的是“雙龍戲珠”,下樑是“雙獅滾繡球”。第二道牌坊前面,有一石獅,舉止神態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很不一樣,眼神非常詭異,而且已經被腐蝕得斑斑駁駁的。群宅粗略一看分南耳室,西耳室、北耳室,中室,後六室,明顯的古字墓室,就如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大家開始分頭尋找線索,“快來看”大家一起奔去西耳室,裡面有許多馬匹的殘骨,還混著約莫九個女僕的骨頭.順著走向北耳室,這耳室的殉人應是樂師,因為裡面的陪藏品都是樂器和木製禮器,編鐘、笙、琴、瑟、鼓、篪等。

南耳室為陶器,陶器底部的刻有的軒國文字暗示著主人的身份。最深處還多了一個小坑叫腰坑,這個墓的腰坑中埋的應該是一個低階的武官,也是殉葬的。

中室應該就是墓主人了,可是令人詫異的是遠遠看去中室竟然空無一物。

眾人剛想進去探個究竟,卻發現腳底發飄,似有異物在腳面上流淌,說不出的滲人。某種東西在不間斷的流逝,一眾人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判斷,身體隨之不斷下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