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由於朝堂之中,因為有人提出撥出八十多萬兩銀子修繕光明殿,端木罡,也就是周書宇,堅決不同意,用了一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大道理,讓這些官員們一個個感到羞愧不已。

看著眾臣工們都不再提修繕宮殿的事情呢!端木罡開始辦理朝政,他看著眼前這些都跪伏在他面前的朝臣們,大聲說道:“你們都起來吧!難道如今國內都平安了麼?以後不要這樣跪了,快點稟報各地的事情,如果有什麼好的奏稱,就呈上來。”

所有大臣都已經開始了奏稱,首先是戶部聖海省清吏司郎中李佑良奏稱道:“陛下,由於聖海省各大世家因為聽到了太后駕崩的訊息,為防止被陛下反攻倒算,結果這些世家便開始反叛。平叛之後,根據從這些世家府邸所收繳的財物以及田地數量,足夠讓聖海省那些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擁有田地耕種。如今,聖海省在三位巡撫官關友鵬、蕭霆和王友貞地治理下,已經徹底將那些罪孽滔天的人全部都繩之以法。聖海省已經大治,同時按照從各大世家以及其黨羽搜查出的隱匿不報的人口,讓聖海省的人口幾乎增長了一倍。陛下,按照自從陛下親政以來,年年風調雨順的情況,今年聖海省的收成肯定很是不錯。陛下一直關心聖海省的情況,如今但可以放心呢!”

端木罡看著這個李佑良,他笑了笑,說道:“怎麼?李佑良,朕記得你是端寧二十年的新科進士,殿試之時,你的那篇文章不錯,而且因為你往日裡傲骨錚錚,不畏權勢,朕準備欽點你為狀元,結果你卻說你的才華與那位太子府詹事、翰林院學士楊德淵有些差別,所以你自甘探花。並且,自請外調為官磨練,這幾年,也不該讓你磨練的一身硬骨頭被磨沒了吧!你還是不要說這些官樣的文章,說你的想法吧!”

李佑良看著陛下,立刻說道:“陛下,知道您不喜歡這樣的官樣文章,可是這都是朝廷規章制度,沒法子啊!既然陛下不想聽,那麼微臣便實話實說呢!”

端木罡看著眼前的李佑良,直接說道:“說吧!無論你說什麼?朕都恕你無罪。”

李佑良立刻說道:“陛下,聖海省雖然是我赤唐帝國的一大主要的賦稅來源省份,但是其財富、土地甚至人口多被世家大族、以及被他們所掌控的地方官吏和富商大賈們所掌控,雖然他們造反,接連被誅除殆盡,但是他們的影響還是太深了,要想真正地根除這種影響,就必須讓聖海省的百姓們得到徹底的安定。所以,微臣希望陛下能夠親自巡察聖海省,讓聖海省的百姓們能夠知道陛下的恩德。當然,最重要的是,陛下可以在聖海省親自舉行考試,一舉破除那裡由世家大族壟斷人才的習慣。陛下,若是能夠將聖海府設為帝國的東都,倒是不用建宮殿,那些世家大族的府邸隨便一座都可以當成宮殿。主要的是,帝國的權力能夠徹底滲透到聖海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端木罡點了點頭,他淡淡地說道:“看來,你的建議,我不得不準啊!不過,得等到朕那兒子回京,他監國,在等到農忙過後,冬季來臨,朕再去。這路上的行程,主要是不擾民。同時呢!為了防止讓那些地方的官員們為難,咱們就僱幾條船,沿著河流順流而下,便可以呢!”

“陛下聖明。”李佑良答應道。

“好呢!這件事情完了,繼續議下面的事情吧!”端木罡輕輕地說道。

“陛下,微臣有事奏報。幽北省青江府最近的牢獄裡可是多了些地方豪強們、地方官吏們的子弟,現在那些人都在變著法子地想讓青江府的通判彭國仁被陛下罷官呢!”刑部幽北省清吏司郎中薛承忠說道。

看著這個端寧二十四年的同進士出身的官員,端木罡還記得這個人如今還住著簡陋的院子,他可是正五品的官,然而卻依舊保持樸素。若是做戲,他也不會接連提拔他。這個人的人品很是厚重,而且更加可貴的是,不畏權貴,敢於任事,所以他準備讓他擔任大理寺右少卿呢!至於,這個人提到的彭國仁,早就在端木罡地關注之下呢!

所以,他直接說道:“朕聽說過這個彭國仁,的確是個好官。朕看過他處理事務的能力,的確不錯。這樣吧!吏部尚書,讓這個人跟著朕巡視聖海省。”

薛承忠很是高興,他立刻謝恩道:“謝陛下隆恩,彭國仁若是能夠跟著陛下,真是他的福分。”

“薛愛卿,你就不要這樣說呢!你這個官當了多久呢?”端木罡問道。

“陛下,微臣這個官,當了兩年呢!”薛承忠說道。

端木罡對他說道:“這樣吧!明日朕就下旨,讓你去大理寺擔任大理寺右少卿吧!同時呢!朕將桂花街的那座府邸賜給你呢!好好住著吧!朕可以住的簡陋一點,但是你們這些國家棟梁可不能還住著破舊院子吧!朕是提倡節儉,但是朕並不反對你們這些大臣們住的好一點。”

“謝陛下隆恩。”薛承忠立刻答應道。

端木罡接下來看向了工部都水郎中柏佑,柏佑立刻說道:“陛下,關於東武省的水利工程,預計今秋便可以開工,因為原東武帝國從事水利工程的人很多,不知可以用他們麼?畢竟他們的才能不錯,若是不用,實在是太可惜呢!”

“柏佑啊!這麼快,你就瞅向了東武帝國的那幫降官了麼?不過,很好,朕允許你挑選他們,讓他們為國家效力。東武省的百姓受苦很久呢!他們東武帝國的那些官員們中還是有一些是可以重用的。”端木罡淡淡地說道。

“謝謝陛下,微臣還看上了被東武帝國昏君所關押在監牢內的官員們,他們大多都是忠良之才,其實若是能夠讓他們效忠帝國,有利於萬民,有利於國家社稷。”柏佑諫言道。

端木罡點了點頭,說道:“你所言不錯。好,刑部尚書在哪?”

刑部尚書、鄭國公程廷敬立刻說道:“微臣在。”

端木罡看著這位曾經因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屢次深受已經被抄家滅族的原刑部尚書打壓的官員,對他說道:“聽說這一次被押解到京的原東武帝國的重臣中,有著一位名叫鄭亮的御史大夫,聽說他因為抗顏直諫而被東武帝國的那個昏君打入天牢,其整個家族都被流放。自從滅了東武帝國之後,鄭亮拒不投降。他這樣的人,不錯。朕想立刻親自召見他,你安排一下吧。”

“陛下,遵命。”程廷敬開口說道。之後,程廷敬立刻退下。

至於為何端木罡唯獨要召見這個鄭亮,就是因為這個鄭亮的確是個大才,並且對東武帝國一直忠心耿耿,尤其是他骨子裡的那股中正之氣,更令他看中。但是,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想要將這個人收服。另外,因為這個人很年輕,給自己的兒子正好就可以又選一個可以勸諫他的人。

不久,鄭亮便一身素衣地來見端木罡。他這一路上,與重聚的家人,頗受赤唐帝國官員們地照顧。在自己的母國,他頗受這些東武帝國百姓們地不解和咒罵,雖然他忠義之名在外,但是他也知道東武帝國朝廷早就已經爛了。可是,畢竟他深受東武帝國大恩,他已做好殉國的準備呢!可是,這一路走來,他所見所聞,讓他心中對這位一心為民的赤唐帝國皇帝感到由衷地敬佩,這也讓他的求死殉國之心稍微鬆動。

如今,他終於看到了眼前的這位皇帝,他沒有跪。這樣做其實很無禮,但是他還是鐵骨錚錚地在那裡站著。

“來人,賜座。”端木罡說道。

鄭亮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坐了下來。

端木罡看著這位東武帝國的御史大夫,淡淡地說道:“你就是鄭亮,不錯,算是個漢子。既然你原本不是赤唐帝國的人,那麼這一路走來,應該是能夠看到我們赤唐帝國的眾多缺點。你請說一說吧!”

鄭亮有些意外地看著眼前的這個皇帝,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位皇帝竟然沒有勸告他,反而問他建議。

他倒是沒有任何的隱瞞,他想了想,說道:“貴國陛下,我這一路走來,看到赤唐帝國沿途繁華,人山人海,說明貴國陛下實施的國策很得人心。但是,我認為,貴國陛下的國策有眾多缺漏之處。如今,貴國的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但是那些地方豪強、宗門勢力還是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那些還沒有被消除的藩王們,他們手中的兵權、財權雖然被收繳,但是他們的勢力依舊讓那些當地的百姓們十分恐慌。所以,貴國陛下還是要儘快將這些罪行累累的勢力們全部除掉。同時,貴國陛下要時常派遣一些朝廷官員,到各地秘密巡察地方,懲治貪吏,整肅風氣。雖然這樣做,不能根絕貪弊之風,但是想必也能夠讓貴國陛下熟知各地的民情民風。”

端木罡看著眼前的這位忠良之臣,很是欣賞他的諫言,不過這樣的人,他倒想給自己的兒子留下。這一次,太子監國,正好可以讓他收復這個治世良臣。以後,對太子也算是能夠留一副退燒藥。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